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東旭從來沒有準備過這玩意,這一點,他還不如劉海中呢,劉海中都隨時注備著著一份匯報草稿。賈東旭五三年之前也準備過,畢竟那個時候,他還需要在學習會上主動發言,廠里也會主動組織听取他們這些儲備干部的匯報。但是從五四年,廠里經歷了三批儲備干部轉正都沒有賈東旭之後,他自然就被邊緣化了,他那點功勞,真的吃不了一輩子。資源不會朝他傾斜了,要知道,能向上級或者自己的同事進行思想匯報,這是一種很重要的政治資源。
    用不到了,他自然也就懈怠了,我都能看出來,副科長主動打斷他之後,也是舒了一口氣。一方面是不用再听這種沒營養的車 轆話了,另一方面則是不用考慮賈東旭理論基礎扎實,只是實操不行的問題了。這一次,勞資科通知他,就是要取消他的儲備干部身份,賈東旭這一次匯報的再成功,這個結局都是固定的,因為,勞資科收到的舉報信,和意見信,已經堆滿了一抽屜了。
    但是如果他的匯報非常成功的話,有些話還是不怎麼好說的,到時候只能說,他思想沒有落實到行動上之類的,現在賈東旭的思想認知出現了嚴重不到位的情況,那就什麼也不用說了,直接就是思想出了大問題,廠里要考慮他的定位和處分問題,讓他回去等通知。實際上到這個時候,賈東旭都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回去易中海問他怎麼回事的時候,他的回復依然是,這一次的轉正又沒戲了,他依然以為這一次是一次轉正談話。
    結果,下午下班之前,廠里處理結果就出來了,賈東旭還用不到廠里領導聚到一起開個會討論一下,勞資科內部討論一下,科長簽字,然後告訴組織科一聲,組織科不反對就行了,實際上以組織科的工作狀態,他們知不知道廠里有賈東旭這個人都是兩說,有什麼好反對的。勞資科通訊員,把賈東旭免除儲備干部身份的通知直接發到了賈東旭手里,這事就完了,儲備干部轉正,需要廣而告之,甚至公示一下,而免除,自己知道就行,留點面子。
    接到這份書面通知,賈東旭的天塌了,整個人都迷迷瞪瞪的,易中海也看到了,大概是也以為,就是賈東旭沒有轉正的通知,還過來拍了拍賈東旭的肩膀,安慰他,轉不了正也不要緊,當工人也沒什麼不好的,等級起來了,不比當干部差,以後等他老了,還能讓孫子繼承工位,進廠上班,這可是干部都沒有的好事。
    這倒也是事實,五七年才有的接班制度,之前是沒有的,一方面是促進產業工人結構調整,另一方面是盡量提高年輕人就業,最後也是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落實工人是工廠的主人這一原則性問題,推出的接班制度。工人是工廠的主人,主人權利具體體現就是這個工位,工位的繼承也代表了主人權利的繼承。所以繼承工位是一個僅限于工人的特權,其它職業都沒有這個權利,包括醫生和教師,干部自然也沒有。
    但是凡事都是有代價的,工人可以接班,那麼自然的退休之後的待遇,就會有所下降。相同單位,工人的退休待遇比其他人低百分之十五左右,在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八十之間波動,低于其他崗位的百分之四十五到百分之九十五。但是大家也不是傻子,高退休待遇,就只能持續到自己死,而一個工位可是能代代相傳的,雖然後面一個下崗和自主就業就搞沒了,但是這時候可不知道啊。誰好誰壞,大家也能分的很清楚,要是在算上工資發放標準,那差距可就更大了。
    工人是日薪月記,大家的工作時長或許是單休,或者根本沒有休息,但是工資可是嚴格按照雙休算的。除自願加班之外,每個工人只要每個月上滿二十二天半的班,每天工作八個小時,就能領到一個月的工資,剩下的工作時間,全都算加班,可以拿到相對比較高的加班費。而行政後勤是月薪月記,也就說,你一個月是多少錢,就是多少錢,天天加班,也不會多給你錢,要是有正當理由,天天不上班,也不會扣你錢。工轉干,要是沒有明顯的工資提升,以及很明確的晉升渠道,絕大部分人是不同意的,劉海中那真是例外。
    賈東旭得到了易中海的安慰,好轉了不少,但是他這是裝的,他被免除了儲備干部身份的事,他誰也沒說,回到家說的也是,這一次談話又失敗了消息。但是他這個人有點自暴自棄的意思,有很多事情,當初因為儲備干部的限制,不好干,比如賭博,但是現在這個約束沒有了,他的墮落速度出奇的快,連出去玩的借口都是,他要去學習,爭取早日轉正,家里也都信以為真,完全沒當回事。
    當然他耍錢玩的也不大,畢竟他還知道全家人指望他自己吃飯呢,而且他也不是參與賭局,就是工友下班之後聚到一起玩玩。就算他想玩大了,他的工友也不允許啊。目前還處于整體可控的狀態,大家玩錢有輸有贏,還屬于娛樂,不至于出老千或者干什麼的,他每個月往家里拿的錢,基本保持不變,所以大家誰也沒有發現。
    就連易中海也沒有發現這個問題,只是覺得賈東旭回家越來越晚了,還以為這一次沒能轉正,對他打擊太大,學習太玩命呢,還勸他悠著點,說真的易中海這個師傅除了不教真東西,也挺合格的。當然這也和賈東旭不學有關系,之前他是儲備干部,不知道哪天就成了技術管理人員了,不當工人了,學不學的不打緊,現在一門心思放到玩錢上了,連自家第二個孩子小當出生,他都沒怎麼上心,更別說學手藝了。
    至于說賈家太子爺,棒梗,說他是盜聖真有點抬舉他了,他這個時候已經開始偷東西了,但是他只偷何雨柱家里的,偷的主要東西就是花生。偷出來找個地方吃了,誰也沒有發現,何雨柱就算是發現了,一方面愛屋及烏,他秦姐的兒子,跟他兒子有什麼區別,吃他點花生咋了,他又沒花錢。另一方面,這些花生來路不正,他還真的不敢張揚。
    花生在這個時候那屬于特別緊俏物質,除結婚之外,一家人一年定量供應半斤,年底的時候發,到不用花錢,但是平時根本買不到。所謂的黑市也沒得賣,利潤太低,風險太大,又不能跟糧食似的,一下子偷出幾百幾千斤來,仨瓜倆棗的犯不上把腦袋別到褲腰帶上。
    說到黑市,還得提一嘴婁半城,婁半城有一支實力不錯的走私團隊,我們的海軍,船又小又少,說不上是有海無防,也好不了多少,光軍事任務,那都忙不過來,打擊走私這種事,很多時候只能依靠岸上的人,但是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往國內走私東西,最大的風險並不來自國內,而是來自周邊對我們的封鎖,很多東西,根本運不進來。
    但是人家婁半城有辦法,在合營之後,徹底失去了權柄,心有不甘之下,他又和東洋以及島上取得了聯系,用幫他們往國內捎帶東西為代價,換取對他走私船只的放行,當然他走私的東西,人家還巴不得他往里運呢。走私的贓物,就是通過所謂的黑市銷贓。而他走私進來的東西,有很多煙土,軍火之類的東西,這也是黑市上緊俏貨色。當然,他也不會空船離開,他也會從黑市或者土夫子那里收一些盜墓財寶,運出去,換取利潤。這些東西,加上孩子,就是黑市上最重要的商品。
    至于糧食,那得是大宗交易,黑市上也不常見,基本都是有人貪墨的,或者偷出來的贓物,利用黑市銷贓,小打小鬧的人家也看不上,因為銷贓嗎,很多時候,價格居然比正常憑票購買還要便宜,而且購買的人,也絕大多數都不怎麼見得光。所以別再說黑市填不了市場空白,方便了群眾了,就跟黑幫永遠不能發揮國家職能一樣,他們的存在,本身就是在侵犯百姓的利益。
    婁半城玩的這麼花,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就是有人給他的諾言沒有兌現,早在五一年的時候,婁半城在和駐廠辦的權力爭奪中敗下陣來,婁半城第一次閑賦在家,這個時候有人在未來總路線還沒有確定的時候,就把他們聚到一起開了一個會,內容也很簡單,就是安撫他們,這時候的勝敗是一時的,未來發展還需要他們,他們才是發展工商業的中流砥柱,甚至給了他們承諾,到時候,這些工廠的管理權最終還會回到他們手里。結果大家都知道,合營了。
    另外就是,外面有勢力綁架了婁半城的兒子,就是那個被他早早地送到農村的孩子,人雖然被換了,但是婁半城不知道啊,他的兒子可以過不上好日子,但是他婁家的香火必須傳承下去。另外就是,他平安落地,沒有人追究的原因是他只是當初給小鬼子組織過生產,但是他當初可是迫害過秘密戰線上的工作人員的,要是這些消息爆出來,他可能想死都難了。而這種事只要上了船,想要再下去,那可就難了。
    黑市上沒有花生,那何雨柱的花生哪里來的還用說嗎,軋鋼廠有秩序的腐敗,從這個時候已經開始了。廠里這群領導,從國家手里搞到花生,給何雨柱一定的好處,讓何雨柱給他秘密處理好了,何雨柱也借助這個機會,從中中飽私囊,可以說這條線,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誰也不會說,就連棒梗也知道,偷東西是不對的,也只會偷偷的吃,不會去告訴張小花和秦淮茹。
    至于賈家的其他人,都挺安分的,張小花除了對秦淮茹第二個孩子是個女兒,略有微詞,不怎麼待見這個孫女之外,別的也沒有什麼毛病,憑借自己手藝,能賺一分是一分,反而是秦淮茹對現有的生活不怎麼滿意,畢竟她嫁給賈東旭有很大成分就是賈東旭會當官,但是結婚六七年了,孩子都生了倆了,當官的事八字還沒有一撇呢,不過幸好還有整個大院的房子做托底,讓她不至于鬧起來。當然,她也不敢鬧,以她現在的情況,她要是鬧起來,下場絕對比現在還慘。再加上,賈東旭和張小花對她也沒說的,她也比一般兒媳婦舒服,自然也不會鬧。賈家真不愧是和睦家庭。
    有一說一,何雨柱這人,謀求進步的決心可一點都不比劉海中差,上面提出來一個說法,要豐富職工的業余生活,讓大家在工作和家庭之外還應該有屬于自己的興趣愛好,廠里成立了工人俱樂部,所有的職工憑借個人興趣參與,工會和俱樂部也會定期組織大家參加活動,有的時候是比賽,有的時候交流展覽,說真的,要是能在這種活動中得到一個第一,比拿一個月度生產標兵含金量都高。
    很多工人選擇唱歌唱戲,書法,繪畫,棋類一般選擇象棋,圍棋在工人群體里面受眾不多,但是很多干部喜歡這個,另外一個比較受歡迎的是橋牌。選擇各種樂器的也不少,張平就選了一個比較讓人意外的小提琴,還花重金買了一個,一早一晚的天天在家里鋸木頭。這讓我想起來我曾經看過的一個故事,寫一群下崗工人,團結合作最終實現自我夢想的故事。
    這部故事有多扯淡呢,主角的女兒管父親要一台鋼琴,結果父親買不起鋼琴,決定給她親手制作一台鋼琴,到這里沒有問題。後面編劇和導演就開始放飛自我了,主角沒有見過鋼琴,也不知道鋼琴長啥樣,直接顧名思義,想要只做一台鋼制的琴。一群大國企的下崗職工,還是高級工沒有見過鋼琴,這是完全沒有參加過工人俱樂部活動啊,而且就算是沒見過,也沒有互聯網,圖書館總有吧,總之,很多人似乎對工人這個群體,有一種非常魔幻的見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