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視頻︰震驚古人

第424章 先生︰你們說北京這也不能拆,那也不能拆,那就不拆了。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水光山色與人親 本章︰第424章 先生︰你們說北京這也不能拆,那也不能拆,那就不拆了。

    【#離譜事件#】

    【一男子在河邊釣魚,被毒蛇咬了一口。

    離譜的是該男子沒有第一時間去醫院,反而是捉起毒蛇,往村里趕去。

    在村里找了條黃狗,讓蛇咬了它一口。

    隨後,黃狗往後山跑去。

    男子頓時覺得自己有救了。

    之後,男子一直跟著黃狗,黃狗吃啥他吃啥。

    因為男子曾經听人講過,狗能自己找到解藥。

    可沒過一會兒,黃狗把男子帶到一處風水寶地。

    不久後,一人一狗就倒在了這里。】

    ~~~~~~~

    評論區

    【大黃您已到達墓地地,導航結束。】

    【大黃我就臨走前吃點自己想吃的,你干嘛?】

    【都抓住蛇了,直接逼問出解藥不就行了?】

    【天才,出院。】

    【帶著蛇去醫院才是正解。】

    【狗說你也不喜歡死家里?】

    【狗:當年我沒學醫生,我學的風水。】

    【听過導盲犬,沒听過導墓犬。】

    【狗:其實蛇沒毒,我給你吃的草才有。】

    【狗內心想吃點啥就吃點啥吧。】

    【以為是中藥師傅,結果是風水師父了。】

    【狗我不是人,但你真是狗。】

    【他寧可相信狗,也不相信醫生。】

    大明,永樂年間。

    北直隸,百姓村。

    “這也太離譜了,應該是假的吧?”

    柳氏不敢相信,這不是傻子嗎?

    哪怕自己找草藥治,都沒有這麼離譜。

    “話說,狗真的能找解藥?”

    “不知道,試試?”

    “……”

    “失心瘋灌金汁,是不是因為旺財要吃屎?”

    “應該不是因為這個吧?”

    “我倒知道,毒蛇出沒,十步之內必有解藥。”

    “蛇窩附近十步之內,就有能夠解蛇毒的藥。”

    “我听說的怎麼是毒物出沒,七步之內必有解藥?”

    “七步、十步,左右不過三步,沒差別。”

    夏柳插嘴說道“萬一被五步蛇咬了?多走兩步,少走兩步,差別可大 。”

    “哈哈~~~”

    童言無忌,惹得眾人大笑。

    夏柳疑惑道“娘,難道不是嗎?”

    “哈哈,小柳子,等你爹他們帶著昆侖奴回來,咱們試一試不就知道了?”

    小孩總是良善的,“用人做實驗,不好。”

    大多數人總是欺弱怕惡的,有朝一日翻身做主,會比曾經壓迫他的人,更加變本加厲的壓迫曾經同階層。

    “奴,非人。”

    “那如果我們有一天成了奴呢?”

    對于可能發生的事,人總是下意識逃避。

    “哈哈,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咱們看天幕吧。”

    ~~~~~~~

    【某乎上有個網友提問為什麼明朝會成為起義次數最多的朝代?】

    【高贊回答

    你先把數據搞明白了再說吧!

    有人說宋朝是農民起義最多的,你說明朝是農民起義最多的,但是實際上滿清時期才是農民起義最多的!】

    評論區

    【專家研究山東清中後期資料,發現山東一地有資料農民起義累計上千次,清遺們居然說明朝最多!】

    【包衣們圍魏救趙的手段罷了。】

    【遺老遺少們把清朝小規模起義歸結為山賊強盜,所以顯得數量少。】

    【史學界都說過很多次了,明朝就是農民起義最多的王朝,清朝那叫民變,那和起義兩回事,抗日時期學生游行,那也叫民變 如果民變犯法,那美國獨立一開始就違法了。】

    【樓上的包衣,你說的史學界是哪國的史學界,又是哪位史學家說的?】

    【你看這些包衣吧,宋朝單人搶米傷人算起義,抓到幾個或幾十個盜賊算起義,它們覺得沒有任何問題,但清朝成千上萬人參加的搶米風潮,有的把衙門、海關、銀行都燒了,被鎮壓而死的人數都超過很多宋朝“起義”,包衣覺得拿來比較是大清虧了。】

    【《清末民變表》里和米有關的民變就有199個,民變就是民眾自發的反抗性斗爭,和起義沒什麼本質區別,包衣們以為民變是什麼小打小鬧呢?

    清末廣東新安縣民變兩三千人圍攻縣城,山西文水縣民變數萬人拿簡陋的武器與軍隊對峙,這種規模的民變全國到處都是,要靠軍隊彈壓。

    明末江南的暴動和奴變都是民變,但向來都被算成起義,也沒見你們反對啊。】

    【次贊回答

    《劍橋中國晚清史(1800~1911》從清實錄里統計起義民變的情況

    18361845年,民變246次。

    18461855年,民變933次。

    18561865年,民變2332次。

    18661875年,民變909次。

    18761885年,民變385次。

    18861895年,民變314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18961911年,民變653次。

    張振鶴、丁原英主編的《清末民變表》,根據《清實錄》、報刊、專著、地方志里的記載統計,1902~1911年10年間全國下層群眾自發性反抗斗爭多達1300余次。

    這麼一看洪武到萬歷101novel.com0多年1300多次是不是就沒那麼多了?

    有人覺得是滿清史料更多所以記錄多。

    但是,雖然滿清的統計數字雖然是最高的,但卻是引用史料最少的。

    宋朝統計的400多次起義,史料來源有380多種,《長編》就有500多卷,《宋史》496卷,《三朝北盟會編》250卷,《建炎以來系年要錄》101novel.com0卷,還有各種別史、雜史、詔令、奏議、類書、文集、小說、筆記,從幾卷到幾百卷不等,但就算把兵變、把某縣抓了幾個盜賊都算進來,也只有400多次。

    洪武到萬歷的實錄有2800卷,跨度超過兩百年,從里面統計到1300多次。

    咸豐實錄356卷,跨度18511861共11年。

    而1846至1865這二十年,實錄的統計數字是3101novel.com0多次,一半就是1600多次。

    同治實錄374卷,跨度18621875共14年,而其中18661875僅10年,實錄的統計數字是909次。】

    ~~~~~~

    評論區

    【如果用史料詳細程度來比較的或,明朝和宋朝的數據至少乘以2倍還差不多 。

    宋朝以前的數據乘以10倍都不一定準,漢唐啥的,大部分連記錄都沒有,距離近比較詳細而已。】

    【正經回答它們就不來了,偶爾來的幾個也是囁囁捏捏的拿不出證據,包衣徒曾笑耳。】

    【在談到“農民起義”這方面的,這幫人便不把滿清列作中國古代王朝,只盯著漢族王朝去計算了。】

    【包衣會說宋朝的史料都丟了,不全面。

    但是你要說宋朝史料不全,包衣就會說不可能的事,元朝很尊重文化把史料都存了。】

    【同樣的話還可以類比到明朝,包衣會說明朝史料不全,所以統計不全面。

    但你若說因為清朝銷毀明朝史料,包衣們便會強調康熙和乾隆沒做過。】

    ~~~~~~

    【前面已經有許多人談過次數的問題,那我來談談規模。

    大明最大的明末大起義,主要涉及地區是西北,華南,然後順手席卷了西南,在崇禎上吊的時候,江南的歌舞團甚至還沒停。

    這個規模在韃清,p都不算。

    韃清開局就是三藩之亂,規模吊著李自成打。

    終結康乾時代的白蓮教起義,前後動用十六省軍隊,消耗兩億白銀,在冊人口蒸發11e。

    至于太平天國,你以為只是太平軍?

    不不不,西南杜文秀,新疆阿古柏,中原捻軍,首都英法聯軍,東北,滿地圖都在飄紅。

    黃巾、紅巾、黃巢、李自成、陳勝這些起義界的先輩湊在一起都沒那二十年熱鬧。

    論人口蒸發速度,唯有恐虐神選安祿山能與之過招。

    而韃清他離譜就離譜在這里,一般的朝代到白蓮教這關就該準備躺著等斷氣了,韃清在棺材里來回橫跳,甚至還發動了遠征收復新疆,一度讓人以為要詐尸。

    動不動幾億白銀下去,這麼多錢要發給明軍,孫傳庭估計已經澡盆突襲君士坦丁堡了。】

    評論區

    【雖然但是,你好像選錯例子了,三藩之亂不是農民起義啊。】

    【確實,不過把其中不符合起義的例子取消,韃清完勝。】

    【贏王,一直贏贏贏。】

    ~~~~~~

    北宋,汴梁。

    統計只有四百多次,趙匡胤不知是該笑還是該哭。

    不過,比朱八八的明朝少,勉強稱得上好事吧?

    朱元璋那是因為你疆域小。

    趙匡胤你疆域大!你一千多次!有什麼可驕傲的!

    朱元璋那咋了?兩宋絕對不止四百多次!咱有史書為證。

    趙匡胤清朝惹的你,你總找朕麻煩干嘛?

    朱元璋咱已經派人去滅他們祖宗了,已經沒興趣欺負清朝了。

    趙匡胤……

    ~~~~~~~

    大秦,咸陽。

    “大秦有多少次呢?”嬴政喃喃自語道。

    劉季“兩次。”

    “? ? ?”

    “民亂也好,起義也罷,歸根到底是民眾發起的。”

    “所以六國復國不能算。”

    “陳勝吳廣,雖然後人說陳勝有字,應當是落魄貴族,但已經和民差別不大了,況且後人的史書也稱陳勝吳廣之事為起義,所以算一次。”

    “而另一次!”劉季跺著腳,怒罵道“雖然乃……兒臣也看不上劉邦那個無恥老流氓,但他家僅僅是有些錢財而已,萬萬談不上貴族,也算一次。”

    劉邦你又罵乃公?

    劉季我們換一下,你來當劉季,我去當皇帝劉邦,你罵不罵?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劉邦罵!

    劉季那不得了。

    劉邦但不妨礙乃公鄙視你,乃公叫始皇政哥,你叫他義父,拉低了乃公的檔次。

    ~~~~~~

    大明,崇禎年間。

    演武場。

    “幾億兩白銀?”

    崇禎看的流口水。

    有這麼多錢,對外打不過。

    你給朕,朕即便再廢物,也不至于一賠再賠。

    崇禎搖搖頭,蠻夷們讓清朝賠,那朕就讓蠻夷賠。

    回過神來,崇禎向戴蒼點點頭,示意他可以開始試射了。

    “裝彈!”

    “射!”

    十名曬得黝黑的宗室,跟著口令,裝彈然後舉起手中的火銃,扣動扳機。

    一陣砰砰的聲響過後,靶子處的士兵檢查過後,打起旗號。

    “兩百米,全部上靶。”

    戴蒼揮揮手,又有數人扛著大肥豬,捆在兩百米的木桿上。

    “裝彈!”

    “射!”

    崇禎連忙跑去肥豬的位置,看著從彈孔中不斷涌出的豬血,仰天大笑。

    “天佑大明!天佑華夏!”

    “愛卿,火銃可有名字?”

    不等戴蒼回答,崇禎便拉著他的手,“便定名戴蒼一式火銃。”

    “大伴,快讓人把酒食帶來,朕要與諸位功臣同飲。”

    “愛卿,今日你我抵足而眠,你給朕好好講一講這火槍火炮。”

    戴蒼來不及拒絕,就被崇禎拉著坐在地上,一臉茫然。

    額,這抵足而眠,他正經嗎?

    ~~~~~~~

    清朝,光緒年間。

    “天幕,你可以消失嗎?”

    天幕沒有回應,慈禧苦笑一聲。

    大清,完了。

    蟄伏計劃的前提,是勝利者允許失敗者活下來。

    但天幕繼續播放下去,滿城恐怕會被屠個干干淨淨吧?

    或許會有些平民和些許宗室成員能活下來,畢竟不論是誰贏得勝利,也要做一下表面仁義。

    但肯定是嚴密監視,等人們都忘記這件事的時候,他們也就到了該消失的時候了。

    火紅的年代。

    根據天幕的提示,科技委員會有所收獲。

    先生在會議上提出,北京已經不適合作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了。

    但遷都,暫時是不可能的。

    無他,窮。

    以及因為天幕的原因,和北方鄰居的關系不僅有所緩和,甚至更進一步,稱得上親密無間。

    因為華夏如實的告訴了大林子,他們將來裂開了。

    一方需要基礎工業,一方需要得知未來之事。

    雙方一拍即合,農產品加未來消息的方式換取工業援助。

    他們半賣半送,華夏也是半賣半送。

    先生召開會議,計劃以通州為中心,建立工業園區。

    逐步將領導機關往工業園區轉移。

    將來,通州就是新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有人反對,先生說“待在遺老遺少中間和待在工人中間,哪個更符合我們?”

    “不是有人說這北京城是幾百年的建築,是華夏文化集大成者嗎?這也不能拆,那也不能拆,索性就不拆了。”

    “以後的北京城,就當個旅游景點吧。”

    “旅游城市也很好的 ,小娃娃們一個節假日就能貢獻幾十億的收入。”

    當然,總不能國都到處煙囪。

    所以,未來通州會慢慢將技術含量低的工廠向全國轉移。

    通州主要負責研究高科技。

    喜歡刷視頻震驚古人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刷視頻震驚古人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刷視頻︰震驚古人》,方便以後閱讀刷視頻︰震驚古人第424章 先生︰你們說北京這也不能拆,那也不能拆,那就不拆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刷視頻︰震驚古人第424章 先生︰你們說北京這也不能拆,那也不能拆,那就不拆了。並對刷視頻︰震驚古人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