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考生的答卷都已經封存了。謄寫的答卷也開始陸陸續續送到主考官那里。
主考官把卷子分下去。
閱卷分為初評、復評與終評三階段︰
初評︰由同考官分房審閱,篩選出優秀試卷並標注“取”字,推薦至主考官處。考官需依據《四書》《五經》及策論內容,按“學識優長”“才思該通”等標準定等。
復評︰主考官如知貢舉)對推薦試卷進行復核,結合考官意見綜合定等。為避免主觀偏差,試卷需經三名考官獨立評定︰一評定等、二評復核、詳定官終審。若三次評分差異較大,則取相近等次。
終評︰合格試卷按五等劃分︰一等“學識優長”,二等“才思該通”,三等“文理俱通”,四等“文理中平”,五等“文理疏淺”。其中一、二等為及第,三等賜出身,四、五等則落榜。
“大人,大人!門外來了個怪人。”一名衙役急匆匆地跑過來,滿臉焦急地向主考官稟報。
主考官正全神貫注地審閱著考生們的答卷,被這突如其來的打擾弄得有些不悅。他眉頭微皺,抬起頭來,沒好氣地說道︰“趕出去!這掄才大典可是關系到國家的未來,怎能容得外人隨意闖入?”
衙役面露難色,猶豫了一下,還是硬著頭皮說道︰“可是大人,那怪人手里有金牌啊!”
“金牌?”主考官聞言,臉色瞬間變得凝重起來。他深知這金牌的分量,一般人是絕對不可能擁有的。他心中暗自思忖,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小的也不曉得這金牌是真是假,所以才趕緊過來稟告大人。”衙役見主考官沉默不語,連忙解釋道。
主考官沉思片刻,覺得此事非同小可,必須親自去查看一番。他站起身來,快步朝著門外走去。
當他來到門口,一眼便看到了那個所謂的“怪人”。只見那人身材高大,一襲黑袍,只能勉強看清其真實面容。他的手中,果然握著一塊金光閃閃的牌子,上面刻著精美的圖案和文字。
主考官定楮細看,心中不禁一震︰“這……這竟然是國師的金牌!”他驚愕地望著眼前的人,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
國師在朝廷中地位尊崇,平日里深居簡出,從不輕易過問朝政。如今他突然現身于此,實在讓人摸不著頭腦。主考官越想越覺得此事蹊蹺,他定了定神,上前一步,恭敬地問道︰“國師,您怎麼會來這里?”
“胡大人,真是好久不見啊!”國師嘴角微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主考官胡義見狀,趕忙躬身施禮,惶恐地說道︰“國師大人恕罪,下官未能遠迎,還望國師大人莫要怪罪。”
國師擺了擺手,不以為意地笑道︰“無妨,無妨。我也不過是湊巧路過此地,一時好奇,便過來看看。希望沒有打擾到胡大人吧。”
胡義連忙陪笑道︰“國師,您這是說的哪里話。您能來此,乃是下官的榮幸。快快請進,里邊請。”說著,他側身讓出國師,引領著他走進屋內。
國師此番前來,自然是有其目的所在。不過他並未直接道明,而是顯得頗為隨和,毫不做作地隨著胡義進入屋內。
一落座,國師便笑著對胡義說道︰“胡大人為國主持掄才大典,當真是辛苦了。”
胡義謙遜地回應道︰“承蒙皇上厚愛,下官不過是盡自己的本分而已,談不上辛苦。”
國師微笑著點了點頭,端起茶盞,輕抿一口,然後一飲而盡。胡義見狀,也趕忙端起自己的茶盞,仰頭喝下。
國師放下茶盞,似笑非笑地看著胡義,緩聲道︰“其實也沒什麼別的事情,我就是有些好奇,想看看這掄才大典里頭的情況,順便討杯茶喝。”說罷,他哈哈一笑。
胡義听聞,心中略感詫異,但臉上並未表露出來,連忙應道︰“國師您太客氣了。您若有興趣,盡管在此稍作停留,下官自當為您詳細介紹。”
國師擺了擺手,站起身來,笑道︰“不必了,你公務繁忙,我就不叨擾了。我這就先行一步。”
胡義見狀,也趕忙起身,意欲相送。
“不必送了,我這就走。”國師笑道。“國事要緊。我也是恰逢其會。”
胡義對于國師此番做法雖有些摸不著頭腦,但是國師也僅僅是過來了喝了杯茶就走了,雖說逾矩了,但是畢竟是國師,自己也不能說什麼。
另一邊國師離開了貢院。輕笑一聲“也算對得起張希安了。”
沒錯,國師在胡義的杯子里下了蠱。
但是此刻蠱蟲還未起作用。胡義送走了國師,就去了閱卷房。
“胡大人,您來了。”一眾閱卷官看到胡義來了,紛紛起身行禮。
“諸位辛苦了,不必多禮,不必多禮。”胡義笑道。“進度如何了?”
“回稟大人,目前還沒有太過于出挑的文章。也沒有發現有違禮制的。”一人出聲道。
“恩,好。”胡義點點頭。“掄才大典還是國之大事,諸位切不可埋沒了人才。”
眾人皆點頭稱是。
時光荏苒,短短三日轉瞬即逝。在這幾天里,胡義的身體狀況愈發不佳,他只覺得自己的頭腦像是被一層濃霧籠罩著,整日昏沉不堪,仿佛失去了往日的清明。
然而,盡管身體不適,胡義還是強打起精神,堅持完成了試卷的評級工作。這是一項重要的任務,他不能有絲毫懈怠。
就在他專注于手中的試卷時,突然間,一道靈光如閃電般劃過他的腦海。胡義的目光落在了一份卷子上,這篇文章的基礎部分還算扎實,但內容卻多是些老生常談,人雲亦雲,缺乏新意和獨特見解。整體來看,這篇文章只能算是較為普通。按理來說理應落榜。
然而,胡義不知為何,竟然給了這篇文章一個丙下的評分。要知道,春闈掄才大典可是選拔人才的重要場合,取士標準非常嚴格。前三甲分別是狀元、榜眼和探花,屬于甲等;其次是乙等,取一百五十人,為二甲進士;再往下便是丙等,取最後一百五十人,為三甲進士。而丙下的評分,其含金量實在不高,甚至可以說是無人關注。畢竟,雖然能中舉已經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丙下的成績在眾多舉人中也只能算是倒數了。
又過了半日,胡義頭腦稍微清醒了些許,繼續評分。
一切好像沒有什麼異常,但是即便有什麼異常,也無人關注。畢竟大家所有人的注意都在甲等,乙等這里。丙等著實沒什麼人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