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依你之意,東征,是去不成了?”
楊廣听了武信的話,沉思片刻後說道。
“去的成,萬事皆有緩,不急于一時。”
為了天下百姓,為了大隋,武信知道自己該出來勸說一下了。
若是真按照楊廣這般發展,用不了多久,大隋就該崩了。
緩慢一點,或許不會崩的那麼快。
倘若勸說無用,他也算是盡人事,听天命了。
“你所說不錯,朕實在有些急了,征討高句麗之前,朕想要前往西域一遭。”
楊廣思慮片刻,此事可緩。
如今大隋橫掃百國猛士,從上到下士氣皆盛。
西域之行,彰顯大隋國威,勢在必得。
“臣無異議。”
武信能做的都做了,他不是楊廣的爹,也不是親兒子,不可能事事都听他的。
西巡,總比東征要好上許多。
這期間他們為征討高句麗做的準備多一些,到時候也不必那般大費周章。
“西巡定在大業五年,屆時,你陪同于朕。”
楊廣拿出筆,在西域上畫了一個大圈。
先前他派遣人與鐵勒聯合,擊敗了吐谷渾,大隋兵馬撤離。
可後來吐谷渾主再度出兵,奪回了失地,時常派人阻攔隋朝與西域往來。
想要徹底打通絲綢之路,唯有把吐谷渾徹底剿滅。
“是。”
武信應聲,大業五年,也就是明年了。
這期間他還得去往登州一遭,盡快把丟失的皇杠給找回來。
順帶看看能否收了程咬金,與單雄信也聯絡上。
單單是一個鰲魚太子不夠,他必須盡快為大隋招攬人才。
“朕想大力推舉科舉,順帶完善,改革其制度,你看如何?”
楊廣拿出關于科舉的記載,將其交給了武信。
削弱世家不單單是要從財力,人力入手。
利用科舉提拔人才,也是對他們的一種削弱。
先前他推行科舉,是試探性的,並未徹底放手去做。
而關于科舉之事,他從未與他人商議過,這是獨屬于他自己的秘密。
朝內的官員,哪一個不是世家門閥,他實在不敢說。
世家門閥都反對他大力推行科舉,那是因為動了世家門閥的利益。
他需要除了世家門閥以外的力量,來與他並肩而立,支持于他。
武信不同,家中只剩下一人,無利益可動,這也是他信任,培養武信的原因之一。
打開記載的書籍,武信眉頭始終沒有松動過。
大力推行科舉是好事,可他在這記載中發現了諸多缺陷。
首先推舉人才這一項,需要五品官員推薦。
試問,能成為五品官員的人,哪一個不是世家門閥出身?
單單是這一項,人才幾乎是已經被世家門閥壟斷。
最後的結果便是因為科舉入仕的人,反倒是罵楊廣最狠的那一批人。
一想到這個,他都覺得十分憋屈。
武信缺點很多,優點只有一個,直來直去,他當即說道︰“恕臣直言,陛下的記載中有諸多不妥之處。”
“細細道來。”
楊廣挑了挑眉,混小子又有自己的見地。
那他可要仔細听上一听了,若是說的不錯,他好及時更改。
“陛下只大力推舉科舉並無用處,因五品官員限制,人才依舊來自世家,仍然不會取自底層。”
說好听點是改革,說不好听點是九品中正制換了個名字。
像這種換湯不換藥的行為,做再多也無用。
楊廣目光沉了沉,所言有理。
武信又開口道︰“依臣的愚見,陛下應當加大國學規模,將目光鎖定在寒門,百姓身上,讓各地增加學員。”
“做了這些仍不夠,還要解除五品官員推薦制度。”
“而科舉舞弊之風盛行,陛下應當也清楚,若想破除舞弊之風,當開殿試,以此來讓世家門閥之外的人入仕。”
武信侃侃而談,楊廣听的頻頻點頭。
的確,這些他也有考慮過,只是脈絡並不清晰。
如今武信再提起,他徹底的理清楚了。
“少誠,朕實在不知道說些什麼好了!”
楊廣一把抓住武信的手,本以為自己得了個天下無敵的猛將。
原來不止如此,這猛將還有心思如此細膩的一面。
即便舍去了這身武藝,行走在朝堂,也是治世之能臣啊。
難以想象,真的有人能夠如此文武雙全。
最重要的是此等人才,卻為他所用,實在是上天眷顧。
得武信相助,是大隋之幸,是他楊廣之萬幸!
“陛下,臣沒有龍陽之好……”
武信抽出手來,往後挪動了下腳步。
“哈哈哈,去你的!”
楊廣有些嫌棄的擺了擺手,高興的大笑不止。
他難道就有龍陽之好嗎,混小子實在不正經。
“你提出的科舉改革很合朕意,不過這般做等于砸了世家門閥的鍋,他們可能會遷怒于你。”
楊廣只想著利了,卻忘了此舉武信會得罪世家門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陛下,臣若是怕他們,又豈會說出這些話?”
武信絲毫不在乎什麼世家門閥,能怎麼他啊?
罵他?
無所謂,又不會掉層皮。
打他?
來嘛,試試誰的拳頭硬。
“你我一個不怕得罪天下人,一個不怕得罪世家門閥,絕配。”
“京都事情已平,你擊敗了百國猛士,去往登州給老皇叔報個喜訊吧。”
楊廣都快忘了武信是客居于此,還要回到楊林身旁的。
不過麼,現在回不去了。
如此人才,當留在他的身邊。
“臣也正有此意。”
武信來此就有辭行的想法,這下省了他許多的事。
“對了,皇杠之事讓老皇叔加快進度。”
楊廣心心念念,始終無法忘記此事。
擴寬運河要錢,修建長城也要錢。
若不是處處要錢,他豈能去壓榨自己的老皇叔。
四十八萬兩的皇杠,數量不小了,暫時能解了燃眉之急。
“是,臣定不會忘。”
“嗯,這是朕給你的神武將軍官印,與天寶將軍同級,去與老皇叔顯擺一番。”
楊廣取出一個錦盒,將其扔到了武信的懷里。
“好。”
武信打開錦盒看了一眼,隨後放在了繡袍之中。
楊廣舒展了下身軀,率先離開宮殿。
今日召見武信,聊了這麼一會兒,就幫他解決了極多的麻煩。
他走起路來都輕飄飄的,身上的重擔似乎也少了許多。
“信侯,慢行。”
出了殿門,宇文成都叫住了想要離開的武信。
武信駐足,問道︰“天寶將軍,有何事指教?”
“特來謝過信侯昨日在陛下面前提及在下。”
“不必言謝,這些都是將軍應得的。”武信恍然大悟,叫住他原來是為了這件事。
他不過是做個順水人情罷了,畢竟朝堂不是打打殺殺,是人情世故。
他厭惡宇文化及,不代表厭惡宇文成都。
至少在當前,宇文成都未招惹他,也未做出什麼讓他感到厭惡的事情。
喜歡隋唐︰這楊廣能處,有官他是真封請大家收藏︰()隋唐︰這楊廣能處,有官他是真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