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荒唐往事

第180章 新農村建設開始了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掌眼老林 本章︰第180章 新農村建設開始了

    “如果不選在祠堂附近,不選在村口,不選在村中心,那這文化室選在什麼地方好?”

    面對大家議論紛紛,沒個準數,張忠田也是面露為難。

    如果這三個地方都不能選,那絕對會很難辦。

    因為其他地方基本上都是有主之地。

    用別人的地來做文化室,別人肯定是不願意的。

    村里人都這樣,撿便宜的事情大家一擁而上,被別人佔便宜,哪怕是一點點,那大家肯定都是不願意的。

    這不,接下來又有好幾個村民,提出了好幾個地點。

    但是都被一一否定。

    最後還是王長根提出一個建議︰

    “要不還是在村心塘做文化室吧!也沒有誰規定,在村心塘建文化室,就一定要把村心塘給填平,咱們可以在魚塘上面建啊!”

    王長根這話一出,大家都不由一愣,隨即思路打開。

    “是啊,其實可以在村心塘建,不一定要把魚塘填平!”

    “如果在魚塘上面建文化室,那文化室的風水肯定很好!”

    “只是,把文化室建在魚塘上面,那花費肯定比建在正常的地面要多吧?”

    “是啊是啊!”

    “鎮政府能撥那麼多錢下來嗎?”

    眾人雖然贊同王長根提出的建議,但是卻也有不少疑慮。

    最大的疑慮就是錢的問題。

    梁援朝這時提議道︰

    “咱們先看看鎮政府能夠撥多少錢下來,如果差不太多的話,咱們村里再籌集一些,不就行了?”

    隨即他還看向張忠田︰

    “咱們村里其實有不少富人呢,比如何大柱,張書記,那可都是有不少錢的,咱們就在文化室外面立個功德碑,捐錢的就都刻在功德碑上面,讓做好事的人留下好名聲!”

    梁援朝這話的暗示很明顯了。

    那就是不夠的錢,希望大部分能夠由張忠田補上。

    這些年張忠田利用村委書記的職務之便,可沒少賺錢,現在也是他回饋山溝村的時候了。

    張忠田那麼精明,自然一下子就看出了梁援朝的意思。

    不過他卻也不反感。

    如果捐點錢,就能在山溝村里留下好名聲,那他其實還是非常願意的。

    因為只有好名聲,好口碑,才能讓他在山溝村里擁有更高的權威。

    所以他第一個站出來贊同梁援朝的建議︰

    “我贊同老梁說的,咱們先看看鎮政府那邊能撥多少錢下來,如果錢不夠,再大家一起籌集就好!”

    于是,這事就這麼敲定了。

    文化室就建在村子最中心的那個魚塘上面,而且還得把魚塘保留完整。

    接下來很多事情,需要由張忠田帶頭的村委干部,去和鎮政府對接。

    道路硬化的撥款,文化室的撥款,都需要和鎮政府溝通。

    至于自來水,則需要找一個靠譜的村民去尋找水源地,勘察地形,然後建造蓄水池和淨化池,然後安裝水管,接通到每家每戶。

    這些都是大工程,有得忙活的了。

    王長根為此還推了好幾個建造樓房的工程。

    專心為文化室的建造做規劃,為道路硬化的工程做預算。

    山溝村正在悄然發生巨變。

    這次的變化,估計不亞于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包干包產到戶。

    村民們都為此而欣喜鼓舞,認為新農村建設,有機會讓山溝村再次振興。

    甚至有人提議,要去把已經荒廢的山溝村小學打理好。

    因為沒準再過幾年,山溝村就會有很多新生兒出生,孩子出生很快就需要上學,上學沒有學校那可不行。

    張忠田听到這個建議,雖然覺得山溝村小學再次開張教學,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了。

    不過,維護好山溝村小學,確實很有必要。

    不因為別的,只因為那個小學,是他張忠田和他兒子張志強都就讀過的學校,他對那個小學,如同對山溝村一樣,有很深厚的感情。

    所以他就私下出了點錢,讓何大樹這樣無所事事的大齡單身漢,去把山溝村小學打理了一下,將小學里面的荒草都鏟除掉,將教室已經破損的門窗都重新修好,免得風吹雨淋住進老鼠去,讓這古老的小學坍塌破爛。

    時間轉眼過去一個月,新農村建設如火如荼開始進行了。

    王長根和李秀蘭這對夫婦,開始忙了起來。

    而他們的二兒子王二海,今年六月份就要高考。

    而現在已經是五月份,距離高考只剩下一個月的時間。

    這個關鍵節點,他似乎也開始收心不再像從前那樣貪玩,準備做最後的拼搏。

    不過能不能考上大學,那可就說不定了。

    其實王二海也知道自己考大學的機會非常渺茫。

    他也只是拼一把,好讓自己以後不要留遺憾。

    山旮旯小縣城的高中,考上大學的幾率本來就很小。

    小縣城里的高中,每年一兩千人參加高考,但是能考到二本以上的,從來就沒有超過五十個,一本以上的,有時候甚至只有不足十個,好一點的時候,可能有十來二十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清華北大之類的,那更是縣城高中可望不可及的存在。

    這小縣城兩所高中,至今辦學已經有好幾十年,至今就出過一個北大的,那是天之驕子中的天之驕子,至今為止沒有人能夠望其項背。

    就比如說王小華吧,在學習上已經算是有天賦了,算是夠努力了。

    他現在每次考試都能穩定在全校前五名之內。

    但是750的總分,他也不過是能考到630上下的分數,這分數別說清華北大了,就連復旦浙大,這些學校的最低分數線都不可能觸及。

    王小華唯一能夠拼一拼的,就是廣東本地的中大和華工。

    而且那都還得發揮好一些。

    要是萬一發揮失常,比平時考試少個十來分,那可能連中大華工都上不去。

    只能說,農村窮人,想要往上爬,想要突破階級,在城里人的資源碾壓之下,降維打擊之下,實在太難了。

    如果王小華從小就生活在城里,以他的天賦和努力程度,那他的上限肯定會比現在高許多。

    只是這世界上,什麼都有,就是沒有如果。

    出生是一門技術活,沒有誰能夠挑選自己的出生地。

    生來貧窮的我們,怨天怨地是沒有用的,我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比別人更加努力,如果比別人努力一倍不夠的話,那就努力十倍,如果努力十倍不夠的話,那就努力一百倍。

    而這,也只不過是爭取到和城里那些人同在一所大學上學的機會,僅此而已。

    ……

    喜歡鄉村荒唐往事請大家收藏︰()鄉村荒唐往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鄉村荒唐往事》,方便以後閱讀鄉村荒唐往事第180章 新農村建設開始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鄉村荒唐往事第180章 新農村建設開始了並對鄉村荒唐往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