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視頻︰震驚古人

第413章 陳理︰我可以不回來嗎?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水光山色與人親 本章︰第413章 陳理︰我可以不回來嗎?

    【#龍舟大賽#】

    【廣州最富有的兩個村子,冼村和獵德村,平時就一直在爭個高低。

    端午節的龍舟大賽,更是鉚足了勁干。

    今年獵德村,為了贏得比賽,斥巨資迎了三條新龍舟。

    結果剛出門就翻了兩條,听說是因為請了洋女婿上船,老祖宗不開心了。

    冼村听聞,樂的連忙把這件事記上族譜,大肆嘲笑獵德村無男丁,鬼佬上龍舟。

    搞得現在獵德佬喝早茶都得去角落,就怕遇上隔壁冼村佬。】

    ~~~~~~

    評論區

    【獵德村,乙巳端午,黑白蠻登舟,祖羞,覆。 —— 冼村記

    【冼村史記:乙巳蛇年夏,粵地有村獵德,置龍舟三,子孫不足數而聚外夷劃舟。先祖天之有靈,觀之不悅,遂翻二舟。】

    【還說獵德女的不外嫁,搞半天不嫁中國的。】

    【多年以後掃墓奧斯迪拉尼爾德祖先保佑!】

    【要包飛機去非洲拜山。】

    【以後村里聚會都席地而坐,一人發幾個敷敷一碗蘸料,有說有笑的手里也不閑著,團團敷敷蘸一蘸,高興的說歪瑞古德!】

    【剛刷到獵德村又把船撞爛了。】

    【知道為什麼獵德村沒拿冠軍嘛?因為後面那個人沒帶鞭子。】

    【租客獵德村翻船了?兆頭不好,換個地方住。】

    【祖宗:家里有鬼啊!你知不知啊!】

    【獵德無男丁,讓一黑一白兩鬼佬上船,祖宗不滿三船翻兩船。】

    • • • • • •

    漢末三國,孫氏盤踞東吳,開發江南。

    晉室衣冠南渡,嶺南大開發。

    歷經南北朝至隋朝一統,曾經的被中原稱為蠻夷之地的嶺南,成了溫柔的江南。

    到了唐朝,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廣州由于地理位置優越,成了當時中國最大的商貿中心和港口城市,由此開啟了與外商的千年不解之緣。

    唐朝至德三年,天下大亂,大食國、波斯國番兵攻佔廣州。

    搶掠倉庫、屠殺百姓、焚燒房舍,然後帶著搶來的財寶女子乘船渡海而去。

    不提天幕中看到的未來,光憑這件事,廣州的古人們對番邦蠻夷有好感就有鬼了。

    北宋,元豐年間。

    南海郡,番禺縣,獵德鎮。

    “翻的好!”

    李益彥,商人,定居獵德西鄉,為獵德西鄉始祖。

    獵德村名來自耕道而得道,獵德而得德。

    “蠻夷,畏威不畏德!”

    唐末戰亂的慘烈景象,讓大宋的開國君臣們畢生難忘。

    除了節度使、武將軍閥,在唐末的戰亂里,還有一群不為人熟知的蠻夷軍隊。

    唐太宗李世民有言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

    客觀來說,李世民的這個政策的問題並不大。

    包容萬國,漢化胡人,尤其是草原胡人,確實能減輕外部壓力。

    但後來者,並沒有嚴格執行。

    不分情況的給了蠻夷從政,甚至領兵的權利。

    所以唐末戰亂,不僅有大家熟知的節度使、胡人混戰,還有一群當時世界上數得上名字的各種族番兵趁火打劫。

    除了昆侖奴,幾乎各種膚色的番兵,都在中原大地亮過相。

    所以,宋朝開國定下的制度,在後來人,也就是我們看來有些難以理解,但對他們來說,是他們能想到的最好的選擇。

    唐末的武夫、番兵,在中原大地造的孽,太恐怖了。

    “嫁者、娶者,逐出族譜!不準入祖墳!”李益彥對跪在祠堂的兒孫們嚴聲道。

    雖然不知後世定居獵德的是否還是自己的兒孫,但規矩得定下。

    後世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真到千年之後,兒孫們願意娶、願意嫁蠻夷,老夫管不到。

    但你有娶和嫁的自由,我也有讓你不入族譜的理由!

    真有人願意放棄入族譜,非要娶一個蠻夷或者嫁一個蠻夷,若真有地府,老夫若是得知,還要為他或她拍掌叫好。

    這是後人崇尚的愛情,為了愛情,可以不顧一切。

    雖然不理解,但老夫尊重,欣賞他的勇氣。

    但你不能既要愛情,又要入族譜,還想進祖墳。

    老夫只有一句話你要感謝後世沒有私刑,否則老夫定要把不孝兒孫活埋了!

    ~~~~~~

    大明,洪武年間。

    “後人不讀史書的嗎?”朱元璋不理解。

    那群蠻夷,不知仁義禮智信,不講道德。

    蒲氏,受宋朝皇恩,不思報國,反而屠殺趙宋皇室三千余人。

    “將改姓的蒲氏後人通通充軍,不許入籍,他姓敢有與蒲氏結親婚配者,依照此例!”

    開國之初,朱元璋已經處罰了一次蒲氏之人。

    但蒲氏在泉州縱橫百余年,已經成了土皇帝,支脈、姻親太多了。

    和主脈牽扯不大的部分支脈,改吳姓避禍,朱元璋也沒和他們計較,權當沒看見。

    “是可忍孰不可忍!”老朱不知是怒這蒲氏,還是怒後人不爭氣,亦或者是知大明之亡,心中怒氣難消,想找個人出出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頓了頓,老朱接過馬皇後手里的青瓜,咬了一口氣,解了解暑氣,對朱標吩咐道“嚴州府……”

    “罷了,讓歸德侯回來一趟,去見見他們,朕賜他們民籍,只要不造反,都隨他們吧。”

    梅州有首漁歌“老子嚴江七十翁,年年江上住船篷。早年打敗朱洪武,五百年前真威風!”

    這首歌唱的就是住在嚴州府的九姓漁民。

    陳友諒兵敗之後,陳理被朱元璋封為歸德侯,洪武五年,朱元璋將他遷往高麗居住。

    而陳友諒兵敗之後,大部分士兵,不是被朱元璋吸納,就是被老朱放回鄉耕田。

    但有一部分,說他們愚忠也好,痴傻也罷,他們鐵了心要為陳皇帝報仇。

    老朱這個氣啊,咱讓你們回鄉安心種地,你們還要反了咱!

    平亂之後,領頭者被處死,參與者皆入奴籍。

    這個故事就是某些說法里,朱元璋將陳友諒的親人、後裔、家屬以及士兵發配奴籍,只準打漁為生,不準上岸的起源。

    朱元璋咱有這麼狠?

    陳理不知道啊,我可以不回大明嗎?

    朱元璋你覺得呢?

    陳理大抵是不想回大明的。

    朱元璋就是怕自己帶著舊部造反,又為了留個好名聲,才難得發了一次善心,將自己和歸義侯一起發配高麗。

    歸義侯,元末紅巾軍領袖之一明玉珍的兒子。

    到了高麗,二人過得也不好。

    直到李成桂上位,賜陳理平漢君祿,明升華蜀君祿,二人生活才稍微好了些。

    但也僅僅是好了些,能活下去。

    建文年間,高麗國王賜地。

    永樂年間,高麗國王賜奴婢。

    陳理的生活才與中原普通耕讀之地可有一比。

    但即便過得如此之苦,陳理也不想回去。

    待在高麗,肯定能活下去。

    回了大明,可就不一定了。

    更別說,老朱還讓自己去勸舊部。

    他們要能听勸,當初也不會造反。

    老朱說的好听,賜他們民籍,只要他們不造反,都隨他們。

    但萬一呢?

    他們說點不堪入耳的話,亦或者鐵了心就是要造老朱的反。

    黃泥巴掉褲襠,不是屎也是屎,自己說的清楚嗎?

    不過,陳理暫時還不知道老朱又發了一次善心,讓自己回大明,要賜舊部民籍。

    他現在有一個更糟心的問題要面對。

    李成桂找上了他,向他請教怎麼才能在造反成功之後,要做些什麼才能獲得大明的認可,被賜封為高麗國王。

    陳理“……”

    我是一個失敗者,你問我這個問題,和緣木求魚有區別嗎?

    李成桂失敗了,還能活下來,被封為侯,不更顯得侯爺您有本事嗎?

    听听這話,侯爺,您。

    陳理嘴角抽抽,能活下來,和我自身能力有什麼關系嗎?

    你怎麼不去問歸義侯?

    李成桂笑道“正是歸義侯讓我來請教您的。”

    陳理明升,你個王八蛋!

    明升你確實比我聰明,我想不出辦法。

    陳理很想端茶送客,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高麗國王得罪不起,李成桂也得罪不起。

    但造反之事,自己不能參與。

    否則老朱認為自己圖謀不軌,給李成桂出謀劃策,幫他造反怎麼辦?

    “打女真吧。”

    陳理只能提出一個不是建議的建議。

    倭寇太遠,女真很近。

    幫宗主國剿滅叛逆,合情合理。

    “多謝。”

    李成桂行禮拜別,留下苧布九匹、米四石、酒十瓶、奴婢各一口作為謝禮。

    喜歡刷視頻震驚古人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刷視頻震驚古人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刷視頻︰震驚古人》,方便以後閱讀刷視頻︰震驚古人第413章 陳理︰我可以不回來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刷視頻︰震驚古人第413章 陳理︰我可以不回來嗎?並對刷視頻︰震驚古人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