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時,張建軍作為學院方面領導,出席了宴會。譚政和郝愛國,以及省里領導,近一百人出席。
讓譚政接受不了的是,宴會這四人依然是一個人也沒有出席!這讓原本就有著想和明義他們拉近關系而提前一天到來的譚政他們有些失望,心中不免有了一些不滿。
在暗示了省里的領導後,省府的一把手找到張建軍,提出了要明義他們出席宴會的想法。
張建軍沒有辦法,只好打通了電話,對明義有說了這邊的意見。明義卻直接要求跟州領導和軍區領導通話。
電話通了之後,明義還很客氣地謙虛了一下,說這段時間太累,他們需要好好地休養一段時間,恢復一下受傷的身體。很抱歉沒有前去迎接各位領導。最後還說,明天見面一定要好好道歉。
第二天,動員大會召開。來給這些修行者開動員大會的是州司令部的一位副司令,還有州府的副州長。以及一些相關部門的人員。
這個動員大會自然是在,那個大廣場召開的。已經臨近初冬的季節,站在外面,寒意已經很濃。
那些即將出征的各勢力的人早已經到齊,可是動員會還是遲遲沒有召開。
下面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但是主席台上的人卻是急得滿頭大汗。
因為付明義他們四人,一人也沒有來!打電話,電話關機。到舊樓去找,也沒有找到。
于是州府的人讓張建軍必須把他們找來!言明這個動員大會,沒有他們,那就毫無意義而言!
這些人會不會理睬他們不說,很可能還會針對他們!
張建軍其實早就知道明義他們不會來的。因為今早曉慧就和張建軍打過招呼,說他們出去游玩去了,並且是帶著明義俊杰他們的家人出去的。告訴上面來人,說很久沒有和家人團聚了,又出了這麼一回事,讓家人擔驚受怕,所以,帶家人出去游玩。
張建軍明白,是這幾個孩子討厭這些領導,這種為了宣示地位,見縫插針的做法。
但他也沒有辦法。
譚政見張建軍也是沒有辦法聯系上明義他們,只好安排會議開始。
郝愛國卻一直沒有說什麼,也沒有表現出什麼不滿。因為他知道,明義他們的軍餃已經被解除。
在受到威脅,政務方面沒有挺直腰板,選擇保護他們,而是選擇放棄,讓他們自生自滅的情況下,他們沒有選擇與政務作對,卻還是時時刻刻以民族大義為重,以國家安全為己任,做出一系列對政務有益的事,甚至于一舉把修行界所有勢力,強行收到政務之下!對政務來說,已屬天大的恩情了!
這種不計前嫌,以大義為重的胸懷,屬實難能可貴,特別是在幾個多次受盡委屈的孩子身上表現出來這種情懷,更加讓人感動!
但是這些他沒有說,也沒有在這個郝愛國的心里產生多少波動,只是讓他覺得,那四人不理睬他們,是有原因的。
不過久居上位,被人忽視,特別是這種不是人物的大人物的忽視也讓他有些不爽。
所以在動員大會,這個郝愛國在講話時,只是把面前的這些勢力的壯舉大加贊賞,並且對他們即將做出的貢獻,也承諾將以部隊內部的評定功勞標準,對有功之人進行嘉獎。
對明義他們四人的功績只字未提。
等到譚政講話,更是有意地說道,“……剛才郝司令講了,要對這次行動論功行賞!這是一件好事!這樣不但能讓大家的付出得到肯定,也會給以後的相關行動,定下一個基調。但是我希望,不管大家是否在這次行動中得到嘉獎,都要有一個正常心態!畢竟獎賞是有額度限制的,不可能給每位都發放。更希望那些有功之人,在得到嘉獎後,不要居功自傲,一副老子是政務的功臣,對政務一副不理不睬的姿態,一副老子天下第一,你們就要仰我鼻息,以我為尊!這樣很不好!也很危險!”
譚政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張建軍,繼續說道,“功勞,政務為你們記著,但是你們的傲慢,也會消弭你們的功勞!……”
譚政這一番講話,很是直接地表達出了他對明義他們的不滿。但是張建軍站在一旁一直是一副十分淡定的模樣,只是在譚政看過來時,眼神中閃過一絲陰冷。
譚政這番講話,已經很明顯是在批評,明義他們自以為天下第一而不把政務當回事這件事了。
在場的很多是隱域內的人,他們對這種不點名批評可能有些摸不著頭腦,倒是那些俗世中的世家,特別是世家中青年,卻是听的明白。
上次反叛者的行動中,那些騎牆派,在明義四人回來後,幾乎悔的腸子都青了。
雖然參加了清剿行動,卻不能抵消自己這種觀望的態度。
所以他們很多都已經有了,在明義他們面前表現一下自己的忠心的想法。
當今局勢已經越來越明了,任誰都知道,明義已經確定是天下第一了。
于是,對明義的崇拜,想向明義表忠心,再加上原本就對政務的不屑,讓一些青壯年,找到了機會。
一直與明義他們有嫌隙的韓家中的青年,第一個跳出來打斷譚政的講話問道,“上面這位大領導,我想請問一下,你說的自以為天下第一,是不是指付明義付仙尊?因為現今只有他才能稱為天下第一。”
譚政一愣,他沒想到會有人打斷自己講話!這在自己從政坐上高位以來,從未有過的事情!
但是譚政很快反應過來,說道,“啊,我剛才講的只是一個比喻。我的意思是……”
“什麼比如!你沒听明白我說的嗎?天下第一就是天下第一,只能是一個人!不會有第二個!你問問在場的,誰敢自稱天下第一!”
“對!”
“天下第一就是仙尊!”
“你竟然敢指責仙尊!你什麼居心!”幾個本就想挑事的,開始有意地引導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