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之前回老家,陳老板打過他的電話,說弄到的有東西。
常順就拿出手機,撥通了他的電話。
不過對方說今天下雨,他正打著牌,讓他明天傍晚再去他那邊“看貨”。
明天傍晚就明天傍晚,坐上面包車,他先去了房東陳女士那邊。
換上三輪車,常順先去了張老板的廢品收購站。
“常老板,有幾天沒看見你了,去別的地方發財了嗎?”
見他過來,張老板跟他打著招呼道。
“老家蓋房子,回去了一趟!你這幾天收到的舊貨里面,有啥我能要的東西嗎?”
他不想多聊那些無關緊要的話題,很直接了當的說了自己的目的。
“有幾樣,你看看!”
說完,他就去拿東西了。
過了不到兩分鐘,張老板就拿了幾樣物品出來。
有兩個銅盆、一個銅瓢,一把大銅勺,三個鋁質扁水壺,一個老錫壺。
常順挨著看了一遍。
銅盆、銅瓢、大銅勺、錫壺都是比較普通的民俗收藏品。
三個鋁質扁壺里面,有一個比較特殊。
這個扁壺比其它的要大一些,底部有一個四方梯形的底座,可以讓壺放在地面或者其它平整的物品上立起來。
看好後,兩人就商量起了價格。
兩個銅盆黃銅,重量約5斤),一起100塊錢。
銅瓢一斤半,40元。
大銅勺、錫壺,兩樣40元。
三個鋁扁壺,一起40元。
那個能立起來的特殊扁壺肯定是撿漏了。)
這幾樣東西,一共220塊錢。
談好價格,付了錢,把它們裝到袋子里放到三輪車上,常順又去舊書紙那邊找起了有價值的紙類物品。
還是跟之前那樣,只要是擺地攤好出售的,他都選了出來。
在選書的過程中,他沒有時間仔細去翻看每本書里是否有夾雜在書頁里的各種更有價值的物品。
這些他打算等晚上的時間,讓母親跟妹妹一起幫忙查看。
不過在挑選時,他依然看見了一些明顯是可以收藏的紙品。
這些紙品有很多的老檔案袋、一本本摞在一起的老賬單。
檔案袋的封面上印有偉人圖像以及語錄︰
“大海航行靠舵手…………”
年份是六十年代,有的里面還有檔案資料。
常順好奇拿出一份看了下,里面是因為私自挪用集體財產,比如說糧油、面粉,玉米、紅薯等,進行自我悔過,交代問題的。
老賬單面上寫著“滬市某某區某某大隊某某生產隊,單據封面…………”
年份也很早,封面上的日期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的都有。
他隨便翻看了一下單據的內容,是生產隊里農產品的收入以及支出的賬單。
在這些賬單里,夾雜著的還有一些老車票、輪渡公司的渡河票等。
其中車票、渡河票上面的金額是“五分”或者“八分”。
看見使用的是分分錢,他覺得那個年代的錢,真值錢!
畢竟那個年代,面值最大的錢幣,是10元。
選了近兩個小時,他找出來了226斤。
付了錢,把東西都放到王女士的出租房那邊,他又去了朱老板的廢舊金屬物品收購站。
幾天沒見,朱老板一樣問了他這幾天的情況。
常順還是把自己回了老家一趟的事情告訴了他。
簡單的打過招呼,他就讓對方把最近幾天收到的有收藏價值的物品拿了出來。
在他這里,他購買的依然有銅盆、銅瓢、勺子、壺之類的普通物件。
畢竟拆遷區,很多家庭使用的東西類型是一樣的,都是一個年代的產物。
這些,他花了350塊錢,比張老板那里多點。
除了普通的藏品,朱老板收到的還有一個六七十年代鐵路上用的測重量的彈簧秤,一個銅油燈。
彈簧秤是針管形,像個大的注射器,這秤入手比較重,有兩三斤。
銅油燈很特別,糧倉形,外面的罩子是銅的,周身兩面各有透明玻璃。
罩子應該是起防風的作用,里面放著煤油燈。
看上面的罩子,寫著“某某船運……1957”,這個應該是船上用的,年份是五十年代。
燈比較重,有三四斤。
彈簧秤跟銅罩子燈,兩樣一起100塊錢。
在朱老板租的房子又看了會兒,發現他收到的還有兩對鐵制啞鈴、一個彈簧拉力器,一個彈力棒。
價格不貴,常順同樣買了下來。
健身器材,放到舊書里面,也會有人購買。
買完這邊的物品,把他們放在了房東秦老板那邊的出租房,他又去了那家專收非金屬材料物品的廢舊收購站。
老板娘看見他,又說弄到了茅台老酒瓶。
有23個,這些瓶子年份最早的依然是七十年代,有兩個,其它的都是八九十年代。
看來想收到六十年代,五十年代的很不容易。
23個瓶子,他給了對方200塊錢。
買了瓶子,常順走到堆放舊書的房間,繼續選起了舊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她這里的書,應該是前兩天才賣出去過一次,不算太多。
選了差不多一個小時就都選完了,一共是127斤,花了190塊錢。
期間常靜打了電話,讓他晚上過去吃飯,還說書跟衣服賣得很快,她又回去拿了一些。
生意好,是好事!照這樣下去,就能有長期穩定的收入。)
之前一直沒問老板娘姓啥,這次他倒是打听了,她說她姓嚴。
把書都裝在三輪車上,天差不多也快黑了。
離開時,他看了下時間,17︰52。
下午的時間,逛了三處收購站。
雖然沒有遇到特別值錢的物件,但這個也正常。
不論是尋寶還是收東西,都是靠運氣。
正騎著車子往王女士那邊走去時,在一處巷子口,那邊停了幾個人,圍著一台黑白電視機看著。
他簡單听了一下他們的談話,說的是要把這台舊電視賣掉。
想到母親她們以後會長期住在那邊,有時候下雨下雪或者晚上的時間可能會比較無聊,他就停下了車子。
問了售賣電視機的其中一個45歲左右的中年男人價格,他說最低要150塊錢。
試過之後,發現沒有問題,他就買了下來。
到了王女士的出租房,常順把舊書全部轉移到了面包車上,又把電視機也放在上面,然後就去了鄭女士的出租房那邊。
喜歡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請大家收藏︰()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