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周英東說她們兩個可以去考個編制的時候,肖佳就稍稍有點動心了。
若是能考上個編制,那可就太好了。
對于很多人來說,考編制,那就是終極目標了。
而且,這話還是從一位市局局長嘴里說出來的。
考編制最大的難關在哪里?
不在于考,而在于選。
考過了沒用,關鍵得看人家選不選你。
至于怎麼選,那就有說道了。
反正肖佳自認,她就算是考過了,也選不上的。
但是現在,市局局長發話了,這也就意味著,選的這一關,應該能過了。
肖佳自然就有些激動了。
可隨後,楊文松就給拒絕了。
肖佳心中有點小失落。
但她也能理解。
運作這種事,楊文松肯定得花費不小的代價,非親非故的,人家憑什麼幫她運作。
何況,就算是選的這一關過了,可還有考的那一關呢。
肖佳一個普通本科出來的,又是畢業好幾年了,考的這一關她都不一定能過去。
還是別想太多了,能有個普普通通的工作,就可以了。
薛曉芸也說道︰“我們沒什麼想法,能有個班上就可以了。我跟肖佳都不是什麼名牌大學出來的,我也就會做個財務記賬,肖佳也只是會做點行政管理之類的,都沒有什麼大能力,你就是給我們安排個好工作,我們也勝任不了,反倒是耽誤事。”
肖佳跟著點頭。
楊文松笑了一下,說道︰“我肯定得根據你們的情況來給你們安排工作,我要是一上來就給你們安排個經理、老總的崗位,你們也確實勝任不了。現在有這麼幾個選擇,你們兩個都考慮一下,一個是去銀行,這個不用說了,待遇什麼的,也還算湊合吧,以後就是踏踏實實的干著,運氣好的話呢,能往上升個一兩級,說不定還能升到個支行長的位置。”
肖佳又心動了。
還真能進銀行啊?
那可就太好了。
如果將她心目中的完美工作排個次序的話,考編制是第一位,銀行、國企這些,絕對是第二位了。
那真的是人人羨慕的工作啊。
家里人要是知道她進了銀行,在村里走路都得昂首挺胸的了。
肖佳很想跟楊文松說,不用再說其他的了,銀行就挺好的了,我們就去銀行。
只是這話真輪不到她說。
肖佳也只能將希冀的目光投向薛曉芸。
但薛曉芸仿佛一點都不為所動,一聲不吭,也不表態。
把個肖佳急得啊。
旁邊老媽說道︰“我覺得去銀行挺好的,那個苗行長不止一次的跟我們說,家里要是有親戚朋友找工作,直接跟他說,他給安排,左兒那個表妹不就是人家安排的嗎?”
楊文松一听這話,看向王左兒。
王左兒忙說道︰“這事我還沒跟你說,是我姨家的表妹,畢業之後找不到工作,正好那天苗行長跟我爸媽說起這事,我媽提了一嘴,苗行長就幫我表妹安排進了他們銀行。”
楊文松說道︰“這事怎麼不跟我說呢?你的表妹,就是我的表妹,我得給苗永慶打個招呼,讓她好好照顧一下啊。”
王左兒說道︰“也不是什麼大事,哪還用得著你親自打招呼啊。而且,人家苗行長已經很照顧我表妹了,我找個時間還得去謝謝人家苗行長呢。”
楊文松說道︰“謝啥,他也算是沾了咱們天大的光了,讓他安排幾個人,他得麻溜的,而且還得給我照顧好了,照顧不好我都不答應的。”
然後又對薛曉芸和肖佳說道︰“你倆去銀行呢,就是一句話的事,現在跟我們合作的這家國信銀行,我們算是他最大的客戶了,光靠我們這一家,他們一個支行的業績,在全國都是數一數二的,我讓他安排幾個人,根本就不算什麼事,你倆可以考慮一下。”
薛曉芸還是不說話。
肖佳都快急死了。
楊文松又繼續說道︰“還有一個選擇,是去大學。”
听了這話,肖佳愣了一下。
去大學?
去大學干什麼?
正疑惑著,楊文松說道︰“我們下一步呢,準備跟雲大、雲科大等幾所高校,合作建一個大學城,急需人手,現在各個高校呢,也都在積極儲備相關的工作人員,你倆要是願意,我也可以安排你們去雲大。”
肖佳簡直都不敢相信了。
之前,她心目中的好工作排行,考編制第一位,第二位的就是銀行、國企等。
但那是因為她從來就沒考慮過大學。
她想當然的就覺得自己沒那個資格。
大學,尤其是雲大這種全國排名前二十的大學,能進里邊工作的,那不都是教授啊?
她一個普通本科,哪有那個資格。
所以她從來就沒考慮過大學。
薛曉芸也問了句︰“我們兩個,還能進大學?大學里不都得是研究生、博士嗎?”
楊東笑了,說道︰“又不是讓你們兩個去當教授的,大學里,還有很多普通的工作崗位,像後勤、財務等,工資不算太高,也就七八千到萬八千左右吧,但是福利好,工作輕松,假期多,不像銀行又那麼重的任務壓力。我覺得你們兩個還是挺合適的,一個做財務,一個做後勤管理。要是願意,我可以給學校那邊說一聲,放心,不費多大的事,一個電話搞定,學校那邊還得麻溜的,畢竟他們還指望著我出錢給他們建大學城呢。”
肖佳又一次心動了。
若真是能去大學里工作,那可比在銀行好多了啊。
銀行每年都有各種的任務指標,壓力也挺大的。
大學里就輕松多了。
關鍵是,在大學里上班,說出去比在銀行上班還有面子呢。
肖佳又一次看向薛曉芸。
只是,讓她失望的是,薛曉芸依舊是無動于衷。
肖佳都快無語了。
薛曉芸到底在想啥啊?
銀行,沒反應,大學,還沒反應。
難道還真想再去找個小公司,每個月拿那三千五千的工資,還得天天挨老板的訓才滿意?
有點太矯情了吧?
她知道薛曉芸大概是不想欠楊文松太多的人情。
她跟薛曉芸一起住了這麼長時間,還是了解薛曉芸的性格的。
就是不喜歡麻煩人。
很多時候,薛曉芸都是寧可自己吃點虧,也絕不佔別人的便宜。
別人要是幫她點什麼忙,她會一直記在心里,找機會還回去。
有時候,肖佳也挺無語的。
跟薛曉芸相反,肖佳就覺得,朋友之間,互相幫助一下,很正常,也不存在誰欠誰的問題。
誰都有個難的時候,對不對?
自己難的時候,別人搭把手,幫一把,把人情記在心里,等別人有難處了,自己再幫別人。
反正就是互幫互助,也沒必要算的那麼清楚,別人幫你一次,你就非得幫別人一次?別人幫你兩次,你也非得幫別人兩次?幫一次就覺得是虧欠?
肖佳就整天說薛曉芸,干財務都干出職業病來了,啥都要記賬。
朋友之間,有些賬沒必要算的太清楚,算的太清楚,反而會有些見外。
但薛曉芸根本不听她的,就是不願意欠別人人情。
現在看她這個樣子,估計也是不願意欠楊文松的人情。
老媽這時說道︰“我覺得去學校挺好的,掙得不少,每年還有假期,比銀行好多了。上次苗行長就說,銀行那工作啊,太累了,天天早起晚歸,周末還得加班,然後還有什麼任務指標,反正就是外面看著好,那工作不是人干的,你們別去銀行,還是去學校里吧。”
楊文松說道︰“反正就是各有利弊吧,在銀行的前途要比學校里好,學校基本上是沒啥前途的,不是學術崗,頂了天也就干到個後勤主管、財務主管,在銀行干得好,好歹能干到個行長啥的,年薪幾百萬不是事。總之就是呢,你想輕松悠閑,就去學校,你想努力拼博一把,可以去銀行。除了這兩個之外呢,還有幾個選擇,一個是去國外。鄒薇她們那個華鼎基金,現在正在積極的拓展海外業務,鄒薇現在跟著她們老總跑這塊業務,未來很有可能成為劃定海外業務的負責人,你們願意的話,可以去鄒薇那邊,辦公地點暫定是在南港,未來有可能去歐洲或者是美國。這一塊要是做好了,那你們兩個將來也有可能成為華鼎的區域老總,年薪千萬不叫事,但是呢,風險也很大,最主要的一個就是,華鼎的這個海外業務能做成什麼樣,誰也說不準,萬一要是干黃了,那你們就只能再找工作了。還有一個選擇就是,去高新區醫療產業中心,現在這個中心項目剛剛開始啟動,急缺人手,你們現在去,那就是元老級別的了,而且,你們兩個也算是咱們自己人,信得過,很多工作可以放心的交給你們去處理。待遇方面呢,肯定是比銀行和學校要好得多,但是同樣,由于中心剛剛啟動,有太多的工作需要去處理了,工作任務會很重,你們要好好考慮一下。”
在楊文松說華鼎的時候,肖佳還不是太動心。
她知道華鼎,國內數一數二的基金公司,她還買了點華鼎的基金呢,收益不錯。
但是,一听到要去境外工作,肖佳這心里還是有點發怵的。
就她那點可憐的英語水平,去了國外,連句話都說不清楚,還怎麼工作?
而且,她也不想去離家太遠的地方工作。
所以這個選項,肖佳直接就給排除掉了。
而當楊文松又說到高新區醫療產業中心的時候,肖佳是徹底驚呆了。
在雲城,誰不知道高新區的醫療產業中心啊。
據說光投資就上千億了,也不知道真假。
反正,肖佳從那邊路過,那個中心項目,看著倒是很宏偉壯觀。
這還不是最讓肖佳震驚的。
真正讓她震驚的是,她知道楊文松是誰了。
就是那個醫療產業中心項目的幕後大老板,號稱雲城股神的那位。
說起來,她也是偶然听同事們聊起這事。
在同事們嘴里,楊文松可是充滿了傳奇色彩。
白手起家,如火箭般崛起,拿出上千億來投資建了一座醫療產業中心,只為救治身患絕癥的女朋友。
幾個女同事在說到這事的時候,眼里都是冒著光的。
只是當時肖佳也沒有認真听,沒注意到楊文松的名字。
而現在,楊文松說到醫療產業中心的時候,分明就是在說他自己的項目,肖佳一下子就聯想起來了。
如果楊文松真的是那位股神,千億富豪,那可真的是太令人震驚了。
肖佳就這麼目瞪口呆的看著楊文松,大腦都一片空白了。
下意識的就問了句︰“你不會就是那個股神吧?”
楊文松一怔,繼而就明白了,肖佳肯定是還不知道自己是誰,薛曉芸看樣子並沒有跟她說。
楊文松就微微一笑,說道︰“股神談不上,就是自己胡亂做幾筆交易罷了。”
周英東則是說道︰“你不會是還不知道楊總是干啥的吧?”
肖佳說道︰“曉芸從來沒跟我說過,只說是楊東的大哥,跟曉芸也是同學,現在就自己做股票,我哪里能想到,曉芸嘴里的那個自己做股票的大哥,竟然就是名震整個雲城的股神,天啊,我不會是在做夢吧?曉芸你也真是的,你認識這樣一位大名人,竟然都不跟我說,瞞得我好苦啊。”
薛曉芸說道︰“我要是到處跟人說我認識楊文松,那別人還不知道怎麼看我呢。”
肖佳說道︰“怎麼看你?肯定得仰著頭看你啊。你要是早說你認識楊文松,不說別的,咱們老板就得把你供起來,哪里還敢罵你啊。”
楊文松說道︰“肖佳說得對,曉芸,就算是拋開東子的關系,咱們也是老同學啊,你只要跟人說一聲跟我是同學,那別人都得高看你一眼。你倒好,愣是一聲不吭,讓我說你什麼好。在這方面,你真得跟其他同學好好學習,你像鄒麗萍她們那幾個,生怕別人不知道她們跟我是同學似的,到處跟人宣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