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接近反清復明的應該是清朝的太醫院。
古代醫生們經過幾千年的臨床發現,如果人攝入大量的鉛,會昏昏欲睡無精打采,于是中醫們將鉛制成鉛白霜,並作為安神湯的重要藥材。
清朝的後宮斗爭激烈,小孩又活力四射,妃嬪們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在宮內惹是生非,經常讓太醫給自己的孩子服用安神湯,阿哥格格們喝完之後,立刻鉛中毒,自然就安神了。
結果就是,大清的阿哥格格們平均壽命高達28歲。
到了清末,光緒和溥儀更是都絕嗣了。】
——————
評論區
【好像主要原因不是這個,是近親結婚吧?】
【你一說,我突然想起宋朝皇帝,他們倒不是因為醫生,而是因為皇宮涂料,大範圍采用朱砂。】
【羅馬正統在大清?】
【?】
【羅馬就是因為鉛中毒滅亡的。】
趙宋皇帝……
朱元璋咱的皇宮也多用朱砂,標兒有沒有可能就是因為這個所以短命?
大明,永樂年間。
朱棣摸著胡須思索,俺的皇宮也一樣,所以這就後代子孫普遍短命的其中一個原因嗎?
“應該不是。”
朱棣沒好氣的看了朱高熾一眼,“對你來說不是,因為你是胖死的。”
朱高熾……
朱高煦“爹,這太醫的德行,看來是千年不變,依兒子所看,找兩個庸醫出來斬首,看他們以後還敢不敢糊弄皇帝。”
“二叔,不可。”朱瞻基緩緩搖頭。
“大佷兒,有何高見?”
“世上有四類人不能得罪,一曰廚子,二曰醫生,三曰車夫,四曰貼身護衛。”
“反了他們了!一群狗奴婢,還敢欺主不成?”
“二叔,您看史書嗎?”
“咋的,大佷兒當真以為我像後人所說,滿腦子都是刀槍棍棒,是一個莽夫不成?”
“二叔,你想想史書里,有多少君王被這四種人所殺。”
朱高煦冷笑道“所以這就是你的子孫被太醫治死了,不僅不治他們罪,反而賜金升官的原因?”
“治不好就殺,誰敢治?二叔精通軍事,難道有打了敗仗,就把全軍殺了的道理?”
“哼!我是為大哥操心,我又不是太子,未來得病,也不需要太醫。”
∼∼∼∼∼∼
大明,嘉靖年間。
許三多正盯著氣死風燈研究。
這玩意兒為什麼要叫氣死風燈呢?
四周都有罩子,應該叫罩燈嘛。
“我好像明白了。”
“先生,您明白什麼了?”
“我明白太醫院的醫生為何個個家學淵源,但使出來的醫術卻不如民間醫生了。”
李時珍接著解釋道“要讓皇室意識到,天子是天子,但也是人,人命是脆弱的,治不好才是正常的,治好了才是罕見,或許是祖宗、天神庇佑,總之不是醫術精湛!”
“縱有扁鵲、華佗、張仲景、孫思邈之能,卻也要做個庸醫。”
“先生,這是為何啊?把皇帝治好了,不是能得到更多賞賜嗎?”許三多不解的問道。
“這次治好了,下次呢?”
“這位皇帝治好了,下位皇帝呢?”
“有精湛的醫術,就是神醫,屬于神仙了。”
“但神仙最好靜靜的待在九天之上,享受凡人供奉膜拜,是萬萬不能下凡的。”
“一旦下凡,施展仙術,那他離被人咒罵、潑大糞的日子就不遠了。”
“今天能治好重疾,明日就能起死回生,後日就能生白骨。”
“如果做不到,你就是偽神。”
“就像那龍王廟,若是次次求雨不靈,無非百姓不再供奉而已。”
“但只要靈一次,恰好百姓求了雨,老天爺又下了雨,那這龍王廟離被砸也快了。”
“這次靈,下次不靈,百姓剛開始會覺得自己祭祀不夠,會東拼西湊,但這樣還不靈,百姓就會覺得這個龍王爺沒神力了,會扒了龍王爺的廟,把龍王爺拖出來暴曬。”
啪!
啪!
啪!
“說得好!”
門被推開,鑽進來一個人,帶進一股藥香。
李時珍細細打量,這人穿的是青色盤領官袍,胸前一方鷺鷥補子以精細的彩線繡成,禽鳥展翅欲飛,腰間束著素銀帶 的革帶,腳下踏著粉底皂靴。
“院判貴姓?”李時珍起身行禮問道。
“免貴姓桂。”
李時珍感覺這人還挺有趣的,遂接著話頭說道“桂院判可是天水郡人?”
“吾家貧,非姬周後人。”
“哦∼那便是桂林郡咯。”
“然。”
桂姓在清朝之前,只有兩個出處。
秦一統天下,姬姓避禍改姓,始祖為桂奕,稱桂奕一族。
漢武帝平定南越,當地百姓以郡為姓,史稱嶺南桂氏。
清朝,又有回、滿、朝三族改姓。
雲南回族馬氏族人馬廷奉,在乾隆年間遷到貴州威寧,因受桂姓之人大恩,遂命部分族人改姓桂氏,以謝大恩。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又有滿清章佳氏、貴岳哩氏、赫舍里氏、貴車特氏部分族人改漢姓為桂。
還有朝鮮江氏,自稱出自姬姓魯氏,為魯國後人。
天啟七年,高麗江氏後裔江桂羲率眾明末清初,歸順皇太極,被撥歸滿洲正黃旗,世為包衣,世居得州。
得州在今遼寧丹東與朝鮮新義洲一帶。
其後代大多仍冠漢姓為江氏,但也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桂氏、羲氏等,世代相傳。
一听姓,李時珍就知道這人不是出自姬姓,就是出自嶺南,遂有此問。
二人一來一問,許三多一句也沒听懂,這都說的啥?
啥!啥!啥!
桂院判看向許三多,露出一個和藹的笑容,“你對著燈吹口風。”
許三多看了李時珍一眼,見他沒阻攔,遂對著氣死風燈大口吹氣。
“我明白了,風不吹熄,所以叫氣死風燈。”
桂院判點點頭,又看向李時珍“李兄,你說這孩子聰明嗎?”
“聰明。”
“那李兄比他聰明嗎?”
許三多插話道“李先生肯定比我聰明!”
“三多,你且去外面守著,別讓人進來。”
許三多哦了一聲,就去院子里守著。
“桂院判有何指教?”
“李兄剛才不都說出來了嗎?李兄可想入仕途?”
“以前想,現在不想了。”
“哦∼那可真是太可惜了,小弟還想保舉兄長進太醫院哩。”
“院判有話不妨直說。”
“李兄,你是想著書傳世也好,想當神醫治病救人也罷,最好離這皇城遠遠的。”
“威脅?”
“勸告,李兄是聰明人,又是神醫,死的不明不白,不免為之可惜。”
“我懂了,歇息兩日,我便帶著三多離開。”
“那就再好不過了,此去山高路遠,還望兄長照顧好自己。”桂院判從袖中掏出一張銀票,放在桌案之上,行禮告別。
“三多,你這名字好听,一路上可要照顧好先生。”
“嘿嘿,俺知道,先生是俺的救命恩人,俺死了,先生也不能死。”
目送著桂院判離開,李時珍拿起桌上的銀票,敲響旁邊的房門,“還請交給陛下。”
房門打開一道縫,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一道細長的聲音問道“還有其他事嗎?”
“可否幫個忙,我想連夜離開。”
“往甘肅古浪衛去,那里有人幫你挖漢朝的大司農銅權。”
縫隙遞出來一塊腰牌,又道“銀票收著,一路不花錢,他們不會放心你,今天不要走,明日再走。”
李時珍聞言,中樞爭斗已經到這種地步了嗎?
剛想問,房門已經關上了。
“唉……”
喜歡刷視頻震驚古人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刷視頻震驚古人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