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第170章 天天打眼上當,當當還上的不一樣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月亮是哥踹彎的 本章︰第170章 天天打眼上當,當當還上的不一樣

    常順付了錢,完成交易,把牌子收起來,繼續往前逛去。

    忽然間,他看見𢦓州古玩城的李老板在一處紙類收藏品地攤前看著東西。

    他走過去跟他打了招呼。

    只見李老板看著的是三片“火花”。

    火花上的圖案,一個看上去是由8個“吉”字按照八卦分布、中心位置由兩條魚形成的太極八卦圖。

    底色是紅色,左右兩側寫有豎著的字跡︰“八吉火柴”。

    下面寫有“怡利公司監制”。

    一個火花中心位置寫有“狀元及第”四字,兩面是“龍”、“虎”圖案,下面橫著自右向左寫著“中國大吉公司火柴”。

    還有一個是人物圖案,一名成人,兩名童子。

    成年人一手拿著浮塵,一手拿著大銅錢,銅錢面上寫著“滿地金錢”。

    兩名童子,一左一右站在成年人兩旁,雙手向上托舉條幅,條幅上寫著“恭祝”、“中國”。

    火花左右邊緣位置豎著寫有字跡︰“中國火柴”、“金錢x記”。

    那個字他不認識,是一個繁體字。

    三片“火花”,一看就是民國時期。

    常順以前听別人說過,玩火花的人很少,比煙標少多了,屬于比較冷門的藏品。

    年份再早,玩的人少了,價格也漲不起來,它們絕大多數不值錢。

    那時在他重生前的時候,他無意間刷小視頻看見過一些信息,說的是有不少人因為玩火花虧了很多錢。

    東西本來就冷門,到後來往外出售,都沒幾個人接盤。

    當然,不僅僅只是火花,那個時候古玩市場大環境腰斬,大家都在往外拋售各種各樣的物品,不少搞收藏的大玩家都虧了錢。

    “老板,這三片火花咋賣?”

    正想著問題時,李老板問攤主價格道。

    這位地攤老板年齡稍大,看上去有60多歲了。

    “八吉火柴”30元,“狀元及第”30元,“金錢滿地”50元。

    攤主掃了一眼那三片火花,然後說道。

    對于紙類物品,他們是行家里手,常順大多都不清楚。

    “三片我一共給你60塊錢,這些東西,並不少見,另外玩這個的人很少,能賣我就拿了,不行我就放著!”

    李老板還價道。

    “行吧!60塊錢就60塊錢。”

    可能覺得真的是冷門物品,地攤老板同意了。

    隨後,李老板付了錢,把火花收了起來。

    “你把那幅書法拿過來我看一下!”

    他接著又對攤主說道。

    李老板指的書法,寫的是︰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 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里秋千牆外道,牆外行人, 牆里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是甦軾的《蝶戀花•春景》。

    書法裝裱了,字寫的很好。

    看紙張,已經泛黃,有些年頭。

    攤主把書法拿出來,直接遞給了他。

    常順靠近看了一眼落款人名——宏明,沒听說過。

    “這書法多少錢?”

    看過之後,李老板又問價道。

    “想要的話,給100塊錢吧!”

    攤主隨口說道。

    “又不是名家,30能賣嗎?”

    “誠心想要,你給50,這是老書法,你看紙張,說不定能到民國時期,低了50不賣。”

    地攤老板也知道不是名家,所以起初喊價並不高。

    他看得出來,李老板是內行人,也是同行。

    “行!那就50。”

    兩人談好了價格,很快完成了交易。

    可能常順過來的時候,李老板也剛到這處攤位不久,接下來,他又買了幾樣紙類物品。

    其中有一本民國時期的舊書,兩本塑皮紅寶書,一張五十年代的畢業證書。

    舊書是一本歷書,上面寫的是民國二十年。

    兩本塑皮紅寶書,一本“最高指示”、一本偉人詩詞。

    畢業證書也是獎狀的樣式,頂部中心位置有偉人圖像,年份五十年代。

    常順在他的地攤上看了一遍,並沒有購買物品。

    他自己不搞收藏,花高價買這些,不如從廢品收購站購買或者從拆遷區那些回收廢舊的人手里購買。

    兩人轉的方向不一樣,選購的東西也不同。

    跟李老板分開不久,往前又走了幾處攤位,他看見之前認識的售賣奇石的楊老板今天也過來了。

    他的攤位前,也有不少人在挑選石頭。

    這個年代,不僅僅只是古玩的行情呈現出上升的趨勢,就連奇石也是一樣,包括其它各行各業。

    經濟形勢好,所有行業都好,這也是大環境。

    常順走過去跟他打了招呼。

    不過自己不玩石頭,只是跟他閑聊了幾句就離開了。

    又逛了一處攤位,常順看見了一個綠松石雕刻的小蟬,花了50塊錢把它買了下來。

    蟬的長度只有兩公分左右,寬約一公分,年份很早,至少明朝時期。

    剛買完石頭,他就听見不遠處一個地攤前傳來了一個男人大聲說話的聲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我要退貨!你這東西是假的,值不了我之前付給你的1500塊錢。”

    順著聲音看去,只見一個30歲左右的男人,手里正拿著一個宣德爐。

    那處地攤,常順剛才過來的時候也看過,上面擺放出來的物品,有真有假,假貨居多。

    攤主是一個40歲左右的男人。

    “你懂規矩嗎?你懂這一行的規矩嗎?

    買定離手,概不退換!

    要是你撿漏賺了大錢呢,你會跟賣家分錢嗎?”

    地攤老板看了對方一眼,冷聲道。

    這話說的倒是沒毛病,千百年來,這一行確實是這樣的。

    你不懂古玩,你可以不買,也沒人強迫你買。

    決定買了,就要遵守規矩,後果通常自負。

    所以這就讓很多剛入行的人買了各種不同的東西——“天天打眼上當,當當還上的不一樣!”

    畢竟古玩的種類太多,形形色色的物件也太多。

    “再說了,我又沒設局騙你過來買我攤位上的東西,我們雙方說好了的價格,你情我願,已經錢貨兩清。

    你之前不買,不付錢不就行了,現在拿來,我知道你對東西做了什麼手腳,不只是我,你買了其他人的東西,你問問別人跟不跟你退。”

    攤主又說道。

    一副絕對不可能退的樣子。

    “你賣假貨,你這跟騙人有啥區別?”

    30歲左右的男人又說道。

    “那些做生意擺地攤的,哪一行沒有賣假貨的?你知道你手里的東西真品值多少錢嗎?

    再說古玩,一些真正的好東西,真品誰敢賣?你不懂這一行,我勸你以後還是不要買古玩!東西我不可能退,我嚴重懷疑你做過手腳。”

    攤主這樣說,周圍的人也跟著對30歲左右的男人說起了這一行的規矩,特別是旁邊擺地攤的。

    有人同樣拿撿漏來進行說明︰

    你花100塊錢,買了一件東西轉手賣了,賺到的,會跟賣你東西的人分嗎?

    答案很明顯。

    “算我倒霉!”

    30歲左右的男人覺得對方真的不可能退貨,說完就離開了。

    喜歡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請大家收藏︰()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方便以後閱讀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第170章 天天打眼上當,當當還上的不一樣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第170章 天天打眼上當,當當還上的不一樣並對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