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魏征不吭聲,楊廣索性自己接著往下說了起來,只見他興致勃勃地說道︰
“往昔,漢武帝特地建造了麒麟閣?。
而後漢宣帝更是將十一位功勛卓著的功臣畫像置于閣中,讓後世之人都能銘記他們為大漢所做出的貢獻。
還有那漢明帝,為了追憶其父漢光武帝一統天下、重興漢室的豐功偉績,特意命人精心繪下二十八位宿將的畫像,放置在雲台之上。
這些功臣們的事跡,那可都是流傳千古,為後人所傳頌。”
說到這兒,楊廣微微一頓,目光中滿是憧憬與期待,提高了聲調接著道︰
“如今大隋也是天下太平,各位愛卿也都為再興大隋立下了諸多功績。
朕尋思著,也要效仿前人,興建一座高閣,將諸位立下汗馬功勞的將領們的畫像置于其中,也好讓後世之人都知曉各位的英勇事跡,讓大隋的這份榮耀永遠傳承下去。”
這話一說完,整個朝堂不僅是那些文臣武將們一個個興奮至極,臉上都洋溢著激動與期待的神情。
就連本來是因病告假、這次被迫前來朝會的武信,心中也不禁掀起了一絲絲的波瀾。
武信心里暗自想著,行啊廣哥,真讓你給玩起來了,這連李世民的凌煙閣也要搶著效仿是吧。
不過轉念一想,之前都已經把天策上將、天可汗這些名頭都給搶過來了。
這會兒也就不差這一個凌煙閣了,還真是夠有想法的。
“姐夫,听到了嗎!
麒麟閣,雲台閣,那可都是了不起的地方,能進去的可都是有著極大名聲的人,那事跡能為後人傳頌好幾輩子。
我也要進,我一定要進!”
裴元慶激動得臉都有些泛紅了,他這人平日里對那些個功勛啥的其實倒不是特別在乎。
可一听到這建高閣、入畫像的事兒,心里就特別向往,一門心思就想著自己能躋身其中。
程咬金趕忙朝裴元慶使了個眼色,壓低聲音說道︰
“小聲,小聲點!”
其實他心里又何嘗不想入閣?
只是楊廣這會兒並沒有說這閣里到底能有多少人,萬一這人數少了,那肯定是輪不到他們這些人的。
畢竟朝堂之上,上邊還有武信這樣功勛赫赫的人物。
而且還有像楊林、楊義臣、麥鐵杖,以及邱瑞等等這些為大隋立過功的老將。
這些人的資歷那可都是相當深厚,遠遠要比他們厲害許多,論起功勞來,那也是有目共睹的。
不過,程咬金心里又琢磨著。
要是這入閣的人數能夠放開一些,說不定他們還能趁著機會,跑到那末尾的位置上,興許就能蹭著機會進去了。
這麼一想,他心里也燃起了一絲期待,只是這會兒在朝堂上,可不敢表現得太過于急切了。
武信站在殿上,看著底下程咬金和裴元慶那副既期待又緊張的模樣,便開口幫著他倆問道︰“敢問陛下,您要將此閣命名為何?”
這一問,可還真就把楊廣給問住了。
他剛才滿腦子都想著要建閣表彰功臣這事,確實只是有了這麼個想法,還壓根兒沒顧得上想這閣該起個什麼名字。
不過楊廣那也是反應極快,眼珠子一轉,便說道︰
“朕已經想好了名字,不過,還是想先听听少誠你有什麼好名字。”
說著,就把這難題又給拋回給了武信。
那意思仿佛在說,就你小子愛發問是吧。
行,既然你問了,那你就得說出個所以然來,誰問誰說唄。
武信一听,心里越發覺得,這廣哥的無賴本性這會兒已經開始顯現出來了。
明明就是沒想好名字嘛,還非要說什麼想好不說,這不是故意為難人。
但既然問都問了,也不能不回答,武信腦子一轉,隨口說道︰
“陛下,不如就叫凌煙閣吧。”
其實他自己也不知道為啥要叫凌煙閣,只是突然就想到了這個名字。
楊廣最好也別問為啥叫這個名兒,反正自己也是瞎說的,根本就回答不上來。
楊廣听了武信這話後,先是微微一愣,隨後仔細琢磨了一下,點點頭說道︰
“凌煙閣?
嗯,這名字十分不錯,听起來倒是挺有意境的。” 說著,他又接著問道︰
“麒麟閣有十一功臣,雲台閣有二十八將。
那你說說,這凌煙閣,咱們要讓多少人入閣為好?”
程咬金在底下一听這話,下意識地就把雙拳攥緊了。
心里一個勁兒地念叨著,多一點,一定要多一點,可千萬別人數太少了。
要是就十來個人能入閣,那自己肯定是連尾巴都進不去。
要是能整三十六個就好了,說不準自己還能跑到中間去,那可就太有面子了,以後也算是能名垂青史了。
武信略作思忖後,開口說道︰“陛下,不如就定為二十四人吧。”
楊廣听了,心里暗自琢磨著,這二十四人會不會有點少了?
畢竟咱大隋最不缺的就是將領了,而且一個個那都是武德充沛,能征善戰的,立下功勞的人可著實不少。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過轉念一想,似乎也不算少了。
要是人太多了的話,說不定就會混進去幾個功績不怎麼顯著的人。
到時候反而拉低了這凌煙閣的含金量,那可就違背了自己建閣表彰功臣的初衷了。
這麼一想,他又覺得武信說的這個數字好像還挺合適的。
當即,楊廣神色莊重,語氣堅定地便表態道︰
“朕即刻便命人修建凌煙閣,一切都要按照最高的規格來辦。
這凌煙閣,就定下可供二十四人入閣。
此次不光是將領們有機會入閣,那些為大隋出謀劃策、鞠躬盡瘁的文臣們,只要功績足夠卓著,也可進入到閣內。”
楊廣這話一出,朝堂上文臣們的心思也都活絡起來了。
雖說這他們文臣也有了入閣的機會,可大家心里也都明白,相比較這些即將出征東突厥的武將們來說,他們入閣的機會,那可就沒有那麼大了。
畢竟武將們可以在戰場上奮勇殺敵,憑借實打實的戰功來證明自己。
可文臣們想要立下讓人矚目的功績,那可得花費更多的心思,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
不過,即便機會相對小些,但總歸是有了個盼頭。
不少文臣心里想著,可得趕緊抓住這難得的機會,在剩下的日子里努力一把。
要是能在臨死之前入得閣去,那可不光是自己這輩子的榮耀了,後世子孫們臉上那也都有面子,走到哪兒都能被人高看一眼。
喜歡隋唐︰這楊廣能處,有官他是真封請大家收藏︰()隋唐︰這楊廣能處,有官他是真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