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霧星球的曙光

第68章 昭君欲駐雲夢國,途听雲夢逢戰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盧世鋒 本章︰第68章 昭君欲駐雲夢國,途听雲夢逢戰事

    隨著技術的進步,鐵質的出現,銅質主要用于酒器和祭祀鼎器的制作。雲夢國是南夏眾國中的大國,詩詞歌酒都很發達,祭祀活動也是很多。他們制作的銅器酒具,餐碗鍋盆,遠近聞名,器鼎也是精美絕倫。但是他們國家居于平原的千湖沼澤之中,種植水稻發達,沒有銅礦,銅礦主要在漢川國進口。因為雲昭君四處跑商,對周邊國家比較熟悉。所以,漢川王就派了雲昭君去雲夢澤國,代辦銅礦出口事宜了。離開岷夏口的時候,她給吳寬余道了別,吳寬余有點依依不舍。

    雲昭君就來到雲夢國的國城荊楚城,因為這里盛產用于祭祀的荊草而得名。荊楚城里有大大小小的湖泊,人們就在這湖泊的空曠處建設房屋,耕種,捕撈,其魚也是遠銷諸國。所以,荊楚城很大,是妙理城的兩倍不止。

    她剛來的時候,找了一家客棧住了下來,打算改天去荊楚城府報到,說明來意。

    南方中夏的天氣,陰雨綿綿的天數多,客棧總是擠滿了人,猜拳喝酒,打發時間。就在雲昭君入住的第二天,外面也是陰雨綿綿,她在客棧樓下的酒樓里喝酒打發時間,听見兩個人聊天,一個人背著劍,看起來是跑江湖的人士,另一個書生模樣,搖著蒲扇。

    只听江湖人說道︰“劉兄,你知道嗎?我們國家合並了南面的湘沙國,湘河流域十二縣,皆並入了我們國家,大將景洪戰死,國家又在招兵”。書生說道︰“你跑江湖去的地方多,那湘河你去過嗎?”。

    江湖人說道︰“湘河發源于南面的湘山,湘山東西走向,綿延八百公里,呈現朝南拱出的半月形狀。上面植被茂密,常年有猛獸毒蛇,誰也沒上去過。湘河朝北流到這荊楚城東匯入了夏河,夏河北岸是岷江水從北向南匯入夏河,所以這荊楚城一片澤湖”。

    書生說道︰“既然勝利了,為什麼還打量招兵?”。江湖人說道︰“听說要向北翻過老牛山,攻打象成國”。書生說道︰“听說這象成國和宋原國,鹽盛國,趙原國是同盟,恐怕不能勝利,我看未必攻打象成國,而是向東出兵,越過江夏口,攻打昌米國”。

    江湖人說道︰“對對對!江夏口的北邊是老牛山,南邊就是昌隆山,南北綿延一千二百公里,南邊和這湘山連接,連接處有一天然豁口,名通隆口,過了通隆口,就可以從南邊進攻昌米國了。北邊過了江夏口,就可以從北面攻打昌米國,這樣南北夾擊就容易勝利,看來費這麼大勁合並湘沙國,就是為了獲得通隆口,以便東出吧”。

    書生說道︰“景洪將軍戰死了,那由誰帶兵?”。江湖人說道︰“我想去帶兵打仗,可是咱們國家的權利被景,熊,費,墨四大家族控制,苦沒有門路啊”。書生說道︰“我倒是有一個辦法,你可以去北邊的漢川國,說服漢川王趁雲夢國攻打昌米國的機會,南下收復漢河流域,這樣他們國家就會用你”。

    江湖人說道︰“我知道,漢河發源于大中嶺南麓,注入岷江,這里原來是漢川國的領土,十年前被景洪將軍出門佔領,現在景洪死了,雲夢國窮兵黷武,又東出攻擊。我看有機會說服漢川王,真是謝謝劉兄提點了”。

    雲昭君听道這里,就過去坐在了他們那桌,說道︰“兄弟莫不是要去漢川國,我可以引見”。江湖人問道︰“你是何人?”。雲昭君說道,我就是漢川國大將雲鶴的兒子”。因為她是女扮男裝,故有此說。江湖人一听,雲鶴他听說過,就信了,讓雲昭君一起坐下喝酒。

    雲昭君繼續問道︰“昌米國北面是那個國家?”。江湖人說道︰“昌米國北面是一片均高一千二百米的高原山地,東西括八百公里,南北括六百公里,這片高原山地的東北方向,是從其延伸出去了穩泰嶺,北夏河在這里折返北回而去。北邊就是宋原國。高原山地的南邊,就是南夏河過了江夏口後,通過的一片河谷走廊。這片河谷走廊叫做夏谷走廊,並高原山地都是雙夏國的地盤了。雲夢國為了夏谷走廊,經常也是和雙夏國開戰”。

    書生問道︰“兄台來這雲夢國做甚”。雲昭君就說了來意,書生說道︰“我勸你還是先回去,你這個時候去談事情是沒有效果的”。江湖人說道︰“兄台帶我去你們國家,我親自告訴你們國王這里情況,他也不會責怪你,你回去也好交代”。就這樣,雲昭君帶著這個江湖人又轉回了漢川國,這個江湖人叫李子興。漢川國一听有這麼好的機會,就封了他為討南先鋒將軍,跟著雲鶴將軍駐守在岷江的漢河匯入口。

    話說這個匯入口,四面寬闊,在岷江東北邊靠近大中嶺的一側,漢江以南是雲夢國,漢江以北是漢川國。岷江西南邊靠近巴劍嶺的一側,沿著巴劍嶺腳下都為漢川國國土,一直向南深入到巴劍嶺南端。他們兩國為了這巴劍嶺腳下的岷河平川,也是屢次開戰,漢川國失敗的多,無奈割讓了漢河南岸土地給了雲夢國。漢川王心意難平,欲等機會收回,沒想到這個機會來了。雲鶴沒有讓女兒跟著,又把她調回了岷夏口。吳寬余知道了自是很高興,暫且不表。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金有妙和馮妙還是在覺明院听上師講法。般伽彌陀講道︰“金剛經言,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何以故?比如說昨天你在某處見一棵樹,你說樹在。今天你告訴我說,你在那里見到一棵樹在,實為你心在,這個時候樹或許已經砍伐”。

    金有問道︰“如上師所言,那世間一切相,離了見听嗅嘗覺,皆為心在,並非境在。平時我說心的時候,是因為心里有知道,離了知道,那此心也就沒有了。這樣的話,那見聞覺知的用性是從哪里發出來的?”。

    般伽彌陀說道︰“菩提真如妙性,就是見聞覺知性用。它當用當有,當體即歸。世間一切,當體發生,循業輪轉。世人不知菩提真相,故迷為心者”。

    般伽彌陀繼續說道︰“故過去種種,皆心為在,此心覓不可得。同樣的道理,你當下又一處見樹,你又會說心樹同在,名心一如為心在,那當下心應該是可得的吧。實則亦不可得,何以故?因為當下知道心在的,還是那個知是根本,知性為菩提真如覺明之性,性然自發,故當下心亦不可得”。

    說到這里,金有妙說道︰“我明白了,菩提覺明之性,從未有失,何言得者?明障六性發用,了障六塵即如是。如是本在,非色非聲,非世間一切相。了了分明,即色即聲,即世間一切相。此見即明,了障于中”。

    般伽彌陀說道“是的,此見體從未中斷,並未失去,何言可得?然人們會說,活著有眼楮故見性不失。其實,此見並不受身體影響,亙古不失。然過去現在未來之心,為人妄立”。

    馮妙元問道︰“我實不能明白此妙明精見,身體死了還不動不失呀,啟請上師為我解答”。

    般伽彌陀問道︰“你認為什麼樣的東西會死?

    馮妙元答道︰“逐漸變化的東西,比如身體”。般伽彌陀說道“那此見可有變化?”。

    馮妙元說道︰“10歲和80歲並無有異”。般伽彌陀說道︰“是故可知,此見即你真性,了了分明,恆古不失。然心為你對障分別而起的知見,虛妄不實”。他們倆听完,隨喜贊嘆。

    喜歡迷霧星球的曙光請大家收藏︰()迷霧星球的曙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迷霧星球的曙光》,方便以後閱讀迷霧星球的曙光第68章 昭君欲駐雲夢國,途听雲夢逢戰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迷霧星球的曙光第68章 昭君欲駐雲夢國,途听雲夢逢戰事並對迷霧星球的曙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