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宣德樓。
“其實官家也不差。”岳飛低聲自語。
“父帥,您說什麼?”岳雲問道。
岳飛又重復了一遍,“官家,其實也不差。”
岳雲臉上顯出困惑,問道︰“官家還不差?”
“若是沒有天幕出現,那十二道金牌就是催您回去的,不僅十年之功毀于一旦,您更是在風波亭……”
“在金營憑著一身勇武智慧震懾金人的康王已經死了,現在活著的是……”
岳雲頓了頓,沒有說出犯忌諱的話,但語氣中透露著不滿。
岳飛搖搖頭,開始給岳雲講趙官家吃飯的事。
“官家每次吃飯的時候都要準備另外的筷子、勺子,飯菜來了以後,官家就用這些筷子勺子把自己想吃的東西盛到另外的容器,然後盛出來了一定吃完。飯也是這樣,另外單獨用湯匙舀出去了吃。”
“你可知為何?”
岳雲先是搖搖頭,又不太確定地點點頭,“莫非用的是銀筷,怕宮人下毒?”
“官家吃剩的殘羹剩飯,都會被宮人吞進五髒廟,官家不忍心把自己創過的殘羹冷炙送給宮中的太監奴婢吃,想讓他們吃得體面一些。”
岳雲直接說道︰“邀買人心的手段罷了!”
岳飛又講起另一件事︰“官家好養鶉鴿,每天親自放鴿,親自收,有士人寫詩嘲諷︰鵓鴿飛騰遴帝都。暮收朝放費工夫。何如養個南來膺。沙漠能傳二帝書。”
“官家啊官家,你的鴿子費那麼多功夫,也不過在臨安城里飛來飛去,為什麼不往一個往來飛的大雁,還可以飛到金國的沙漠里,給拘禁在那里的二帝送信。”
“官家沒有殺他,還賜了官。”
“如此淺顯的邀買人心的手段,父帥難道看不出來嗎?”岳雲不解,這種手段在史書上比比皆是,甚至市井小民都懂,父親怎麼會看不透呢?
岳飛沒有解釋,接著講,“吳晉卿鎮守四川,前年回臨安述職,官家特地請來川蜀廚師,又命人前往川蜀取當地井鹽,為他做了一頓可口飯菜。”
岳雲提高聲量道,“唐玄宗討楊玉環歡心也不過如此,‘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空耗國帑!”
“雲兒,可官家畢竟收了吳晉卿的心,不是嗎?”岳飛看著兒子,“為父且先不論官家此事對錯,你難道沒發現你現在對官家充滿了偏見?”
岳雲不自信的反問道︰“有嗎?”
“你覺得官家就是後人口中的那種人,所以官家對身邊人好,在你眼中是邀買人心;賜官給嘲諷自己的人,在你眼中還是邀買人心;優寵近臣,在你眼中是空耗國帑。”
“政治不是非黑即白,人不是非好即壞。”岳飛繼續說下去。
“就如那秦始皇,後世喜愛他之人,認為他的一舉一動皆有深意,皆是為了華夏,譬如始皇求仙問道,他們居然說始皇是因為知道扶甦扛不起秦二世的責任,為了華夏延續,才會去追求虛無縹緲的長生不老。”
“諸多言論,何其可笑!”
“恐怕始皇都不知道自己是這麼想的吧?”
“又有討厭始皇之人,始皇的所有政策在他們眼里都是錯的;郡縣制,不對,應該用郡國並行制;法家,不對,應該外儒內法;修長城防御匈奴,還是不對,應該學衛霍封狼居胥。”
“喜歡始皇的人,凡是始皇做的事,都是對的。”
“討厭始皇的人,凡是和始皇沾邊的事,都是錯的。”
“始皇是華夏第一位皇帝,是祖龍,但他也是人。”
“事事皆對的聖人、事事皆錯的惡人,恐怕只有話本里才會出現。”
“一個政策,此時善政,彼時惡政,甚至同一時間在不同地區、不同人手里都不一樣,譬如王相公的青苗法,善政乎?惡政乎?”
“後人言我死于‘迎回二聖’的口號,可他們不知這口號是官家喊出來的,武官在喊,文官在喊,這是當時的政治正確。”
“後來官家不喊了,大家也就沒人提了,何況如今二聖只剩一聖了。”
“後人又言我死于‘岳家軍’,可他們不知前有宗家軍,如今還有吳家軍、韓家軍,無非以主帥之名稱呼軍隊罷了,當真是我岳某的私軍嗎?”
“若無後方糧草,大軍寸步難行。”
岳飛長嘆一口氣,看著兒子,語氣鄭重,“為父講這麼多,只是想告訴你,不要讓仇恨蒙蔽了雙眼。”
“江南高門大族們想擁我行太祖陳橋舊事,被我婉拒,他們又來攛掇你。”
“父親,兒……”岳雲想解釋自己都躲著他們。
岳飛擺了擺手,示意兒子繼續听,“我當然知道你躲著他們,沒听他們的蠱惑,但你真的沒有一絲絲心動嗎?”
“雲兒,你的心亂了。”
“化家為國是凡人禁不住的誘惑,為父不怪你,為父只是想讓你認真想一想,天下可有付出不求回報之舉?”
“付出是要得到回報的,他們擁你,自然不是白付出的。”
“與虎謀皮者,終被虎食。”
“你以為你是唐高祖,卻不知在他們眼中你是晉元帝。”
晉元帝,即東晉開國之君司馬睿。
“不要想太多,化家為國不如多為百姓做些實事。”
“譬如昭烈帝、漢壽亭侯、諸葛武侯……”岳飛突然停住,問道︰“可知漢壽亭侯之事?”
想起天幕曾講過小說《三國演義》,岳飛又補充道︰“正史中記載的事。”
“威震華夏,水淹七軍。”
岳飛問︰“還有嗎?”
岳雲搖搖頭。
“昭烈帝與諸葛武侯給無地之人分地,漢壽亭侯教農民識字。”
岳雲很驚訝,“父帥,這是正史所載?”
岳飛點頭,“春秋筆法……春秋筆法,再怎麼隱晦,也總是會露出蛛絲馬跡的。”
“怪不得,怪不得,怪不得季漢史料語焉不詳。”岳雲似乎想通了什麼,“怪不得季漢史料前期語焉不詳,關張二人出場就是萬人敵,與其說是《蜀書》,不如說是《諸葛武侯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