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霧星球的曙光

第96章 自明佛理剎那悟,自破知見當下行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盧世鋒 本章︰第96章 自明佛理剎那悟,自破知見當下行

    何曉娜在金山學堂,帶著大家繼續學習了《妙法西域記》的第四十二記,記錄如下︰

    我問上師︰我如何深刻理解“剎那即永恆”的一即無量之理?

    上師回答︰你既問佛理玄奧,何處可尋?實則清風撫葉、晨露墜荷,皆藏無量妙法。三千大千世界,不過是剎那心念的妙明,但一切“妙明”它當下被“見明)”時,又藏著無量因果脈絡的明細,比如看見樹葉時,這一“見”就相當于看見了形成樹葉的無量時間片段。所以,時間的流動恰似指尖流沙,看似綿延不絕,實則每個當下都是獨立圓滿的存在。這種獨立圓滿的存在,在因果脈絡上就有開始和結束,比喻以顯微鏡觀一滴海水,可見億萬生滅,有的久有的急。若以般若智照見自心,便知煩惱,憤怒,愛戀亦復如是,但這都是菩提妙性如是呈現,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恰似佛性在五濁惡世中熠熠生輝。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卻因妄想執著分別而不能證得,恰似明鏡蒙塵,拂去貪嗔痴的塵埃,自會照見山河澄澈、萬象本空。

    我問上師︰那我應該怎麼做,才能不再于種種生滅中貪執而苦累?

    上師回答︰行住坐臥皆是道場,吃飯睡覺無非妙道。當我們放下對“悟”的執念,在洗碗時專注水流的溫度,在走路時感受腳掌與大地的觸踫,此刻當下,便是與佛心相應的剎那。因為佛理從不在西天淨土,而在每個安住當下的覺知之中,世間一切皆覺知圓成,非從外得。

    我問上師︰放下執念,感知當下,那當下的種種知見“立”還是“不立”呢?

    上師回答︰《楞嚴經》有言“知見立知,即無明本”,此句道破眾生輪回根本。世人以六根為窗,六塵為影,于認知中生起“知見”,本是虛妄分別的鏡像,卻將其當作真實世界的投影,知見堅固。所見不過是因種種知見編織的幻影,反而在此幻影中又剝出種種知見,妄立“我”與“世界”的對立,衍生出貪愛、嗔恨與痴愚。這層層疊加的認知框架,如同重重迷霧,遮蔽了本自清淨的覺性本明。一切知見皆為戲論。凡夫執著于“有”,便困在實有萬物的牢籠;小乘執著于“空”,又落入斷滅空的牢籠。佛陀所言“離四句,絕百非”,正是要人超越“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的邏輯陷阱。如同以手指月,若執著于手指的形狀,便永難見明月清輝——知見的本質是指向真理的工具,而非真理本身,當妄見盡除,實相自顯,就是你自由了,自在了。至于你問到底“立”或者“不立”,古之善為“道”者,善貸且成,你以此自由為標準,善貸即可。最後連“立”與“不立”這樣的知見也不再過問了,就是成了。

    上師接著說道︰究竟佛理不在語言文字,亦非思維可及。禪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正是教人放下知見的拐杖,直接體悟心性本源。如同雲開霧散,日月自明,當我們停止以知見構建虛幻世界,不再于鏡中抓取影像,便會發現一切萬法,性妙圓成。此刻“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但此見已非彼見,而是超越認知局限的如實觀照,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的般若境界。

    讀完《妙法西域記》,何曉娜話音剛落,盛施柔輕輕摩挲著手中的念珠,率先開口︰"上師說知見如鏡中幻影,可我總覺得,若不依靠這些認知,連日常做事都會失了頭緒。比如誦經時,若不記住經文字句,又如何修持?"

    何曉娜望著窗外搖曳的竹影,微笑道︰"施柔,你看那竹葉隨風而動,卻不滯于風。經文是渡船,助我們渡河,但抵達彼岸後,若還背著渡船行走,豈不累贅?知見本是工具,當它成為障礙時,便要學會放下。"

    候韻音低頭沉思片刻,抬起眼眸道︰"曉娜師姐,我想起上師說"剎那即永恆",可我們總在規劃未來、追悔過去,如何能真正安住當下?"

    "這恰是修行的關鍵。"何曉娜起身走到案前,展開一幅山水畫,"你看這畫中山川,若畫家執念于勾勒某一筆,便會破壞整體意境。我們的人生亦如此,每個當下都是圓滿的瞬間,若能像孩童般純粹感知,不評判、不憂懼,便是與永恆相應。"

    一直沉默的魏子豪突然開口︰"師姐,可放下知見後,我們該以何種心境面對世間苦難?若不區分善惡,難道要對不公視而不見?"

    何曉娜輕輕搖頭︰"放下知見,不是麻木不仁。恰如蓮花出淤泥,既不染污,又能度化淤泥。真正的智慧,是超越二元對立,在看清事物本質的同時,以慈悲心隨緣而行。"

    金君寶雙手合十,恭敬問道︰"師妹,如何判斷自己是在如實觀照,還是陷入新的知見陷阱?"

    何曉娜走到門前,推開窗讓陽光灑入︰"就像此刻感受陽光溫暖,若生起"這陽光真好"的念頭,便已落入分別;但若只是純粹感知,不添加任何評判,便是如實觀照。修行不在別處,就在這起心動念之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眾人靜靜聆听,窗外的蟬鳴與室內的寂靜交織,仿佛都在訴說著那超越言語的佛理。

    盛施柔輕撫衣袂,目光流轉思索︰“我突然想起,以往抄經時總執著字跡工整,稍有墨漬便覺煩躁。如今想來,是被‘完美’的知見困住了。若能專注于筆墨流動的當下,或許更能體會經文深意。”

    候韻音輕輕拍掌,眼中泛起光亮︰“施柔師姐這一說,我倒想起晨起煮粥的場景。以前總想著快些煮好,卻忽略了水沸時的熱氣、米香飄散的瞬間。原來安住當下,連煮粥都能成為修行!”

    魏子豪摩挲著桌上的鎮紙,神色若有所思︰“你們說的讓我聯想到濟世救人。醫者常需分辨病癥,但若是執著于‘病’與‘藥’的概念,反而可能忽視患者的本心。或許真正的慈悲,是超越診斷知見,以平等心對待每個生命。”

    盛施柔聞言頷首︰“可道理雖懂,實踐起來卻難。比如與人爭執時,嗔怒一起,哪還記得‘知見虛幻’?”

    何曉娜望著眾人困惑的面容,拾起案上茶盞輕抿︰“這就如逆水行舟,需時時覺察。當嗔怒生起,不妨先觀照這情緒如何產生——是被對方言語觸動了‘我執’的知見,還是真有對錯?久而久之,便能在風暴中心尋得平靜。”

    候韻音若有所悟,喃喃道︰“原來修行不是脫離生活,而是在柴米油鹽、人情往來中,時時破除知見的繭房。”眾人相視而笑,窗外的雲影緩緩掠過學堂的窗欞,將這一番思索,都籠在溫柔的日光里。

    喜歡迷霧星球的曙光請大家收藏︰()迷霧星球的曙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迷霧星球的曙光》,方便以後閱讀迷霧星球的曙光第96章 自明佛理剎那悟,自破知見當下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迷霧星球的曙光第96章 自明佛理剎那悟,自破知見當下行並對迷霧星球的曙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