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子,這是我的名片,以後要是再弄到了物品,想出售,還可以聯系我!老劉,我還有事,先走了。”
    老沈見他倆也完成了交易,遞了一張名片到常順的手里,然後就提著東西離開了。
    常順看了一下名片,上面寫的是“某某建材有限公司”——沈瑞喜,地址、聯系電話、手機、經營範圍等信息。
    簡單看了會兒,他就把名片收了起來。
    “我也給你留張名片吧,要是有東西出售,也可以賣給我!”
    劉老板同樣從他荷包的口袋里拿出了一張名片遞給了他。
    上面的信息寫的是收購各類古玩︰瓷器、錢幣、玉石、明清老家具、郵票、雜件等,留有手機號。
    在他向那排平房走去時,常順跟了上去。
    現在時間還早,他打算在這邊的古玩店鋪都看看,認識一下這里的“同行”,跟大家照個面。
    “一回生,二回熟”。
    等多來幾次,相信別人都會知道自己也是搞收藏的。
    劉老板的店鋪,在靠近中間的位置,上面的招牌寫著“聚寶閣”。
    這個年代,古玩店的名字基本上差不多,什麼“藏寶齋”,“萬寶樓”,“古寶齋”等,很俗,但也很通俗。
    讓別人一看就知道是干啥的。)
    他的店鋪,有不少木頭材質的收藏品。
    常順在看著的時候,重點向他咨詢了幾種名貴木材的表面特征。
    在看見實物時,果然跟他想象的一樣,好木料都不一般。
    比如說紫檀木,木材的表面“金星點點”,或有眾多的“牛毛紋”。
    金絲楠木,顏色金黃,在陽光照射下,能發出絲絲金光。
    黃花梨木,顏色紫紅,表面花紋奇特,有“虎皮紋”,“狐狸臉”,“鬼臉”,“山水紋”,“蜘蛛紋”,“蟹爪紋”,“閃電紋”,“x形紋”等。
    拆遷區的木頭很多,知道這些,以後尋找時,他都會好好的留意。
    跟前世的收藏環境不景氣、各類藏品被“腰斬”不同,現在正是收藏類物品的上升期。
    看完木料,他又看了其它瓷器、玉石、錢幣、郵票、雜件等,同時打听了價格。
    對于價格,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古玩,每件藏品都不一樣,它們的品相不同,類別不同,價值也都不同。
    舉個例子,就拿古幣“康熙通寶”來說,雖然都是“康熙通寶”,但制作它的錢局不同、版別不同比如羅漢錢、普通錢),品相不一樣,價值差別很大。
    有的可能只值2塊錢,但有的能值好幾百甚至千元以上。
    在劉老板的店鋪看完,他又去其他人的店里看了看。
    當看見一些人的店里有古玩收藏方面的書籍,一番討價還價,他順便買了幾本。
    自己目前的認知,除了實踐,還要抽空閑時間,多看點理論知識,從理論上進行學習。
    當然,理論代表不了現實,不過多學點,了解下,對以後的發展,總是有用的。
    期間除了他,也有別人逛這里的古玩店鋪。
    他們要麼是購買物品,要麼是出售一些物品。
    這些人出售或者購買的東西,年份看上去比較早。
    比如說一個人拿了個佛像過來售賣。
    這個佛像很小,高度只有七八公分,它的造型很奇特,不是坐像,而是四角方形,支撐在佛像下面的腿腳像凳子。
    听古玩店的老板說,是啥“板凳佛”,年份大概唐朝左右。
    這件物品,兩人議價時,涉及到私密性,老板把店里的人暫時請了出去。
    還有一人買東西,看中了一樣“道教”的印章。
    印章是銅鑄的,長方形的,很薄,有一個長鈕。
    上面刻著一些篆書字,常順看不懂。
    買東西的人跟老板一番討價還價,最後花了兩百塊錢把它買了下來。
    這家古玩店的老板,倒是沒有把店里的客人請出去。
    賣東西,可能跟收東西不一樣,常順只能這樣理解。
    逛到十點半,把這邊的古玩店看完,他就離開了。
    上午過來,收獲不小,除了東西售賣完了,他還學習、打听到了很多古玩、收藏方面的知識、情況。
    關鍵是對目前一些物品的價格有了不少的了解。
    這個對于以後去拆遷區尋找或者購買古玩類藏品,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目前“虹喬”這邊的古玩市場,並非純粹的古玩市場,有三分之一的店鋪是售賣花鳥的。
    問了那些開店的人收不收花盆,他們都說收購。
    拆遷區那些搬遷戶留下的花盆不少,他打算回去之後,順手牽羊,把能撿的花盆也都撿了。)
    租的單間房肯定不夠用,常順打算再租一間,不過不會租到他現在居住的位置,準備重新選擇一處地點。
    手里有錢,雖然不算多,但一路上,他還是時刻保持著“警覺”,不去人多的地方,不跟任何人擠。
    沒辦法,人窮志短。
    沒有銀行卡,路過一處農業銀行,常順直接走了進去,排隊花了差不多半個小時,辦了一張卡。
    他往卡里只存了200塊錢。
    不是不想多存,主要是手里的錢,帶回去後,估計用不了多久,又會花完。
    離開銀行,路過一處賣手機的店鋪,他很想買個手機,不過仔細想了想,手里的錢不多,就忍住了購買的沖動。
    手機肯定會買,但還是要再等等。
    走到一處賣五金電器的店鋪門口,他走進去又買了一個頭燈,一個小號的手電筒,兩把不大不小的錘子。
    這些以後去拆遷區光線暗的地方或者晚上去渣土場撿鐵都要用。
    之前回收廢舊的朱老板那里其實也有錘子,不過他問過價格,對方說工具要5塊錢一斤,這個把他嚇到了。
    五金店賣的新的都沒那麼貴,最多3元一斤就很高了。
    當然,要是買手鉗、小扳手、螺絲刀那樣的工具,稱重應該還是很劃算的。
    也可能是他沒有單獨問錘子的價格,估計真要是問了,這工具肯定會比其它工具便宜些,畢竟賬,誰都會算。)
    買完東西,走到返回的公交車站台,已經過了十一點半。
    這個時間點,早不早晚不晚的,坐車的人不多。
    不過這樣剛剛好,小偷必然會少很多。
    等了不久,車就來了。
    沒人擠車,車上還有座位,常順直接找了個空位坐了上去。
    喜歡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請大家收藏︰()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