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斃了韓、時、袁三人後,李宏暫時取得了受害女孩以及同村百姓的原諒,然而李宏心里卻清楚,事件並未徹底結束。
    于是,李宏又邀請女孩在同村百姓的陪同下進入軍營,協商此次事件的賠償問題以及關于女孩後面的生活解決辦法。
    對此,李宏表現出了極大的誠意,對于女孩提出的條件基本上全部滿足。並且在此基礎上,李宏又額外增加了一些補償,包括生活保障以及後面的工作安排等等。在村長等人的見證下,李宏和女孩簽署了賠償協議,以書面形式確定下來,確保軍隊賠償落實到位。
    李宏的一系列舉措再一次降低了此事件的惡劣影響,其誠懇的態度也徹底得到了女孩的諒解。
    當天晚上,李宏回到房間,翻來覆去,腦海里全部都是白天發生的事情。李宏很擔心,這件事雖然凶手已經伏法,自己也取得了老百姓的原諒,可這還遠遠不夠。畢竟這件事性質太過惡劣,已經造成了老百姓和軍隊之間的裂痕,如果不盡快修復,後果將十分嚴重。
    睡不著的李宏最終來到桌子前,回想著自己前世今生了解到的人民軍隊理念,開始奮筆疾書起來。他要寫一篇文章,專門講清楚軍隊和人民之間關系,讓所有人都明白,軍民是一體的,軍隊離不開人民。
    黑夜下,點著煤油燈的李宏全神貫注地寫著文章,那專注的樣子頗有幾分學者風範。
    在這篇名為《告全體軍民書》的文章中,李宏不僅闡述了軍隊的建設、發展,還用大量篇幅論述了軍隊和人民之間的關系,並著重強調了軍隊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文章中,有這麼幾段精彩文字特別值得人夸贊。
    “我們的軍隊脫胎于人民,我們的士兵來自于人民,我們的吃穿用度也是來自于人民。由此可見,軍隊是離不開人民的,軍隊和人民的關系就像魚和水,離開了水的魚焉能有活路?我們要好好經營維護軍民和諧關系,唯有如此,我們的軍隊才會有源源不斷的兵源,用之不盡的後勤補給,我們的軍隊才能在戰場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軍民本是一家人,根根葉葉心連心。自古以來,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所謂王者之師,無一不是站在老百姓的一方,但凡背棄老百姓的,最終結局都走向了滅亡。明末的李自成,他起兵之初,喊出了‘開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的口號,得到了老百姓的真心擁護,闖軍所到之處,民眾紛紛來投,這才有了闖軍一路勢如破竹,推翻明朝腐朽統治的勝利。然而當李自成進入京師,放縱部下欺辱劫掠百姓時,他便失去了百姓的擁護。因此,輝煌無比的大順江山短短數十天就崩塌,李自成一路逃亡,最終落了個身死九宮山的下場。李自成的教訓告訴我們,人民的力量是偉大的,離開了人民,再強大的軍隊也不過是空中樓閣,不堪一擊的。”
    “我們的軍隊要吸取前人的教訓,時刻牢記要團結百姓,以人民為主,為人民服務。我們的軍隊要永遠和廣大人民群眾血肉相連,要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而戰。只有團結人民群眾,和人民群眾站在一起,我們才能戰無不勝,永遠立于不敗之地。人民群眾是人民軍隊賴以生存的基礎,是戰爭偉力的深厚根源。軍隊視人民為父母,人民就會視軍隊如親人,軍民團結如一人,則必將無敵于天下。”
    ……
    在這篇文章中,李宏明確的指出軍隊當下的三大任務,即抗擊侵略、團結群眾、發展生產。這其中每一項任務都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李宏幾乎是處處強調軍民一體,建立軍民魚水情的重要性。李宏不僅參考前世人民軍隊的理論,更是將自己的一些新想法加入進來,既結合了如今的時代背景,也讓文章主旨更加清晰明確。
    等到李宏放下筆的那一刻,天色已經大亮,旁邊的煤油燈早已經熄滅多時。李宏揉了揉發酸僵硬的肩膀,站起身伸了個懶腰,看到東方緩緩升起的太陽,喃喃自語道“太陽升起了,新的一天開始了。”
    洗漱完畢後,李宏來到衛戍司令部,叫來羅大山、李繼賢二人,商議此事件的後續處理辦法。
    李宏率先開口,說“這件事不能就這麼算了,部下出問題,他們的長官也有責任。因此我決定撤銷楊天宇 786 團團長一職,團長一職由副團長劉小偉代理。除此之外,衛戍司令部發表一份道歉聲明,表明對此事的態度,以彌補我們和老百姓之間的裂痕。”
    羅大山大吃一驚,連忙勸說“司令,這件事楊天宇事先根本不知道,撤銷他團長,是不是處罰有些重了。”
    李繼賢也為楊天宇求情,說“司令,楊團長不管怎麼說都是剛打了勝仗,如果就這樣撤銷他的團長,這對軍中也會產生不好影響,我建議再慎重考慮一下。”
    李宏卻堅持己見,反駁道“我們是一支軍紀嚴明的軍隊,部下犯錯,長官有管教不嚴之責,尤其是這種性質惡劣的大錯,我們如果不重罰,怎麼警示他人,怎麼消除老百姓對我們的不滿?這件事就這麼決定了,這份命令我親自去宣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緊接著李宏拿出自己熬了一夜寫出的《告全體軍民書》,遞給二人,說“這篇文章是我昨晚上熬夜寫出來的,你們拿去讓報社、宣傳處、各級政府打印發表,務必要傳到各縣的每一個角落,讓所有人都瀏覽閱讀了解。另外在軍中,全面開展思想教育活動,學習這篇文章中的精神,以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羅大山二人接過去仔細瀏覽了一遍,頓時感到震撼不已,他們沒有想到,李宏竟有著如此大的理想。
    李繼賢作為黃埔出身,他看完後,震驚地說“司令,你這有些主張和陝北那邊可是很類似,你不怕國府找你麻煩啊?”
    李宏面色嚴肅地回道“我行得正坐得端,不怕任何人,國府要是敢找我麻煩,他們也得掂量掂量代價是否承受得起。我走到今天,靠的是全體弟兄的努力和老百姓的大力支持,若是國府敢出兵進犯,我不介意吃掉進犯的軍隊,給他們一個慘痛教訓。”
    李繼賢見狀,也就不再說話,立馬表示支持“我同意發表這篇文章,並且一定要盡快傳播出去。”
    李宏看向羅大山,羅大山也點頭同意。于是,在三人拍板決定後,這篇為無數人稱贊的《告全體軍民書》就這樣傳播開來。
    李宏恐怕怎麼也想不到,這篇文章帶來了影響甚至在日後他和日軍決戰時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喜歡抗戰之烽煙萬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抗戰之烽煙萬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