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到了中午,是時候吃中午飯了。
杜小娟就問王長根和李秀蘭︰
“叔叔阿姨,你們想吃飯還是吃面?我給你們點午餐。”
“吃飯吧。”王長根回道。
李秀蘭也跟著說︰
“我也吃飯,吃面吃不飽。”
他們習慣了吃米飯,不像北方人那樣習慣吃面條,面條只是偶爾吃一下,所以會產生一種吃面條吃不飽的錯覺。
“行,那我給你們點兩份米飯!”
就在這時,乘務員推著小推車走了過來。
杜小娟向其招手︰
“你好,有米飯嗎?”
“有的,有紅燒牛肉飯,有魚香茄子飯,還有牛腩飯,您要什麼口味的?”
杜小娟看向王長根和李秀蘭,問︰
“叔叔阿姨,你們想要什麼米飯?”
“我要紅燒牛肉飯。”王長根回道。
李秀蘭也跟著附和︰“那我也要紅燒牛肉。”
然後又下意識問了一句︰
“多少錢一份?”
乘務員如實回答︰
“五十元一份。”
李秀蘭當即被驚到︰“啊?這麼貴啊!那不要紅燒牛肉飯了,有沒有便宜點的?”
“魚香茄子飯四十塊錢一份,另外面條便宜一些,最便宜的雞蛋面條,30塊一份。”
“都這麼貴啊……”李秀蘭驚訝無比。
要知道,在鎮上吃一份雞蛋面條,也就6塊錢而已!
這里竟然要三十塊錢!
“算了算了,不吃了!”
李秀蘭連忙擺手。
她實在接受不了這麼貴的食物。
王長根也覺得貴了,也不想吃了。
杜小娟連忙勸說︰
“叔叔阿姨,你們就吃吧,咱們要到下午六點鐘才能到北京呢。”
趙心怡也忙說︰
“叔叔阿姨,不用省這點小錢,放開了吃就是了,娟姐她會出錢。”
李秀蘭卻依舊搖頭︰
“要吃你們吃吧,我不吃,太貴了,我下了高鐵再吃就是了。”
杜小娟和趙心怡連忙勸說,可無論怎麼勸,李秀蘭就是不願意吃。
這讓她們很不解,也很無奈。
她們不理解李秀蘭這行為也是正常的,因為她們沒有經歷過李秀蘭所受到的那些苦難。
遙想當年,李秀蘭為了支撐起這個貧苦的家庭,去鎮上做泥水小工,就因為從鎮上回山溝村的摩托車車費比較貴,她寧願選擇徒步走三四個小時回家,也不願意花那十五塊錢的摩托車費。
另外做自家樓房的時候,因為拖拉機要二十塊錢的費用,她覺得貴了,她就寧願自己動手去搬運建築材料,也不願意花那20塊錢的拖拉機費用。
15塊錢的摩托車費和20塊錢的拖拉機費她都不願意出,何況是這50塊錢一份的米飯和30塊錢一份的面條?
長久的貧窮,使得節儉已經刻進了她的骨子里頭。
讓她在省錢方面,變得比王長根的死要面子還要固執。
李秀蘭和王長根不願意吃這火車上的快餐,那杜小娟和趙心怡自然也不便于自己吃。
她們自己吃,讓人家兩個老人家干瞪眼看著,很明顯不禮貌,要是讓兩個老人產生什麼誤會,那就更不好了。
所以她們就只能跟著挨餓。
餓到下午兩點多,趙心怡實在有點忍不住了。
她就找了個借口,拉杜小娟一起去上廁所,然後對杜小娟說︰
“娟姐,要不咱們自己點飯吃吧,我實在餓的不行了,再不吃可就要低血糖暈倒了,我沒吃早飯呢。”
杜小娟見趙心怡臉色確實不太好,就說︰
“那你去前面的餐廳車廂吃吧。”
趙心怡這時問︰
“那你呢?”
杜小娟苦笑︰
“他們不吃我哪好意思自己吃?”
趙心怡不免埋怨︰
“他們也真是的,不就是貴點而已嗎,至于這樣省嗎,又不是窮到飯都吃不起!”
杜小娟無奈笑道︰
“老人的觀念很難改變的,他們節省,並不是他們的錯,而是他們生存的環境所塑造出來的,沒必要去苛責什麼。”
趙心怡這時說︰
“要不這樣吧,等會我吃完飯回來的時候,給你們買三個泡面回來,我就說泡面三塊五一個,這樣他們應該會吃了吧?”
杜小娟笑著說︰
“還是心怡你腦子靈通,那你等會吃完買泡面回來吧,對了,看有沒有糖果,有的話也買一些,我就怕他們連泡面都不吃,那吃點糖果至少不至于低血糖餓暈過去。”
趙心怡忙說︰“好的好的。”
與此同時,不忘吐槽一句︰
“坐著幾千塊的一等座,卻去省那幾十塊的飯錢,也是沒誰了。”
趙心怡去了餐廳車廂,杜小娟自己一個人回到座位上。
“心怡她去哪了?”
李秀蘭見趙心怡沒回來,就問了一句。
杜小娟就說︰
“她去買吃的了。”
李秀蘭忙說道︰
“我們不餓,真不用買,這車上的東西貴死了,買了不劃算。”
杜小娟唯有忙說善意的謊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阿姨,心怡她去買的是平價貨,前面餐廳車廂,有三塊五一桶的泡面,這價格和外面的一樣。”
“真的?”李秀蘭半信半疑。
“當然是真的,不信等心怡回來了,您親自去問她。”
杜小娟保持微笑。
過了二十來分鐘,趙心怡帶著三桶泡面回來了。
李秀蘭就忙問︰
“心怡,這泡面多少錢一桶啊?”
“三塊五一桶,和外面價格一樣。”趙心怡不假思索回答。
王長根則是問︰
“你咋只買了三個?我們一共四個人。”
趙心怡連忙說道︰
“我買了四個的,不過我吃完了再回來,這三個你們吃就好!”
杜小娟忙說︰
“叔叔阿姨,你們坐著,我和心怡去給你們泡泡面。”
兩人拿著泡面去接熱水。
趙心怡還忍不住小聲嘀咕︰
“就吃個午飯而已,沒想到還這麼費心勞神,這老人,可比小孩還要難哄。”
然後又說︰
“話說他們這樣的老人,怎麼能培養出考上清華的兒子來呢?那是他們親生的嗎?”
杜小娟哭笑不得︰
“你小聲點,要是這話被他們听到了,會給他們留下不好的印象的。”
不過杜小娟心里也同樣的疑惑,這兩個老人實在太平庸了,不但平庸,還滿身壞毛病,在外人看來,他們這些貧窮所塑造出來的壞毛病,大多數都是子女突破階層的障礙。
可偏偏這樣一對父母,竟然培養出了一個考入清華的兒子。
“沒準王小華基因突變了吧。”
杜小娟想到王小華那矮小丑陋的樣貌,不由說出這麼一句。
要說王小華不是王長根親生的,那幾乎不可能,因為王小華雖然矮雖然丑,但五官輪廓上和王長根這個父親,以及和王大山、王二海這兩個哥哥,都有幾分相似。
所以唯一能夠解釋的,就是基因突變了。
……
喜歡鄉村荒唐往事請大家收藏︰()鄉村荒唐往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