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將熱氣騰騰的米飯送到了圍觀群眾面前。
早就被香氣勾得饑腸轆轆的人們紛紛伸長脖子,有人打趣道︰\"早知道該帶個碗來!自己去盛。\"
因為現場人太多,
差點發生擁擠。
不過,電飯煲也很多。
再加上提前預料到這種情況,
還是做到了組織有序。
領到米飯的市民們有的狼吞虎咽,有的細嚼慢咽,但很快都露出了意猶未盡的表情。
\"再給盛一碗!\"
\"這米太香了!\"
……
楊夢然捧著青花瓷碗,米粒在陽光下泛著珍珠般的光澤。
她小心地吹了吹熱氣,在粉絲們的尖叫聲中抿了一小口。
\"天啊!\"她眼楮瞬間亮起來,轉身把碗遞給前排的粉絲,\"你們快嘗嘗!這米有股淡淡的甜味,像我小時候奶奶用柴火灶煮的飯!\"
粉絲們激動地傳遞著碗筷,有人甚至紅了眼眶︰\"夢然姐,這真的是鹽堿地里種出來的嗎?太神奇了!\"
王晨和攝影師老劉蹲在田埂上,毫無形象地扒著飯。
\"老劉,拍特寫!\"王晨滿嘴米飯含糊不清地說,\"這米粒比普通大米透亮,看到沒?\"
老劉一手端著碗,一手調整攝像機,米粒粘在胡子上都顧不上擦。
趙愛國教授獨自站在角落,機械地咀嚼著。
米香在口腔擴散的瞬間,這位科學家的手突然抖得拿不住筷子。
\"滲透調節、離子轉運、品質基因......\"他喃喃自語,\"怎麼可能同時突破......\"
林市長和幾位領導圍坐在臨時擺放的圓桌旁。
\"張廳,我們豐城要出名了!\"
他激動地說道,\"這米拿出去賣,決定非常暢銷?\"
張廳長笑著搖頭︰\"老林啊,重點不是賣多少錢,是這技術能多養活多少人!\"
盧俊偉的直播鏡頭正對著自己鼓起的腮幫子︰\"老鐵們看好了!\"
他含混不清地喊著,\"這米——\"
突然被噎住,趕緊喝了口水,\"彈!甜!香!送禮自用兩相宜啊!\"
彈幕瘋狂滾動︰
【給我留一口!】
【看著就好吃!】
【盧少能不能代購?】
【這哪是米飯,這是科技啊!】
……
典禮結束後,人群漸漸散去。
吉田正一攔住準備離開的李旭,九十度鞠躬︰\"李桑,請允許我代表小日子農業學會,請求技術合作。\"
李旭禮貌地扶起他︰\"抱歉吉田教授,這項技術目前不對外轉讓。\"
看著吉田瞬間灰敗的臉色,他又笑道,\"不過我們歡迎各國科學家來交流學習。\"
“反正也學習不到什麼。”李旭心想。
另一邊,趙愛國死死攥著李旭的手︰\"李旭同志,你必須來農科院做報告!全國的農業專家都等著听呢!\"
李旭笑著點頭︰\"一定,等忙完這陣子。\"
……
第二天,所有媒體的頭條都被金色稻浪佔領︰
《國家日報》頭版通欄標題︰《鹽堿地里的龍國奇跡》,配圖是無人機拍攝的收割全景;
央視間新聞用了五分鐘專題報道,主持人激動地說︰\"這意味著我國1.5億畝鹽堿地將變身"第二糧倉"!\"
自媒體更是花樣百出︰
《震驚!這家企業讓不毛之地畝產千斤!》
《昨日我們見證歷史︰鹽堿地首次大規模產糧》
《小日子專家當場認輸,龍國農業科技站上世界之巔》
微博熱搜前五全是相關話題︰
海水稻打臉現場
楊夢然吃播
盧俊偉被米飯噎住
龍國新增10萬畝耕地
李旭好帥
……
農科院院長辦公室里,沈院長正對著電腦屏幕上的數據嘖嘖稱奇。
他猛地拍桌︰\"小劉!立即整理李旭的所有研究成果!\"
\"院長是要......\"
\"申報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不,直接申報最高獎!\"沈院長激動地在辦公室里踱步,\"這哪是農業突破,這是國家戰略資源啊!\"
他抓起電話撥通農業的老同學︰\"老周,你看到昨天的新聞了吧?我們農科院準備......什麼?你們部里已經成立專項工作組了?\"
在這場狂歡背後,真正懂行的人已經意識到更深層的意義︰
黃淮海平原上,數百萬畝因鹽堿化撂荒的土地將重獲生機;
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版圖上,突然多出1.5億畝潛在耕地;
在氣候變化導致耕地減少的今天,這項技術不啻于為國家的飯碗上了道保險。
而在長灘縣的田野里,收割機留下的稻茬間,已經能看到嫩綠的新芽——第二季水稻開始了它的生命旅程。
……
豐城市,桃山。
李旭坐在辦公室里。
手里拿著農科院沈院長親自發來的參會邀請。
本屆全國農業科技研討會將于本周末舉行。
同時,李旭被提名為“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特等獎的唯一候選人。
原本,獲獎候選人需要論文等材料。
但是李旭不一樣,既不需要他準備申報材料,也無需提交學術論文。
因為他的科研成果已無需文字佐證——
市場效益與國家的認可,就是最有力的證明!
李旭摩挲著燙金邀請函輕笑︰“這算不算憑真本事橫掃全場?”
他的案頭還擺著另一份邀請函——
國際農業領域最高榮譽“世界糧食獎”的入圍通知。
該獎項由諾獎得主、漂亮國學者諾曼博士創立,
被譽為“農業界的諾獎”。
迄今全球僅三位龍國科學家獲此殊榮,
“雜交水稻之父”袁老便是其中之一。
評委會成員喬治教授臨親自前來遞交邀請,
並特批李旭免去初審流程。
在這位國際權威眼中︰
“豐收農場超級海水稻”的橫空出世,
已讓所有評審標準黯然失色。
李旭本欲婉拒,
喬治卻執意懇求︰
“並非獎項成就您,
而是您的成果將賦予獎項新的意義!”
最終他勉強應允,
僅需提交簡略資料即可參評。
周末的會議現場,
當李旭步入會場時,
潮水般的掌聲瞬間席卷全場。
每一位與會專家——
無論研究方向為何,
皆向他致以崇敬的注目禮。
這場景令他一時間恍惚。
沒想到第一次來農科院,竟然是來領獎的。
在場的都是中年或者老年科研人員,
像他這麼年輕的人,寥寥無幾。
頒獎台上,
沈院長聲音激昂︰
“本屆特等獎授予——李旭!”
如雷掌聲中,
青年科學家躬身致意。
與此同時,
國際糧商聯盟的緊急會議,
正在暗潮中醞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