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到了地方,沒等多久,晚飯就好了。
听父母跟常靜說,白天的時間,他們一邊整理、一邊售賣舊書的收入,有300元左右。
這個收入,已經很不錯。
畢竟目前還沒掛上招牌,也沒正式售賣,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這里開了一家書店。
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知道這處舊書店的位置,他們的生意肯定也會越來越好。
正吃著時,古玩店的劉老板打了電話,問他到滬市了沒。
在常順說已經到了後,對方約他第二天中午一起聚餐吃飯。
想到沒其它事情,他就答應了。
書店放著的那些舊書,還有一些沒整理完。
晚飯之後,母親說閑著也是閑著,就讓常順開車,帶他們一起又去了那里。
有了他跟宋芫的加入,在八點半,所有的舊書已經整理完成。
忙完之後,他先把三舅送到了王女士的出租房,又把父母、常靜送回了鄭女士那邊。
兩人回到住的地方,已經九點多了,洗漱完,一番纏綿之後,也睡覺了。
第二天上午,常順跟宋芫依然是先去了一趟舊書店。
在那邊,他告訴父母、三舅,現在城市里面打工的人還有很多沒來,讓他們這兩天就在書店先看著。
哪怕是想擺地攤,也擺在書店的大門前。
把宋芫送到駕校練車的地方時,比昨天早了些,大概一刻鐘左右。
劉老板說的中午一起吃飯,現在不到九點半。
想到書店貨架上的舊書還有很多沒放滿,現在試營業,在正式開業前,必須放滿,他就開著車找起了廢品收購站。
打算趁這個時間購買一些舊書。
常順是沿著主路往劉老板請客吃飯的地方,也就是“虹喬古玩市場”而去的。
沒過多久,他就發現了一處大型的廢品回收站。
把車開到那處地方停好,下車後,他直接走了進去。
這處收購站,佔地面積很大,就像一個中小型的廠區。
里面有收購金屬材料制品的區域、收購塑料制品的區域、收購玻璃制品的區域以及紙類物品的區域四大類。
這種大型收購站,收購的東西,絕大多數都是下面的一些小回收站送過來的。
常順看見的情況大概如此,因為有一些小農用車正在售賣物品,而更大的貨車、掛車正在裝貨。
塑料制品、玻璃制品區域,常順沒去看,他走到了金屬廢舊制品區域。
這里有工人用機器正在砌割鋼筋,那些彎曲的,長短不一、粗細不同的鋼筋,就像豆腐一樣,被機器快速的切斷了,被分成了長度大概20公分左右的小段。
地面上堆積的已經有一大堆了。
而一輛貨車上,裝著的都是這種被切割了的鋼筋。
老板要求工人這樣做,應該也是為了裝車方便,車裝的更多。
另外重新回爐融化再造也更方便。
他還是第一次看見鋼筋如此脆弱這樣的情況。
在這邊看了會兒,常順又去其它有金屬物品的地方看了看。
突然間,在一堆廢品里,他發現了一個“大喇叭”,喇叭是鋁質的,最大口面直徑約半米,高度有60公分左右。
這種類型的喇叭,他在拆遷區購買過。
常順走過去把它翻開看了下,有些變形,其中一個方位還用毛筆寫著偉人語錄︰
“努力辦好廣播,為全中國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務。”
喇叭內部的鋁牌商標寫著︰
“號筒式揚聲器,某某市電聲器材……”等文字。
大喇叭明顯是特殊年代的。
這種東西,雖然不是特別值錢,但也有收藏價值。
常順把它拿了出來,這樣的物件,發現了不帶上,過幾天裝車拉走,必然會回爐再造,那就真的永久消失了。
這處金屬制品收購站,老板沒在,老板娘在這里。
兩人談論了下,他花了30塊錢把它買了下來。
鋁的收購價是3塊,別的地方收2塊,老板娘賣出去的價格他不清楚是多少,但估計怎麼的應該都有4塊。
這個喇叭他們稱過重量,有四斤半。
買完喇叭,他又問了老板娘,問她還有沒有其它有收藏價值的東西。
她說沒有,不接觸古玩,收到的金屬,直接讓工人分門別類,然後裝車賣掉了。
听她這樣說,常順覺得肯定有不少有收藏價值的東西被拉去回爐了。
不過這也是避免不了的。
跟她聊了幾句,留了名片,讓她以後遇到有收藏價值的物品,單獨選起來,他就離開了金屬廢舊物品區域。
當走到紙類廢舊物品區域,常順發現那邊的舊書很多,100多平米的倉庫內,都是舊書紙。
但已經有一個人在那里選書了。
這人是一個年齡五十歲左右的中年男人。
個子不高,大概一米六,戴著鴨舌帽。
他的跟前裝著的有一蛇皮袋書,另外一個袋子也裝了四分之一了。
走過去把喇叭放到地面上,常順也開始選了起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書多,還有賣舊書紙的人正在往這邊倒著,他也不怕對方選完。
“小伙子,以前沒見你到這個地方挑選舊書,你也是做這個生意的人嗎?”
過了大概半個小時,見他不像是只選幾本書就離開的人,而是一直在挑選著書籍,內容跟他也沒多大的區別,中年男人就跟他打著招呼道。
“是的!我也做舊書生意。”
常順並沒有隱瞞。
“你的門店開在哪里?我的在南丹路。”
<h郊區,交大農學院附近。”
“那麼遠嗎,那你咋到這邊選書來了?”
中年男人大感意外。
“我送女朋友去駕校練車,朋友請吃午飯,看著時間還早,路過這邊看見了這處廢品收購站,就抽空過來選一會兒。”
他又簡單的解釋了下。
“這樣啊!我看你剛才拿了個大喇叭過來,你是收古玩的?”
男人再次問他道。
眼光倒是挺“毒”的,或許到了50歲,經歷的多。
“是啊!順帶著收一點。”
“既然你是收古玩的,那我跟你透露一個信息,ja區京城西路,那邊開年準備拆遷,大戶人家多。
有一些老年人搬家,可能會售賣古董,你可以去收下看。
以前我在那邊擺攤賣舊書的時候,就看見有古玩販子去那里購買東西,有的人就買到了高檔的物品。”
這人倒是挺熱情的。
“那地方,我知道,也去轉過,不過還是謝謝你提供的信息。
另外我也是做舊書生意的,你不怕我們是競爭關系,過來選書,搶了你的生意嗎?”
常順笑著對他說道。
“那倒不至于!城市這麼大,廢品收購站那麼多,大家各選各的書、各做各的生意。
再說你不是說你的書店在交大農學院附近嗎,距離我這邊遠了不止一星半點。”
五十歲左右的男人淡然道。
喜歡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請大家收藏︰()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