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像滅吐谷渾,高句麗那般滅了東突厥,我大隋再也不懼邊患之憂。”
自古以來,北邊匈奴、鮮卑、柔然、突厥不絕,歷代王朝皆受其影響。
倘若大隋能將其徹底平定,定會被記載至史冊。
楊林只感嘆體衰年老,若年輕之時,定然率兵征征討。
好在他還有個孫子武信,重孫兒武濁。
爹打不完就兒子打,憑借大隋的國力,只要日後登基的皇帝不是敗家玩意兒,早晚把這東突厥給耗死。
“少誠,當初朕夢到的三只惡虎已去其二,這最後一只還得交給你。”
楊廣一臉期待的盯著武信,對了,還有宇文化及的二兒子。
這小子心黑手毒,讓他和武信一起出馬,保準讓東突厥哭爹喊娘。
尤其是一些影響武信正面名譽的事,可以全都交給宇文成龍。
雖說有些不道德了點,但誰讓武信是他的女婿,保護的好一點,讓他以後記載的名聲好听一點有錯嗎?
何況宇文成龍那個小子,哪里有半分道德。
名聲已經臭了,再臭也臭不到哪里去。
“請陛下放心,東突厥猖狂不了多久了。”
武信也早就盤算著去打東突厥,一直沒去不是打不過,而是暫時沒必要。
有李淵在前邊頂著,這對于大隋來說是一道屏障。
倘若李淵放東突厥南下,甚至是與其聯合,這就是給他們一個滅了李家的機會。
他現在不怕李家起勢,就怕李家沒動作。
“百日宴也快到了,朕給濁兒,瀾兒再送些什麼好呢。”
楊廣擺弄著手里的佛珠手串,他身為天下共主,要什麼有什麼。
可面臨選擇的時候,卻讓他有些難以抉擇。
之前要將倭島的金山送給兩個孩子,但他覺得有些俗了。
“陛下,對于佛教您怎麼看?”
武信也盯著楊廣的手串,目前來看種子的效果非常好,根本不用過多時間去檢驗了。
只需要把一些種植成長時間快的種子,交給周邊的百姓即可。
到時候他便可以進行造神,上天眷顧大隋,賜予從未出現的種子,且收成極高無比。
一旦百姓的信仰出現動搖,便能削減佛教的影響。
更甚至是按照原來的計劃,一刀切。
“不喜,但無可奈何。”
楊廣將佛珠手串放下,禮佛這種事不止是百姓干,他也干。
這其中緣由很多,他信佛嗎?
未必信,佛教徒皆慈悲之心,他哪有半分。
可以不信,但必須去做。
只有這樣,百姓心中與他的精神寄托相通,使得雙方在精神層面上,能達到一種和諧統一。
對于佛道日漸強盛,佔據的田地,還不用上繳賦稅,他何嘗不氣。
既然選擇了與百姓相同的精神寄托,他豈能胡亂去更改。
“陛下,倘若臣想滅佛,您覺得可行嗎?”
武信之前的決定從未和楊廣商量,這是頭一次提起。
此話一出,楊廣,楊林皆對視一眼。
二人眼中的震驚,足以說明他們心中所想。
武信,膽子實在太大了。
“若滅了佛教,百姓沒了寄托,可是會大亂的。”
楊廣深知佛教的存在極為重要。
這是為了滿足政治需求,統治階級推崇佛教至高位,融合佛、儒、道為道德標準。
此標準既約束統治者,亦規範百姓,從而確立了三綱五常的社會秩序。
冒然將這秩序打亂,其後果可想而知。
“陛下,臣會給百姓一個新的寄托,百日宴過後您便會看到。”
武信算了一下時間,用不了多久了。
到時候他的種植成果,全都展現給楊廣。
百姓除了寄托之外,更多的是能吃飽,穿的暖。
而他所創造的那個寄托,便能讓其吃飽,穿暖。
“朕等著這一刻。”
楊廣拿起佛珠手串,用力一扯,佛珠散落,滾的到處都是。
他對于武信的話篤信無比,就算武信說自己不是這個時代人,他都相信。
畢竟,武信是天上來的。
距離百日宴還有一段日子,楊林打算給重孫兒過完再走,這些時日一直住在府中。
武信時不時去自己的果園里蹲著,更多的時間則是待在府內的小校場。
除了他以外,裴元慶,姜松等人皆未缺席。
鰲魚跟著人去瓦崗寨,結果繞了大遠路,好在又自己找了回來。
“侯爺,幫我也看看唄。”裴元慶纏著武信。
就在方才,他親眼看到武信只讓尤俊達耍了一通托天叉,便指出其缺點。
改正過後,尤俊達這叉子使得都讓人眼前一亮。
“你的錘子到頭了?”
武信記得之前程咬金教過裴元慶,想要將三十六斧融合成三十六錘。
兩個人一個敢教,一個敢學,也不知道裴元慶練的如何了。
“到頭了。”
裴元慶上次和姜松切磋,便感覺已經到了瓶頸。
“好,你先來一套。”
武信給自己倒了一碗水,看著裴元慶操練起來。
盡管裴元慶的錘法施展得迅疾如風,令人目不暇接。
但在武信與姜松這兩位高手的眼中,卻顯得異常緩慢,每一個動作都盡收眼底。
裴元慶的一套錘法施展完畢,姜松已敏銳地捕捉到了其中的些許瑕疵。
他深知,若裴元慶能再多打幾次,自己定能發現更多可以精進之處。
“侯爺,您覺得如何?”
裴元慶放下手中的雙錘,心中激動無比。
他能否成為大隋第二猛士,全賴武信的指點。
一旦學成,他誓要與宇文成都一較高下,奪回那枚銀牌。
“看仔細了,我只教一遍。”
武信接過裴元慶的雙錘,閉目凝神,仿佛在腦海中勾勒出一幅幅錘法演變的畫面。
一個小人兒在他腦海中翩翩起舞,手中雙錘翻飛,將原有的錘法瑕疵一一彌補。
片刻之後,武信猛然睜開眼,手中的雙錘仿佛有了生命,隨著他的意志舞動。
起初,裴元慶還能勉強跟上節奏,但隨著武信錘法的突然轉變,他頓時感到眼花繚亂。
更令裴元慶驚訝的是,那些他原本認為無用的招式,在武信的演繹下竟變得異常實用,每一招每一式都蘊含著深邃的武學奧義。
喜歡隋唐︰這楊廣能處,有官他是真封請大家收藏︰()隋唐︰這楊廣能處,有官他是真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