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58年育良種過災荒

第764章 這叫小作坊?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萬靈谷的卡 本章︰第764章 這叫小作坊?

    一處小飯店,這是除了人民飯店之外,公社開的另外一個公家飯店,主要是做一些山貨河鮮臘味的飯店,據說在本地也是存在了百年的老店了,解放後,被公私合營。

    只是地理位置沒有人民飯店好,也沒有人民飯店大,一般人還真不一定能找不到這里,只有本地的老饕才知道這里有這麼一家專門做山珍河鮮臘味的小店。

    小店原來的主人是位姓謝的中年人,這家店也是人家祖上傳下來的,只是後來被收了,而後某些原因,就在他家院子里被重新經營了起來,來人都叫他老謝,屬于兩口子經營,店里配了個會計掌賬的,算是公家人。

    林瑞知道這個地方,還是前些天,供銷社主任陳城陽想走林瑞的關系,看下次風扇廠招工的時候,送個親戚入風扇廠,特意在這里請了林瑞一頓飯。

    同僚之間相互幫忙是應該的,特別是掌管物資的供銷社,在同等條件下,特殊照顧一下他的親戚也實屬正常,誰也說不出話來,要是入工了被刷下來,這就不屬于林瑞的問題了。

    媒人包結婚,可沒有包你生孩子的事。

    其實,在向陽公社里,大家也都知道林瑞的脾氣,你真要送個有能耐的人過來,人家林科長可是從來舉賢不避親的。

    陳城陽特意在這里花費了小半個月的工資,就為了請林瑞一頓飯,他送過來的人,所圖定然不小。

    這場宴請二人相談甚歡。

    散場之後,這里的味道還是讓林瑞記憶猶新。特別是那臘燒野味兒,還有臘魚塊炖豆腐的味道,真讓林瑞回味三日。

    林瑞第一次知道,原來,臘味還可以做的這麼好吃,這麼誘人,甚至做出來的鮮美味道,絲毫不比白鱗魚差。

    如果細分開來,只能說這是兩種不同的鮮美味道,而且各有千秋。

    今天,林瑞從人民飯堂繞過去之後,又轉了一個小胡同,終于來到一個小餐館的跟前。

    要不是門口掛著一個人民子弟餐館的牌子,真讓人會誤以為這就是一處私人宅院,而不是飯店呢。

    其實,林瑞也是後來才知道,要不是不忍心自己的手藝失傳,再加上前副書記崔永年的支持,這處小飯店也開不起來。大家都知道,崔副書記喜歡美食,尤好山珍。

    林瑞只來過一次,這個點兒也不到飯點,店里也沒個人就餐,二人推門進去,只有一個中年人帶著自家兒子正在對著一只山雞練腌制的手藝。這就是主廚老謝。

    任何一門手藝做到了極致,那都是技術。

    人家老謝家的,就把腌制這道手藝研究到了極致。

    一般人都是入了臘月才能做好腌肉,所以,才叫臘肉,臘味。

    而老謝家就有這手藝,一年四季都可以腌肉,就算是在三伏天里照樣腌制好咸肉,而且那味道絲毫不比冬天腌的臘肉差,這就是本事。

    “謝師傅,給來一鍋臘山雞炖干筍子,再來一盤蒸臘魚塊,主食隨便配點就成。對了,再給來點散簍子。”林瑞進門,就沖著謝師傅喊了一句,便扯著王雲海坐在了一棵大槐樹下。

    他們店里現在也就這兩樣菜,其他的也就是一些時令小蔬菜,味道不錯,但是現在就倆人,上多了也吃不完浪費。

    微風吹動大槐樹,如風鈴般颯颯作響,倒是帶來了幾分大自然的美妙音符。

    老謝點頭去準備飯菜,老謝媳婦連忙用粗瓷大碗給倒來了茶水,老謝兒子還在院子里琢磨那腌雞的手法。

    林瑞一看,就知道是腌的毛整雞。人家有人家的技術,林瑞也不打算追根問底的去探尋,沒那必要,想吃了,到這里來吃上一頓就是。

    對一般雙職工家庭來說,到這里吃上一頓,差不多要吃掉一個普通工人的半個月的工資,所以,能來這里吃飯的,還真沒有簡單的人,老謝兩口子自然知道這情況,可不敢有任何的怠慢。

    對林瑞來說,這點錢是毛毛雨。

    先不說他每個月一百多塊錢的工資,再加上各種獎金,一個月拿到手的各種補貼票據還有錢,加一起都快價值二百了,還有之前賣給隊里糧食的錢,以及從那綁匪手里拿到的一千塊錢,等其他的額外收入。

    雖然林瑞也會經常買東西補貼家里以及大姐家里他手里現在現金依舊接近兩千塊。

    放在現在,妥妥的是一筆巨款,放後世,百萬富翁也比不上現在的林瑞有錢。

    林瑞林科長在向陽公社名聲遠揚,真說認識林瑞本人的,還真沒幾個。他一沒有登報宣傳過,二是行事低調,不張揚。

    在這個紙媒時代,真要隱藏起來,還真容易。

    老謝一家人也只當林瑞是那些官宦子弟相請,反正能到這里吃飯的,非富即貴。

    老謝一家人也習以為常了。

    王雲海有些好奇的打量著這個院子,笑著對林瑞說到︰“沒想到這里還隱藏著這樣一家餐館,真是少見,老弟能找到這里,看來這家餐館的味道應該不一般哦。”

    林瑞並沒有對這里介紹,反而賣了個官司笑著說到︰“待會就知道了,絕對不會讓王同志失望了。還沒問王同志呢,你說來我們向陽公社為了工作,王同志年輕有為,這麼年輕就進公社上班,真厲害啊。我在公社里也認識幾個人,不知道王同志去公社大院在那個部門工作?說不定可以介紹你們認識認識。”

    王雲海擺了擺手,笑著說到︰“公社里有人,一看老弟你就不是一般人,果然如我所料。可老弟這次是猜錯嘍,我可不是去公社上班的,公社里新建的煉鋼廠知道吧?我將來要在電風扇廠里上班的。”

    林瑞听的一愣,不由的上下打量了這個家伙一下,看起來也就二十多歲,眼楮有神也不像是傻呆,跑到鄉下的一個工廠來當工人?

    “王同志,你從哪里來的啊?為什麼?要到我們鄉下小作坊來上班?”

    王雲海听到這話,當即一愣,笑著看向林瑞說到︰“老弟,你也是在公社里有認識的人,你說那在建的電風扇廠是小作坊?你知道咱們縣里最大的工廠是哪一家吧?”

    林瑞一愣,當即搖了搖頭,這個他還真不知道。

    王雲海馬上說到︰“是縣紡織廠,咱們這片適合種植棉花,周圍幾個縣都有大量種植棉花,當時上級來的專家,就敲定在咱們縣建了這個紡織廠。這還是當時王書記在任的時候,硬生生從市里給把項目要下來的呢。”

    王書記,當時第一任縣書記,據說現在已經是省高官了。第二任黃書記沒有干到任期,臨時征調去其他地方救火去了。

    畢升濤現在算是x縣的第三任書記。

    林瑞對縣里的工業雖然有關注,其實大概政策還是知道的,就是當年國家定下的策略,要創辦小五金,小工廠,號稱每一個地區都能自給自足,這不,就連鄉鎮上,都有五金廠,醬醋醬菜廠等一些物資小工廠。

    當然,公社里的五金廠其實名存實亡,也就是收攏了當年的幾個鐵匠,平時農忙的時候打造一些鐮刀鋤頭啥的,大的本事沒有。

    向陽煉鋼廠成立之後,都說近水樓台先得月,鋼鐵有了,打造一些工具也不會缺鐵用了,再加上前陣子收了大家的鐵家伙,連菜刀,鐵鍋都給收走了,這不,大鍋飯名存實亡,五金廠倒是忙了起來。

    誰家做菜不需要一把菜刀,一口鐵鍋啊。

    比如縣里的五金廠,就是靠著組裝壓井,從縣里原先的小工廠,一躍成為縣里炙手可熱的大工廠了。現在縣里待業青年首選目標就是進五金廠。

    林瑞不知道這個王雲海正說著好好的,提這個縣紡織廠干嘛。

    林瑞疑惑的看著他,卻听王雲海說到︰“老弟,那電風扇廠的建築工地我可是都溜達了幾圈了,按照現在的建造規模,三個紡織廠也沒它大,你說這叫小作坊?”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58年育良種過災荒》,方便以後閱讀重生58年育良種過災荒第764章 這叫小作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58年育良種過災荒第764章 這叫小作坊?並對重生58年育良種過災荒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