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霧星球的曙光

第50章 佛道耶教論義深,正心破妄啟新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盧世鋒 本章︰第50章 佛道耶教論義深,正心破妄啟新程。

    金有妙他們在基城待了月半,費瑪麗就帶著他踏上了前往羅蘭城的路途。羅蘭城在基山的南邊的半島上,他們一路翻山越嶺,歷經艱辛,終于抵達了那座位于半島之上、在耶主大陸共同敬奉的極具神聖地位的教堂。

    教堂莊嚴肅穆,高聳的尖頂直插雲霄,彩色的玻璃窗在陽光的映照下散發出神秘而絢爛的光芒。金有妙踏入教堂,目光平靜而坦然。牧師早已等候在此,他身著華麗的教服,眼神中透著對信仰的虔誠與執著。

    金有妙微微拱手,率先開口︰“牧師閣下,今日前來,欲以佛道之理,與君共探上帝之真義。在吾佛道看來,萬物皆有靈,皆具佛性,此性與上帝之神性雖名有別,然其皆為一種至高無上、引導眾生之力量源泉。”牧師微微皺眉,說道︰“上帝乃世間唯一真神,全知全能,創造萬物,汝等佛道之說,又怎可與之相提並論?”

    金有妙輕輕一笑,說道︰“牧師莫急。佛道所言之佛性,如心中明燈,照亮眾生解脫之路,其倡導慈悲為懷,普度眾生,此與上帝之愛世間、救世人之慈悲,豈無相通之處?且吾等皆望世人能離苦得樂,于道德善念上的追求亦有共通。”牧師陷入沉思,片刻後道︰“然上帝之威,可審判世間善惡,此為佛道所缺。”

    金有妙神色依舊平和︰“佛道有因果輪回之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亦是一種審判與約束。吾等皆致力于使人心向善,只不過路徑與教義闡釋略有差異。”牧師凝視金有妙許久,緩緩道︰“君之言語,雖與吾教義不同,但于勸善導德之上,似有可思之處。”金有妙點頭︰“願彼此尊重,共為世間祥和而努力。” 此時,教堂內靜謐無聲,唯有那從彩色玻璃窗透入的光線,似在見證著這場跨越信仰的交流與思考。

    金有妙雙手合十,面容沉靜而莊嚴,緩聲說道︰“在道學之理,世界源起于欲望,眾生因欲而奔波流轉,故道生生不息;佛學亦言,世界由妄念而生,諸般煩惱皆因妄念起,眾生亦在妄念中流轉,故世界起滅相續。然上帝既為創世之主,若依此論,其必有欲念,有妄念,如此則難稱究竟圓滿。而道心佛性,本自無欲無求,恆常自在,清淨無染,空靈澄澈,不著一物。此等妙明之性,足可引導上帝之欲念,使其歸正入善,故而可為帝師,引領眾生走向真正的解脫與光明。”

    牧師听聞金有妙這一番高論,不禁大為震撼,心中細細思量,越覺其中蘊含深刻智慧與真理。他面露欽佩之色,當即躬身行禮,尊金有妙為帝師。

    緊接著牧師說道︰“帝師所言,如醍醐灌頂,令我茅塞頓開。實不相瞞,此教堂如今已陷入困境,被靈眼會暗中掌控。他們歪曲上帝旨意,妄傳上帝只為少數高人一等之選民賜福,而其余眾人只配為奴受役。此等邪說,背離上帝平等包容、慈悲施舍、無害眾生之真志。今幸得帝師降臨,我堅信,唯有帝師能撥亂反正,恢復上帝之正志,令世間重歸正道,使信仰之光再次照耀大地。”

    金有妙微微點頭,目光中透著堅定與悲憫︰“既已知曉此事,我自當竭盡全力,不負所托。必以道心佛性之智慧,破除這靈眼會之邪妄,讓上帝之真意再次彰顯,使眾生皆能沐浴在平等、包容、慈悲的光輝之下。”

    牧師沉思片刻後,翻開聖經,神色凝重地問道︰“帝師,聖經有雲,上帝與人類立約,此乃神聖之契約,關乎救贖與使命。在佛道之中,可有類似與眾生之約定,能保其脫離苦海,明確生命之方向?”

    金有妙雙手合十,微微垂目,平靜作答︰“在佛道理念里,雖無如聖經這般直白契約之說,然有因果之緣法。眾生所行善惡,皆種因于當下,必受果于來日。此因果相續,猶如無形之契約,引導眾生棄惡從善,以修得解脫正果。佛菩薩發大願,普度一切有情,此願力與眾生之善念相呼應,亦是一種冥冥中的約定。眾生若能依循佛法,持戒修禪,洞察本心,便是遵循這解脫之約,走向光明彼岸。”

    牧師又問道︰“聖經中常提及信者得永生,此乃上帝對信眾之承諾。佛道如何看待生命之永恆與救贖?”

    金有妙輕抬眼眸,緩聲道︰“佛道以為,生死輪回,本無永恆不滅之肉身。然眾生皆具佛性,此佛性不生不滅,不垢不淨。若能覺悟佛性,破除無明煩惱,便能超脫輪回,證得涅盤寂靜,此即一種生命之永恆解脫。佛道以慈悲為舟,智慧為槳,渡眾生出苦海,此救贖之途,在于自心之覺醒與修行,非依外力之獨賜,而是眾生本具之力量的發掘與彰顯。”

    牧師目光專注,繼續發問道︰“聖經記載,上帝以洪水滌蕩世間罪惡,此乃其對世間審判與淨化之舉。佛道之中,又如何看待世間罪惡的淨化與懲處?”

    金有妙神色安然,說道︰“佛道秉持因果循環之理,罪惡之行必遭惡果相報,此為自然之懲處。然佛道更重教化與救贖,以慈悲心度化罪惡之人,使其心生悔悟,改過自新。如地藏菩薩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便是以無盡慈悲于罪惡淵藪中救拔眾生。且佛道以修行淨化自身業障,以善念、善言、善行化解世間戾氣與罪惡,非以強力毀滅,而是以智慧與愛轉化,令世間重歸祥和清淨。”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牧師思索片刻,再問︰“聖經中述及上帝創世,賦予萬物秩序與規則。佛道對于世界的秩序構建與運行法則有何見解?”

    金有妙雙手結印,娓娓而言︰“佛道認為,世間萬物皆遵循因緣和合之法而生滅變化。天地間有自然之道,日月運行、四季交替、萬物生長皆有其內在規律。此規律非人為強定,而是法爾如是。人心亦有其道,若能使內心順應自然與道德之理,不起貪嗔痴念,便能與天地之道相契合。于社會而言,以仁、義、禮、智、信等道德規範為基石,構建人際和諧、互助互敬之秩序,此皆為佛道所倡導的世界秩序構建與運行之要旨,以達成萬物共生共榮,和諧有序之境。”

    牧師又翻了翻手中的聖經,問道︰“聖經里提到,上帝將智慧賜予人類,但人類常因智慧而陷入驕傲與紛爭。在佛道的認知中,如何看待智慧以及它所帶來的影響呢?”

    金有妙微微仰頭,說道︰“佛道視智慧為解脫生死、洞察實相的關鍵。然此智慧非世俗之小智,乃是能照破無明、了悟諸法空性的大智。真正的佛道智慧使人謙遜,因深知一切皆因緣和合,無常無我。若人得此智慧,不會陷入無謂的驕傲與紛爭,而是以平和包容之心對待萬物。但眾生在修行途中,或會錯把世智辯聰當作真智慧,從而產生偏執與煩惱。故佛道強調以正見、正思維修習,讓智慧如明燈照亮修行之路,引導眾生超越塵世的迷惑與紛爭,回歸內心的寧靜與自在。”

    牧師點頭,接著問︰“聖經中說上帝的榮光充滿聖殿,那在佛道的境地中,何處可尋得神聖與莊嚴的彰顯呢?”

    金有妙神色祥和,回應道︰“在佛道里,處處皆可覓神聖莊嚴。寺廟古剎,晨鐘暮鼓回蕩,香煙裊裊升騰,佛像莊嚴慈悲,此為有形之莊嚴,令人生敬畏之心,助眾生收攝身心,入于修行之境。而山川草木、江河湖海,乃至眾生心中的一念善念、一絲慈悲,皆蘊含佛性的光輝,此為無形之神聖。當修行者內心清淨,證悟真如,其自身便成一方淨土,佛性之光遍照,無處不是神聖莊嚴之所,不必拘于特定之地,而是隨心自在,當下即見佛國淨土之妙境。”

    喜歡迷霧星球的曙光請大家收藏︰()迷霧星球的曙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迷霧星球的曙光》,方便以後閱讀迷霧星球的曙光第50章 佛道耶教論義深,正心破妄啟新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迷霧星球的曙光第50章 佛道耶教論義深,正心破妄啟新程。並對迷霧星球的曙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