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台。
春晚籌備組。
小會議室里坐著兩人,前面懸掛的一個電視不斷有聲音傳出。
語言類節目負責人江津正陪著總導演楊婧在看《一年一度喜劇大賽》。
“江導,這節目不錯啊,值得借鑒!這里面好幾個小品我都覺得挺好的,稍微改改我覺得都能上咱們春晚了。”
江津附和的點點頭,剛想說話,便看到又一個小品的預告顯示在屏幕里。他一看,頓時便來勁了。
“楊導,快!快看這個小品!這小品簡直神了!真的!您看了絕對會喜歡的。”
“噢?你評價這麼高?”
楊婧看了眼江津,發現江津的表情竟然非常激動,這讓楊婧十分好奇。
竟然評價這麼高,這會是什麼小品呢?
“小品的世界?”
看到屏幕上出現的這幾個字,楊婧頓時便糊涂了。
小品的世界?
小品……還能有世界?
這小品,她感覺連名字都有點看不懂了。結果,江津的評價卻非常高。
所以,這究竟是什麼樣的小品?
很快,屏幕中的演出直接就給了她答案。
兒子覺得這個世界不真實,懷疑這就是個小品的世界,所以試圖通過“砸牆”來看看牆後面是否會有觀眾。但媽媽和爸爸都不理解兒子的行為,都拒絕砸牆。
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許許多多“非常小品”的行為,或者說的直接點,就是致敬春晚小品的行為。
像是四六句的打油詩,經典的耳背,矛盾轉移,還有經典的夫妻誤會,全都帶有濃濃的春晚味道。
“遇上天大的事也能在十三分鐘內解決,回頭一看都是誤會!”
“誰家把春聯貼屋里啊!”
“誰家把大象關冰箱里啊!”
要知道,為了籌備《春節聯歡晚會》,作為總導演的楊婧把歷屆的春晚看了不下十幾遍,所以對于《小品的世界》中這些模仿春晚小品的話,可謂是非常熟悉。
誰能想到,他們能把一個小品做成這樣,這分明是致敬春晚吧!
看到這里,楊婧直接感嘆了一句。
但是,楊婧完全沒料到,不止是語言,他們甚至連春晚歷年來的那些經典角色都還原了出來。
當兒子堅持要砸牆的時候,突然,門外面就傳來一個讓所有觀眾都異常熟悉而又激動的話。
“听說有人要砸牆?”
“東風吹,戰鼓擂,裝修離不開黃大錘,砸完這家砸那家,是讓我砸誰,我砸誰!小錘四十,大錘八十。”
這分明就是在致敬黃洪啊!當年的黃洪“大錘八十、小錘四十”可謂傳遍大江南北,甚至都成為了今天的段子。
而黃洪的出現,只是一個開始。
屏幕中,砸牆的黃洪走後,保安小孫直接端著茶杯就走出來了。
一句“我驕傲”,听得楊婧都有點眼楮發紅。
而後面,更是走出來一個“有人花錢按摩,有人花錢點歌”的宋旦旦,這不僅讓現場的觀眾氣氛達到了高潮,甚至就連楊婧都感覺到前所未有的舒暢感。
這小品……簡直了!
看得太過癮了!
此時的劇情也好像走向了白熱化。
兒子非要砸牆,爸媽攔著不讓,剛剛還接連走出這麼多春晚小品中熟悉的人物。
所以,明眼人其實已經清楚,兒子是對的,這就是個小品的世界。
但是,劇中的爸媽並不清楚,他們並不像兒子那樣,已經覺醒了。
所以,這個最後的結尾他們會怎麼處理?
楊婧也在思考,但是思考了好幾種結局,都沒想出要怎麼做才是最好的。
“我就想啊,如果我們這里真是小品,我就想看看外面的那些觀眾,他們的眼里究竟是開心還是尷尬。
爸媽,你們的兒子已經長大了。這次,就讓他自己選擇吧。
哎呀,我好像煽了一個大情啊!”
當兒子說出這一句自殺式的吐槽時,楊婧直接就會心一笑。這個操作挺好,既煽情,但是又不刻意。甚至,直接讓兒子用吐槽把這個煽情點給強行給轉變成大眾會心一笑的笑點。
而當下一刻,屏幕中的媽媽接過兒子手中的錘子,幫他砸起牆時,楊婧內心的某根弦突然又被撥動了一下。
“媽不相信這堵牆後面真的有人,但是媽媽相信自己的孩子!”
“媽幫你砸,這樣還小品嗎?”
“嗯……但還蠻酷的。”
當兒子和媽的對話到這里時,楊婧覺得這個作品已經達到了完美。
真的算是非常完美的小品了。
起承轉合都有,甚至還致敬了春晚及那些經典角色,這部作品,已經可以說是一部非常優秀的作品了。
甚至楊婧覺得,這個小品好過于她看過的幾乎90的小品,這算是一個非常有創意的小品了,難怪江津這麼推崇。
本來以為,當媽媽接過兒子手中的錘子開始砸牆的時候,這個小品已經差不多要結束了。
誰知道,最後的媽媽直接把那發套給脫掉,拿著大錘一下又一下的“八十”“八十”的敲擊著那道看不見的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伴隨著媽媽這發癲式的錘擊,大幕終于落下。
此刻的楊婧,感覺自己直接就被震撼到了。
真的!
這真的是一種震撼的感覺。
自己居然被一個小品給徹底震撼到了。
這哪里是一部小品啊,這分明是一部精巧到讓人嘆為觀止的高山啊!
他們這是……這是一下把小品的立意給拔高到讓自己都嘆為觀止的高度了。
這個小品,認真看起來,它好像也不能說是一個單純致敬春晚的小品。
它分明帶著審視的味道。
這堵牆之後,觀眾究竟是微笑還是尷尬?
近幾年來,觀眾對春晚小品的質疑越來越大,楊婧對這個情況非常清楚。畢竟,之前她就是這其中的一員。
然而,等到她終于接手了春節聯歡晚會的重任後,她才終于知道,有些事情,不是說改就是能改的。
一個事情,大家都知道有問題。但是,到底該怎麼改,誰也不知道。
直到接手春晚以後,她反復觀摩了近些年的春晚小品,才終于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春晚其實每年都在改,每年都在變,只是變的幅度不大而已。
春晚畢竟是一個面向全國人民的大節目,而且已經成為一年一度標志性的節目,這里面哪怕修改一點點,你都得非常慎重,畢竟,在把節目推向觀眾之前,誰也不知道,這節目究竟會怎麼樣。
是贊揚,還是貶低;
是風靡一時,還是被人嗤之以鼻……
這些,在面對觀眾之前,沒有人能知道。
正如這小品中說的那樣,當砸掉這堵牆之後,他們究竟能看到的是觀眾的笑臉還是面無表情敷衍式的掌聲,完全沒有人知道。
但不同于春晚,《小品的世界》給出了它的回答。
那就是,即使不知道牆後面的觀眾是笑臉還是尷尬,但是他們依然毅然決然的想要砸掉那堵牆。
那堵牆背後是什麼並不重要,他們想要的只是一個真相,他們一直都想要求真。
《小品的世界》其實又何嘗不是觀眾的世界?
那麼,觀眾想要的是什麼?
喜歡都穿越了,誰還當導演呀請大家收藏︰()都穿越了,誰還當導演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