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差不多下了一天的雨,今天早上起來,天雖然陰沉著,但已經沒有下雨了。
    想到大雨過後,渣土場那些被雨水沖刷的非金屬類古玩物品可能會露出來,吃過早飯,常順就帶上工具,騎著三輪車去了那邊。
    他沒有開車,主要是怕渣土場泥巴多。
    也沒帶金屬探測器,上午過去,只準備肉眼尋找。
    路過一處勞保用品店,他停下三輪車買了一雙高筒雨鞋。
    到了土場,能看見一些低窪位置有很多的積水。
    雨後,沒車倒土,這里是沒有其他人的。
    把車子推到一處合適的位置鎖好,帶上手套,換了鞋子,拿著小洋鎬、老帆布手提包,他走到推土機推開的渣土那邊,開始尋找著。
    跟想象的一樣,有了雨水的沖刷作用,那些混在泥土表面的瓷片、石頭、碎瓦片等,都露了出來。
    令他感到有些意外的是,之前沒下雨過來時,看見的渣土層渣土不是這個顏色,里面根本沒多少東西。
    而現在看見的,土層黑乎乎的,有不少物品的樣子。
    以之前各種渠道了解到的信息知識看,這些土層,來自有古人生活過的區域。
    看來沒下雨之前,在他離開後,渣土車運送過來的渣土,是挖機挖到了類似“老城區”位置的那種土層。
    當然,土場倒土,也不是一個工地倒過來的。
    換了工地也有可能。
    這個跟之前來時想到的情況不一樣。
    既然是從“文化層”倒過來的渣土,完全可以用金屬探測器進行探測。
    看來以後出門去土場,還是要把機器帶上,畢竟現實情況都在不斷變化著。
    沒機器,常順就在土面上查看了起來。
    沒走多遠,大概在20米的範圍內,他就找到了6塊古瓷片、一顆老琉璃珠子、一個骨牌以及一顆大野豬牙。
    6塊瓷片,其中的一塊比較大,有成年人巴掌大小,是一個罐子的側面,青花瓷,畫著一人牽著一馬,遠處還有祥雲,山水,圓日。
    瓷片下方人跟馬腿部都有殘缺,很顯然是從這些地方損壞的。
    “好瓷片!”
    這是他看了上面的畫面後的第一感覺。
    其它5片瓷片要差很多。
    以他听尋寶方面的小說、看直播鑒寶方面的視頻,去古玩市場逛的經驗,那些不好看的粗瓷瓷片,他是不會撿的。
    因為不是細瓷精品不值錢,撿回去了佔地方,最後還是要扔掉。
    老琉璃珠子深紅色,非透明,櫻桃大小,看著有種看見櫻桃般的感覺。
    這樣的珠子,串上一串佩戴,肯定好看。
    骨牌是長方形,牌九的類別,5點,正面骨頭材質,背面竹子,不過竹子損壞嚴重。
    大野豬牙長度約15公分,這樣大的牙,之前的野豬重量,怎麼的都有300斤以上。
    可能是埋在地下的時間久了,牙的後面部分稍微有些裂紋。
    如果找人加工,從中部切開,只要前面半截部分的話,做個裝飾品還是很不錯的。
    有人說狗牙、野豬牙、虎牙之類的可以闢邪,這樣的物品,別說賣到古玩店,在舊書地攤上出售,也可能有人購買。
    想到虎牙,曾經刷小視頻,有人說去渣土場尋寶,在土堆里還找到過虎牙,啥時候自己運氣好了,說不定也能撿到一顆。
    繼續尋找著…………
    突然間,在一處小水坑的邊緣位置,他看見一個青瓷的小瓷人出現在了視線里。
    瓷人看著是童子的造型。
    沒有猶豫,常順把它撿了起來。
    可惜的是,它只有肚子以上的部分,其它地方殘缺了。
    又過了會兒,在一個碎瓦片的旁邊,他發現了一個圓形的帽徽。
    帽徽是民國時期的,“青天白日”。
    因為泥土的腐蝕作用,品相不是太好。
    往前又走了幾米遠,他眼前一亮,發現了一個青花瓷的小藥瓶。
    藥瓶形狀像個鳥食罐,但比鳥食罐要小了很多。
    拿在手里仔細看了下,它的面上居然還寫有字︰
    “天一堂老鋪,陰陽癬藥。”
    看樣子曾經是裝治療皮膚病的藥瓶。
    時間都過去百八十年以上了,現在撿起來,他也不怕有啥毒不毒的。
    接著尋找,他又發現了一塊仿哥窯的瓷片、一個殘缺的瑪瑙煙嘴、一個小酒盅、一顆老琉璃珠子、一個插香用的秤砣式小香插…………
    找著找著,常順走到了之前尋找到大量銅錢、碎銀、兩個5兩小銀錠的那片渣土堆。
    其它土堆之前都找過,很早就下過大雨。
    他只是在這兩處渣土堆里仔細看了一遍。
    尋找完,除了幾塊小瓷片,常順還發現了一顆綠松石制作的“管珠”。
    這顆管珠長約3公分,中間最寬寬度約1公分,並非管形,而是類似扁圓形。
    它的硬度很高,瓷一樣,表面有黑色的分布不均勻的鐵線。
    這種黑色鐵線,寬窄不一,雖錯落無致,但看上去線條自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跟之前購買的“馬料”不同,這顆綠松石管珠的用料,應該是鄂省那邊的“秦古料”。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拿在手里的這料,很明顯,比馬料看上去檔次要高了太多。
    當然,除了他單獨選出來的那兩三斤。
    管珠藍色中帶著些許黑色的“網狀”圖案,但絕對不是裂紋,那是天然的融合,給人不一樣的美感。
    這種珠子,可能是一串,渣土堆里肯定還有。
    不過要他挨著翻一遍泥土,那還是算了,畢竟現在綠松石的價格便宜。
    要是擱後世堪比黃金的價格,他怎麼的也要仔細“過濾”、篩查一遍。
    找完這兩處土堆,常順看了下時間,已經差不多12點半。
    他就收拾好東西,推著三輪車返回了。
    上午的尋找,瓷片他找到了近20斤,其它稍微好點的雜件,除了藥瓶、綠松石管珠,還有一個小印章。
    20斤瓷片里面除了之前那片好看的罐子殘片,還有一個大的盤子底。
    這個盤子底畫的圖案是“牧笛圖”︰
    一人頭戴斗笠,騎在一頭牛的背上,正在吹奏著笛子。
    小印章棕紅色,長條形,高度約4公分,長約3.5公分,寬約3公分,除了底面雕刻著文字,其它各面無紋飾圖案。
    表面局部看著有少量的磨痕。
    跟看羊脂白玉的感覺相似,印章相當的油潤。
    它應該是壽山石材質的。
    不過具體是壽山石里面的哪個品種,還要繼續了解。
    喜歡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請大家收藏︰()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