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信上前一步,伸手穩穩地將宇文成都攙扶了起來。
隨後,面向楊廣,神色嚴肅且鄭重地說道︰
“陛下,如今臣這唯一的一塊免死金牌已然為了宇文成龍用掉了。
所謂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若這免死之物隨意可得,那律法的威嚴又何在?
臣提議,往後大隋便不再頒發任何免死之物了,也好讓天下人都明白,無論何人犯了錯,都要依法受罰,絕無僥幸逃脫的可能。”
武信心里清楚得很,宇文成龍這次所犯的過錯實在是太大了,大到必須得采取些強硬手段,把天下人所有的嘴都給堵住才行。
畢竟那免死金牌可是楊廣賜給他的,並且是大隋開國以來唯一的一塊,其象征的意義和所具備的份量,那是沒有任何東西能夠與之相比較的。
如今這牌子沒了,正好借著這個機會,徹底把免死金牌這條路給堵死。
往後要是再有人犯了罪,可就沒人能用金牌去救上一命了,如此一來,方能維護國法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楊廣听了武信的話後,緩緩閉上雙眼,陷入了沉思之中。
片刻之後,他睜開眼楮,語氣沉穩地說道︰
“準。
即日起,收回宇文家的國公之位,宇文家的子弟們,全部削去現有的所有官職。
宇文成都降為護衛,至于宇文成龍,死罪雖可免,但活罪難逃,讓他速速回東都接受應有的懲罰。”
宇文述、宇文化及等人听到楊廣這般說,心里頭那一直緊繃著的弦總算是松了一大口氣兒。
他們暗自慶幸,還好只是國公之位沒了罷了,只要家族的人能保住性命,這就比什麼都重要。
最起碼家中的人一個沒死,而且宇文成都還能繼續待在楊廣的身邊,日後或許還有機會重振家族的聲望,總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楊廣最後又掃了一眼依舊跪在地上的宇文述,其實早在宇文述來的時候,他就看出來宇文述已經沒有多少時日了。
本就病入膏肓,身體早已是強弩之末。今日又鬧出這麼一檔子事兒,即便靠著藥物苦苦支撐,恐怕也活不過半月了。
繼續這麼拖著,也不過是多遭些罪罷了。
旋即,楊廣再次開口,語氣變得溫和了些,喚道︰
“宇文老卿家。”
宇文述听到楊廣叫他,緩緩回應道︰
“老臣在。”
“少誠用免死金牌保住了你們宇文一族,可這事兒畢竟影響太大。
如此還不足以堵住天下人的嘴,也壓不住一些心懷不軌之人的野心。
你年事已高,又病入膏肓,已然到了這等境地。
索性,便去了吧。”
楊廣這話並非是要逼著宇文述去自殺,而是出于一番好意。
想給宇文述一個機會,讓他能在離世之前,正名自己,也正名宇文家。
畢竟他可不想讓這位追隨先帝,而後又盡心盡力輔佐自己的老將軍,死後還背負著那等惡名。
宇文述听明白了楊廣的意思,頓時顫抖著身軀,痛哭流涕,聲音沙啞地說道︰
“臣明白陛下的意思,臣,拜謝陛下……
臣,以死謝罪!”
說完,他緩緩轉過頭,看向楊林,眼中滿是訣別的意味,聲音顫抖地說道︰“靠山王,我…… 先走一步,去服侍先帝了……”
楊林雖然平日里記恨宇文化及,可對宇文述倒並沒有什麼惡意。
想當年,大隋一路走來,宇文述的身影始終相伴左右。
他們這些大隋的老將,為了江山社稷,付出了太多太多,如今卻也終究是要一個個先後離去了,心中不免涌起一陣悲涼。
“你先走…… 我再多撐些時日,便去尋你們。”
楊林看著宇文述,眼中滿是不舍與感慨。
又下意識地看了看武信,還有懷里抱著的武瀾,心中還惦記著武濁。
自己的孫子、重孫兒,都是他割舍不下的牽掛,所以他還得在這世上再多留些日子。
宇文述最後又看了一眼武信,眼中滿是感激之色,仿佛在說,多虧了王爺的大恩,這才保住了宇文家。
這一口氣他撐了許久,如今總算是可以放下了,心里的那塊大石頭也落了地。
下一刻,他便如同那被風吹滅的蠟燭一般,身軀緩緩向後倒了下去,沒了氣息。
緊接著,楊廣見狀,立刻宣布道︰
“厚葬。追贈司徒、尚書令、十郡太守,謚號為‘恭’?。”
宇文化及、宇文成都趕忙伏地拜謝,心中對楊廣此舉充滿了感激。
宇文成龍這次自己作死,卻靠著武信的一塊免死金牌,還有宇文述的一條老命,總算是被從鬼門關給拉了回來。
宇文家也算是躲過了這一場滅頂之災,只是經此一事,家族已然元氣大傷,往後想要恢復往日的榮光,那可得費上一番功夫了。
楊廣命人將宇文家的人妥善送走後,站在原地,臉上略帶疲憊之色,略微嘆了口氣兒。
隨後目光轉向武信,帶著幾分惋惜地說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宇文成龍這小子,雖說這次犯了大錯,可不得不承認,他的確是個人才。
就這麼不能再用他了,著實有些可惜了。
少誠,你向來眼光獨到,識人很準,你給朕推薦一個能代替宇文成龍,去甦毗那邊繼續操持相關事務的人吧。”
武信听了楊廣的話,未有任何猶豫,仿佛心中早有合適人選一般,當即便神色篤定地說道︰
“陛下,臣推薦來護兒父子。”
如今登州之地已然安定下來了,唐壁那一邊也沒有什麼謀反的意圖,而且量他也不敢反叛。
如此一來,來護兒繼續待在那里,也就沒了太大的意義了。
倒不如讓這身為四猛之一的來護兒去戰場上再歷練一番,憑借他的本事和經驗,定能在甦毗那邊有所作為。
楊廣听完武信的舉薦,連考慮的心思都沒有,直接就點頭應允了。
畢竟過往的經歷已經充分證明了,武信看人的眼光那是相當的準。
就說之前的楊義臣、麥鐵杖、尚師徒等人吧,那可都是武信所推薦的。
這三人到了各自所在的地方之後,皆是有了一定的建樹,為大隋的穩定和發展貢獻了不小的力量。
所以對于武信這次推薦的來護兒,既然是武信說可用,那就肯定錯不了。
無需多做考量了,便召集來護兒父子回東都,前往甦毗去接手宇文成龍留下的那些事務了。
喜歡隋唐︰這楊廣能處,有官他是真封請大家收藏︰()隋唐︰這楊廣能處,有官他是真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