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活都忙完,常金花拿著針線簍和幾塊裁好的布去了周家,孟晚在炕上拿著白色布料對著舊衣比比劃劃。
宋亭舟見他半天下不去剪子,放下書本過去幫他。
“便是剪壞了也沒什麼,若是你實在不想做,咱們便去店里買了成衣,到時和娘說是咱們自己做的。”
孟晚愁眉苦臉的下剪子,“還是算了,也就是幾針的活計,穿在里頭縫的不好也沒人笑話,總是要習慣自己做的。”
宋亭舟接過他手里剪下的布料,“你剪,我縫制。”
全讓宋亭舟縫有點不地道,孟晚建議,“不然你給我縫,我給你縫?”
孟晚縫了會兒中衣,漸漸覺得手熟不少,再一探宋亭舟那頭,和他的進度差不多少,他大受鼓舞,認為自己進步神速,縫的更來勁兒了。
又過了會兒,他戳了戳宋亭舟,“不縫了,歇歇吧,中衣又不急著穿。”
夏季炎熱,又沒有空調和冰塊,里面還穿中衣不得熱冒煙?大家都是里面穿件小衣和四角短褲,上半身外罩一件短衫,下半身或穿裙子,或穿寬松的長褲,快入秋的時候再換上中衣。
他將縫到一半的兩件中衣都收了起來,自己又剪了塊小布料縫小衣。
宋亭舟坐在他身旁,重新撿起書本翻看,只是偶爾目光會看向孟晚寧靜的側臉。
小衣簡單又快捷,講究些的上頭繡些花樣,孟晚這樣的能鎖上一圈邊就夠難得了。
做了一條新的,他當即拿出去洗干淨掛上,在門口同宋亭舟說了句,“表哥,我去做飯了。”
宋亭舟無奈叫住他,“晚兒,過來。”
孟晚進屋疑惑道︰“還有什麼事?”
盧春芳同常金花一同出去串門還沒回來,家里只他們兩人在家,宋亭舟干脆一把將他拉到懷里。
“你就不能再叫叫我別的?”
孟晚愣了一下,然後壞笑道︰“你想听我叫你什麼?”
他兩手扒在宋亭舟肩膀上,輕聲道︰“舟郎~”
宋亭舟摟著他腰的手一緊,低聲應道︰“嗯。”
孟晚試圖推開他,沒成功,哭笑不得的說︰“那多羞人,你看誰家這麼叫了?”
宋亭舟抿唇,“有人這樣叫。”
孟晚眯起眼楮,目光銳利,“誰?你從哪兒听來的?”
“同窗所說。”宋亭舟神色倔強道。
孟晚問︰“同窗?你同窗的夫人當你面這樣叫了?”
宋亭舟神色掙扎,“那倒沒有,但是我同窗說他在家中一直都是這般被叫!”
“呵。”孟晚輕笑一聲,“叫就叫唄,我夜里沒叫過?”
宋亭舟聞言耳根紅了一片,他垂眸不看孟晚,手卻不離開孟晚勁瘦的腰線,“白日也想听你這麼喊。”
孟晚琢磨了下,好歹成了親,這點小要求也不是不能滿足,便退了一步,“人前喊你夫君成不成?若是不同意的話,夫君我也不喊了。”
宋亭舟只能不甘不願的點頭答應,抱著孟晚親了一陣才將他放開。
晚上孟晚 了涼面,現在許多瓜果還未成熟,也只能用蘑菇肉丁打鹵,又切了幾根胡瓜成絲,一會和面條一起拌著吃。
常金花和盧春芳回來的時候,孟晚已經打好鹵切好胡瓜絲了,正在鍋邊下面條。
他熱的汗水滑落,宋亭舟順手拿了條帕子給他擦汗,隨後又去巷子里拎了一桶新水回來,剛從井里打的水又冰又甜,涼拔面條正好。
孟晚實在熱得不行,喝了碗井水,拌好了一碗面後端著坐到院子里去吃,一回頭,他們幾個一個個端著碗都出來了。
常金花挑起一筷子面條,勁滑爽口,“干脆打張石桌子放外頭吃飯用,再去木匠那兒買幾個現成的小木凳,陰天下雨的桌子也不用來回搬,只搬小凳子就成。”
外頭夕陽落幕後確實有幾分涼風,孟晚被吹的舒爽,贊同道︰“我看行,明天關了鋪子我就去石匠那兒問問。”
宋亭舟兩日的假期結束,又要開始早出晚歸的上學,李雅琴請假,孟晚便干脆一樣少做了些。她不在,常金花憋得一肚子話對孟晚倒了出來。
“昨日我和你春芳嫂子去周家,听她說了幾句李家的閑話。”
“什麼閑話?”
難得常金花現在與外人相處,姿態越來越放松,孟晚給面子的坐到她旁邊听她說話。
“你周嬸說琴娘德行有些不好,讓我注意著些,防著她與大郎單獨相處。”常金花聲音壓得低,唯恐被人听了去。
孟晚一挑眉,“哦?這話怎麼說?”
“你周嬸說她兒子前年定親後,李雅琴去她家鬧過,說什麼等了她兒子幾年,拒了不少親事,事到臨頭人竟然另娶了?這事當時鬧開了,周圍鄰里都知道。”要不然周嬸也不會主動往外說,這是怕別人誤會他兒子真跟李雅琴有什麼,干脆主動告訴新鄰居,讓宋家和她在統一戰線上。
孟晚若有所思,“那不會他倆真有過一段吧?不然人家干嘛名聲都不要了這麼大肆宣揚?”果然,正常人听了都會這麼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周嬸苦不堪言,他兒子和李雅琴年歲相仿,算是青梅竹馬,或是小時候還梳著垂鬢的時候,倆孩子玩笑著說過兩句。
可又不是高門大戶,身邊僕從成群,說什麼吃什麼都有人稟告,市井小兒走街串巷的瞎玩瞎跑,說過的話轉瞬即忘。
若周嬸兒子是個不成器的,可能李雅琴也不能惦記好幾年兒時戲言,偏生他隨了周嬸的樣貌,長得出彩,人又上進。
城西有間老字號的酒樓,名叫瑞豐樓的,周嬸兒子在里頭干了幾年跑堂,被東家賞識做了小管事了,後又自己求到了大管事的次女,真是樣樣風光,堪稱是柳堤巷里最出息的小子,這讓一直等著周家上門提親的李雅琴怎麼受得了?
她被家里慣壞了,那年正是嬌縱的時候,不管不顧的跑到周家大鬧了一場。
周嬸的兒子是先有機會見了未婚妻幾面,兩人接觸了幾次後才鼓起勇氣好不容易求到的,在這個時代稱得上是自由戀愛了,哪兒能讓個莫名其妙的鄰居給攪黃了?氣血上頭也說了幾句難听話,李雅琴哭跑回家,自此名聲也不大好了。
本來她家條件嫁不了周家,再嫁個別的本地戶也不是難事,畢竟主流講究的是門當戶對盲婚啞嫁,女娘又比小哥兒好說親事,但此事過後本地人卻都對她家退避三舍了。
這些事可能都是真的,但要說李雅琴勾搭宋亭舟……常金花也半信半疑。
李雅琴在她家做事也快一月了,沒見她有什麼出格的地方。
但她家好不容易過陣舒緩日子,晚哥兒又是她一步步看著走過來的,堪比半個親兒,他與大郎和和美美再生兩個崽就是常金花最大的念想了,若真被人插上一腿!
常金花想著想著氣血上涌,頭都暈乎起來。
孟晚見勢不對,“娘,你怎麼了娘?”
常金花天旋地轉說不出話了,孟晚慌忙招呼外面干活的盧春芳。
“春芳嫂子,你快幫我扶著些我娘,咱們去同善堂看看!”
盧春芳急忙放下手里的活計,和孟晚一人扶一邊架起常金花去了最近的醫館。
常金花暈暈乎乎的躺在醫館的床上,坐堂的郎中掀開她眼皮子瞧了瞧,又捋著胡子把上脈,許久憋出兩句,“此乃中衮@ ゅ 釔 誶鄭 迥諮羝 皇鐶八 擰! br />
孟晚︰“啊?”
“勞煩先生說的明白些!”
郎中不急不緩的說︰“令堂是中了暑氣了,不要緊,待我開上兩副湯藥,回家煎服即可。”
孟晚放下了心,“那就有勞先生了。”
還好是虛驚一場,但常金花也著實難受了一天,孟晚回去給她熬了些稀粥,喂她喝了兩口肚子里有了東西,又親自去煎藥,涼的溫熱了再喂常金花喝下。
盧春芳處理著剩下的碗筷,琴娘不來,這些她便攬了自己洗。
孟晚在廚房捶面,準備明早要用的,往日這活是常金花準備,讓自己安心寫話本子。
隔著臥室門上掛的粗麻簾子,能隱約看見躺在炕上的常金花,她才四十而已,前些年操勞的身心疲憊,看著總比同齡人老上好幾歲。
孟晚眼眶一熱,滾下幾滴淚來,其實家里的日子已經很好了,便是不開早食鋪子,常金花閑下來什麼都不做也是待不住的,但孟晚就是為她心酸,沒來由的就偷偷哭了一陣兒。
心里又想,既然她不喜歡李雅琴,左右一個外人,又不是招不到工,干脆辭了招了個她喜歡得了。
第二日李雅琴來上工,還沒等孟晚想好怎麼開口,她自己竟然主動提起,“晚哥兒,真是不好意思,這幾日你再招旁人吧,等有人頂替,我就不做了。”
孟晚問了句,“這是為何?”
李雅琴面上有幾分羞澀,“我快要定親了,要在家準備嫁衣,不便出來了。”
孟晚恍然大悟,請假一日原來是相親去了。
“那真是恭喜了。”
李雅琴自覺孟晚這樣有見識的小哥兒才能與她說上幾句話,便又主動提了兩句婚事,“我如今也蹉跎到二十歲了,是附近出名的老姑娘,沒少人在背後說我閑話,這我都知道。”
她是傲,不是傻,這幾年漸漸懂了許多道理,不是沒後悔過年少輕狂,如今真能尋到合了心意的,面上都透著喜氣,也說了幾句真心話。
“旁人的閑話終究是閑話,還是家人和自己更為重要,人不該為了那些個閑話,傷了身邊血親的心。”
孟晚倒是覺得可以理解,沒誰是生下來就會察言觀色的,只不過在這個時代,女子與哥兒的犯錯成本更大罷了。
但他記得那日見得李家老母,那般年歲還為幼女打算,李雅琴這幾年在家蹉跎年華,不光消耗自己,也在傷老人家的心。
李雅琴怔了一怔,“你說的對,是我為了掙那麼一口氣,累得我爹娘受罪了。”
晨時常金花好些了,要起來做活,生生被孟晚攔下不讓她下床。
晌午收完了鋪子,李雅琴回了自家,孟晚鎖上院門,才揣上錢袋子帶她和盧春芳往外頭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晚哥兒,這是要帶我們去哪兒啊?家里面還沒捶,豆子還沒泡呢。”常金花惦記著家里的活計,不願出門。
盧春芳稀里糊涂的跟著,怕出去又要花錢,也說︰“要不你們去吧,我回家泡豆子去。”
孟晚勸道︰“就那麼一點活,一會兒回去順手就做完了,還用你們這麼惦記?”
他笑道︰“跟我走就是了,總不能將你們賣了。”
他們上了主街,一路往北走,快到北門的時候有一間極大的瓦舍就開在路邊上,上面是用極好的紅木做的牌子,上書︰昌北瓦舍。
禹國以東為尊,昌平府的城東坐落的都是試院、官府衙門、府學書肆等,瓦舍這樣下九流的場所是不準開在城東的,可除了城東的其他各處卻大大小小各有坐落。
其中城西與城北交界處的這所昌北瓦舍,便是附近最大也是最有名的,里面設有八座勾欄,戲班子,說書、雜技、皮影……分的是五花八門。
孟晚見其他勾欄門口也是大大小小人來人往,不時還有戴著帷帽的公子小姐帶著僕人盡興而歸。看了一會兒後,他直接拉著常金花與盧春芳往最大的平橋勾欄走去。
平橋勾欄是昌北瓦舍里位置最好,也最大的一座勾欄。門外候著兩位門童,“夫郎,進咱們平橋要買票,六文一人,圖個六六大順的意思。”
倆門童是人精,一看就知道孟晚等人是頭次來這種場所,倒也沒有瞧不起人的意思,笑著將規矩說了。
孟晚從錢袋子里數出十八文銅板,交給他倆,“我們三人看。”
門童立即遞上三個一指寬的細長手牌交給他們,“三位拿著手牌進去,里頭自有伙計給你們找座位。”
孟晚打頭陣,掀了簾子進去,一眼便看見中心處設有一座戲台。戲台高出地面三四米,台上設有樂床,後頭另有古門道,穿過古門道應該就是戲房,這座勾欄是專給戲班子設的,也是昌北瓦舍里最招人的買賣。
他們趕得巧,台上剛演完一台戲,正在報幕。
“張協狀元?”孟晚輕念。
“咱們就看這個吧。”
圍著戲台是建的層層加高的觀眾席,看台上一排排的座椅夾在一起足能容納八百余人。
孟晚他們來得晚,座位不算太好,但因戲台子建的大,也能看清台上表演。
樓上自有雅間對著戲台子,孟晚逮住個在看台上來回穿梭的小二問︰“小二哥,樓上的雅間是怎麼個說法。”
小二笑意不達眼底,敷衍著說︰“二兩銀子一間,茶水可續,瓜果另收錢。”
喜歡穿成哥兒下一秒請大家收藏︰()穿成哥兒下一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