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排名第五的回答︰
南明說白了就是一系列軍閥擁立皇帝、文官拼命扯後腿的政權,其中的絕大多數人既無才也無德,少數有德的一般跟史可法一樣無才,而馬士英這種能辦一點事的在南明統治階級中已經算相當有才了。
其他的絕大多數,基本是錢謙益、黃宗羲這種鮮廉寡恥的東林一復社貴物,或左良玉、江北四鎮除高杰)這種擁兵自重的軍閥,大家想的都是能偏安偏安,不能偏安趕緊剃頭把弘光賣個好價錢。
所以就這一系列政權,它被問到的不應該是為什麼只存活了十八年,而是它居然還能存活十八年?
而它之所以能存活十八年之久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農民起義軍的加入極大增強了這個政權的正義性和合法性,最起碼它不再是那個令老百姓除了唾棄還是唾棄的玩意了。】
評論區︰
【李定國,可惜、可嘆。】
【明末那群人,我不喜歡崇禎,也不喜歡李自成、張獻忠之流,甚至連鄭成功我都談不上多喜歡,唯獨忠愛李定國,就像我喜歡諸葛武侯與姜維一樣。】
【農民起義在華夏有天然的正義性,李定國因為活不下去造明朝的反,又因為異族入侵,漢家江山將要傾覆,放下仇恨,抵擋滿清。】
. . . . . .
【排名第六的回答︰
南明的問題在1958版的歷史教科書上分析的很清楚。
人關清軍的全部不足十萬人,要征服擁有五六千萬人口的明朝是不可能的,除非它的政權能受到漢族地主階的支持。
清政權有意強調了階級矛盾,並采取了一系列收買、拉攏地主階級的政策。
這樣就使得大部分的地主官僚死心蹋地願為新政權服務,也就削弱了漢族人民抗清的力量。
但是清朝的征服中國還是經過了長期的慘酷的斗爭,中國人民對清軍進行了有力的反抗。
當時南明的抗清陣營是由三種力量所構成的。
一.愛國的地主官僚將領。女真貴族要在中國統治階級中佔支配地位,並不是明朝統治集團所願的,他們中有一部份人想利用清軍來消滅農民軍,然後給予相當酬報而保持明朝的統治。
福王政權中的若干重要人物如史可法)就是這樣。
當他發現清朝的目的在統治全中國時,他們就和人民結合,發動人民起來抗清,如錢肅樂、張煌言、黃宗羲等人就是如此。
也有的接受了農民軍聯合抗清的建議,如何騰蛟就是其例。
但由于南明的領導集團是十分腐化,並且對農民軍猜忌,不能很好的擔起抗清斗爭的領導責任,沒有形成意志統一的領導核心。
二、農民,主要的是李自成、張獻忠的部下兵將,他們對國家民族是有無限的忠誠,放棄了階仇恨,願意在南明政權統一領導下從事抗戰。
但由于南明政權對他們的猜忌,也由于內部出現了少數叛徒,他們的抗清斗爭失敗了,但可以說南明抗清十多年中,農民軍實是抗清軍的主力。
不消說,在地主官僚領導的抗清部隊中,士兵也大都是農民,農民實是抗清的主力軍。
三、抗清的另一力量是與資本主義萌芽相聯系的市民階級與海外貿易商人。
在經濟力量和文化修養上來講他們都遠超過農民。
我們知道民族的形成就是與這一階層密切聯系的。
雖然在明末以全國規模來說這一階層還是十分弱小的,但在東南地區卻比較強大,正由于他們更有文化,更有覺悟,因此在市民力量較強的東南地區,也是抗清最激烈的地區。
最後在東南沿海地區堅持抗戰的鄭成功,正是以海外貿易的經濟收入為其物質基礎的。
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能夠領導抗清斗爭的只有南明統治集團。但這一集團不僅腐化無能,也是內部處于分裂狀態中。農民軍沒有能夠克服分散性的弱點,而市民階層又太弱小,所以抗清斗爭不得不以失敗而告終。】
. . . . . .
評論區︰
【還得是上古時代的教科書啊,客觀、嚴謹、通透。】
. . . . . .
【點贊排名第七的回答︰
岳飛得一趙構而出師未捷身先死。
而李定國欲得一趙構尚不可得。
南宋有一秦檜而權傾朝野,而南明秦檜太多至于黨爭亡國。】
. . . . . .
大明,洪武年間。
“後人教科書的分析,你們都抄下來了嗎?”
朱元璋看向抄錄的數十人,沉聲問道。
天幕可不會因為某人沒看清楚內容就為你暫停。
享有這項權利的只有使用手機的十七,客觀意義來說,他是某種意義上的神明,可惜他並不知道。
所以,抄錄天幕的人就有十多人,視頻內容按照次序一人記兩句。
評論內容亦是如此,少的評論一人記一條,多的評論一人記一段。
即便是後人調侃言語也要記下,因為不確定到底有沒有什麼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至少記下來,能夠理解後人的用語、代稱之類,免得後人用俚語的時候看不懂。
至于記漏了、記忘了的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全是太學院的學生。
誰記得全乎,朱元璋不一定記得。
但誰記不住,老朱記得很清楚。
老朱︰忘了?我幫你把九族找來想一想?
眾人點點頭,示意自己記住了。
按禮應該起身行禮回話,但老朱覺得太過繁瑣,萬一因為對自己起身行禮而導致忘記天幕內容,那也不好罰別人嘛。
老朱︰咱還是善解人意的。
老朱見眾人點頭,喝了一口梨湯潤喉,示意朱標與起居郎跟自己一起出去。
“標兒,你說他們看見天幕,會吸取教訓嗎?”
“後人有句話說的很對︰人類從歷史中唯一吸取到的教訓,就是從不吸取任何教訓。”
聞言,老朱長嘆一口,“罷了,兒孫只有兒孫福,隨他們吧。”
拍了拍起居郎的肩膀,老朱讓他坐下,拿好筆、沾墨、攤開紙張。
“開始記,咱要開始哭了。”
“咱的丞相啊,咱的諸葛啊,咱連你最後一面都沒有見到,老天不公啊。”
起居郎捂著耳朵,無奈的看向朱標︰“太子,您和陛下商量一下,別哭了,我直接記。”
朱標嘴角抽抽,搖了搖頭。
你以為我沒勸過?
可爹說︰咱不做那種瞎編、偽造史書的人,說哭三天就三天,說不吃飯就不吃飯。
老朱是真的三天沒有吃飯。
但除了米飯,肉、菜、燒餅……
馬皇後還打趣︰“不是三天不吃飯?”
“對啊,咱吃的燒餅,燒餅是飯嗎?”
……
大明,崇禎八年。
陝西。
“定國吾兒,這次……”張獻忠面色有些憂愁,忐忑不安的開口。
李定國斬釘截鐵的說道︰“將軍,一定行的!”
李定國很肯定,只要福王將書信帶給崇禎,他一定會同意合作抗清之事,給自己等人名分、自主權。
若在一個月之前,李定國還不敢如此肯定。
但見到了福王將能變賣的東西都賣了,購買成糧食等物北上,甚至還在途中分了些糧食給饑民,李定國就知道現在的大明不一樣了。
至少在對待異族的態度上,大家找到了共同點。
相遇之時,張獻忠還想搶福王一把,但被李定國攔住。
“他奶奶的,這麼多的糧食,早拿出來怎麼會餓死那麼多人?”
福王委屈巴巴的解釋道︰“將軍,你可冤枉我了,我有糧不假,但絕對沒這麼多。”
“我這都是拿土地從那群地主大戶手里換的,特麼的,國難當頭,他們居然趁機壓價,否則糧食還得多十成!”
“十成?”
張獻忠覺得福王不學無術,連基本的算數都不會。
听到這話,福王氣的怒拍桌案︰“這還是往少了說,那群賊人,買地的價錢按照市價,賣糧的價錢也按照市價,里外里算下來,還不止十成!”
張獻忠這下懂了,如今這年景,地便宜、糧食貴。
“你不是王爺嗎?他們連你都敢坑?”
“他們連陛下都敢坑,何況是我!”
“國難當頭,他們真不怕滿清入關?後人不是說的很清楚,滿清入關之後,他們過得比現在還慘。”
“呵,刀子沒落到身上,他們是不會覺得痛的。”
臨別之際,福王送了一份名單給張獻忠,上面清楚的記載著各家大概有多少糧食、金銀。
“你這是讓額們當打手幫你報仇?”
“這群人,全殺了也沒一個冤枉的,欺男霸女、強佔土地、逼良為娼,和人沾邊的事情,他們是一點都沒做。”
張獻忠指著才交給福王,讓他帶給崇禎的書信,為難的說道︰“額們才讓你帶書信給崇禎聯絡,表達合作抗清的意願,扭頭就殺大戶,不好吧?”
“將軍,我們現在是匪,搶大戶不是很正常嗎?”
李定國看向福王︰“將來陛下願意合作,肯定會赦免我們的罪過吧?”
福王哈哈大笑道︰“李定國,我突然明白了為什麼後人如此稱贊你了!”
“張將軍,你有這義子,可比親兒子還管用!”
李定國糾正福王的說法︰“我已經恢復原姓。”
福王搖了搖頭,隱晦的看向張獻忠的其他幾名義子,對李定國提點道︰“孤雖然是個廢物王爺,但也知道有的時候好心不一定辦好事。”
“我希望你死在抗清的路上,也希望你死在滅清之後你我兩方交戰之中,我甚至希望你可以坐上那龍椅之上,重現太宗之時的漢人榮光。”
“唯獨不希望你死在自己人手中,你且去悟吧。”
喜歡刷視頻︰震驚古人請大家收藏︰()刷視頻︰震驚古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