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視頻︰震驚古人

第212章 東北孩子王(朱棣︰上任太醫院。趙匡胤︰你去當倭天佛祖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水光山色與人親 本章︰第212章 東北孩子王(朱棣︰上任太醫院。趙匡胤︰你去當倭天佛祖

    【#東北孩子王#】

    【東北一位三十九歲的大哥,經常和小區的小朋友們一起玩。

    大哥家就像孩子們的活動中心一樣,提供喝水、玩具、修車等服務。

    大哥還經常邀請他們來家里吃飯做客。

    小朋友們也喜歡和大哥一起玩。

    一來二去,兩年時間,大哥的小弟們從一開始三、四人,到最後幾乎整個小區的小孩們都成了大哥的小弟、小妹,大約有八十多人。

    因為名字有些難記,所以大哥給每個小朋友都排了號,幾十個人之間互相都用數字稱呼。

    諸如︰“五十六妹、七十妹、二十九妹、十七弟、七十五弟、五十一弟。”

    大哥和小孩哥、小孩姐,全都處成了忘年交。

    隔三差五的互相送東西,大哥過生日的時候有送糧食的、還有送武器模型的。

    還有一個小孩哥掏出珍藏的幾十塊錢給大哥。

    “你願意買啥,就買點啥。”

    逢年過節大哥還自費把小弟和家長聚集起來搞團建。

    連帶著,大哥跟家長們交情也變深了。

    小區內有一家小孩離家出走找不到,大哥一聲令下,幾十個弟弟妹妹全部出動。

    而小弟、小妹們也經常透露給大哥養老的情感。

    七十四弟送給大哥一個汽車模型,並對他說︰“等我長大了,給你買法拉利。”】

    評論區︰

    【大哥是格魯嗎?居然能記住每個小黃人。】

    【大哥百年的時候,整個東北得降半旗。】

    【何止,還要放假三天,因為各個行業沒人干了,都去送葬了。】

    【我記得有一家父母為了孩子能和這個大哥玩,專門在他們小區買了套房子。】

    【七十四弟,外號18捆,過年壓歲錢18個。】

    【所以74弟說長大給他買個法拉利,這事假不了。】

    【二十年後,北地領導︰這事我辦不了,不行找大哥吧。】

    【大哥︰稍等,我給五十六妹打個電話。】

    【看起來只是七八十個小孩,其實是七八十個家庭話語權的掌管者,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加起來最少得四五百人了。】

    【這人脈寬的不敢想。】

    【二十年後,無名老者六十歲生日宴 ,屋外寒風蕭瑟,突然,路虎、保時捷、法拉利、阿斯頓馬丁、邁巴赫齊聚門口。】

    【這邊建議︰少看短劇。】

    【大哥的兒女以後上了社會,驚訝的發現山海關以北,到處都是父親的人脈。】

    【大哥以後要是有孩子了,這就是少主啊。】

    【大哥有孩子,並且也有排行。】

    【大哥孩子排行老五。】

    【他的孩子叫五䱇兒。】

    【大哥生日的時候,五der放學回來說大哥生日快樂,大哥說你今天得叫爸。】

    【听說是大哥排號的時候忘了是自己兒子,結果把自己兒子排在了第五。】

    【上一次有這種情況還是在水泊梁山。】

    【還差八九十個,得密切關注。】

    【二十年後我一個老頭子不懂什麼,你和我那幾十個兄弟姐妹說去吧。】

    【大哥的生日聚會,應該安排去吃自助餐啊,因為一米二以下的免費 。】

    【你要吃垮商家?】

    【小區名︰娥家大院。】

    【而且大哥還帶著許多弟弟妹妹,把網絡賬號都做起來了,少的幾萬,多的幾十萬上百萬。】

    【本地人,經常刷到這類賬號,我還以為是什麼秘密組織。 笑哭•jpg。】

    【大哥還帶著弟弟妹妹上過電視,好像是二三年的事。】

    【信息繭房啊,二三年的事,我現在才知道。】

    【準確來說是二二年的事。】

    【嚴查大哥二二年的經歷,我懷疑他得到了系統。】

    【我懷疑大哥家里藏著傳國玉璽和皇袍。】

    【劉邦稱帝是多少歲來著?】

    【五十四歲。】

    【對上了,大哥是在組建自己班底。】

    【你們不去寫小說太可惜了,網文界的一大損失。】

    【要密切注意老四和十七弟。】

    【哈哈,奪嫡開始了?】

    【我知道老四是朱棣,這十七弟指的是誰?】

    【果郡王,愛新覺羅•胤禮,雍正的十七弟。】

    【果郡王好像沒有參與奪嫡,也沒有爭皇位的心思。】

    【但他秘密幫助雍正,最後更是旗幟鮮明的站在四爺身旁,不然你以為四爺登基之後,為什麼對果郡王那麼好?】

    【懂了,五der要提防四哥,和十七弟打好關系。】

    【狗血宮廷劇啊,快寫出來,找個人拍,我想看。】

    大明,應天府,李莊。

    “這不就是養死士嗎?”

    “我是不是也可以這樣?”

    “你要造反啊?”

    “王瘸子,管好你那張破嘴,否則我把你另一條腿也打瘸!”

    王瘸子,嘴賤,三年前貴人家女子踏青。

    他仗著腿腳利索,吹了口哨拔腿就跑。

    想象很美好,現實很骨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家丁將他按在地上,本想把他滿嘴牙拔了。

    貴女心善,見不得血,只打斷了他的右腳。

    “許做還不許說了,你學後人,找幾十個孩子當小弟,不是想造反,還能是干嘛?”

    王瘸子靠在樹上,左高右低。

    “別看我瘸了,你也打不過我。”

    “造個屁的反,找人養老而已。”

    王瘸子聞言,連忙請罪。

    “好哥哥,給我講講。”

    王瘸子這輩子找媳婦有些難,怕是無人送自己入土為安了。

    听得此話,連忙央求著小伙講講。

    小伙身上汗毛豎起,直起雞皮疙瘩。

    “你把手撒開,我給你講還不成嗎?”

    “你想啊,和小孩玩在一起,等他們長大了,十個里就算只有一個有出息,出息的里面只有一個給你養老,你也不虧啊。”

    “多謝,某這就去。”

    “你不怕另一條腿也斷,你就去。”

    “???”

    “帶孩子玩,你有零食嗎?”

    “誰家大人敢放心女孩和你一起玩?”

    “男孩就更不放心了,你萬一把孩子拐去賣了,人家咋辦?”

    “……”

    “我的品行有這麼差嗎?”

    “你覺得呢?”

    王瘸子無言以對,沿著土路往應天府而去,腳印一深一淺。

    “你干啥去?”

    “去應天府找個活做。”

    “你沒手藝,身體還不好,誰要你啊?”

    “我特麼去皇宮里當太監成不成?”

    大明,應天府。

    “……”

    俺真沒預謀造反。

    年輕的朱棣一臉苦澀。

    你們後人怎麼就愛陰謀論呢?

    大佷兒和大哥死後,我或許有些不該有的心思。

    但現在,大哥活的好好的。

    我有那心,也沒那膽。

    呸,不對,我就沒那心。

    老朱見朱棣眼珠亂轉,舉起棍子一揚,朱棣伸手一擋。

    棍子在空中轉了一圈,老朱把他收回腰間。

    “沒出息的樣,咱諒你也沒那個膽。”

    雖然老朱沒說朱棣有膽會做什麼。

    但朱棣知道老朱是在說什麼。

    “爹,俺不是沒膽,俺連一丟丟……”朱棣伸出小拇指,大拇指扣在小拇指指甲蓋上,嘿嘿一笑皆是道︰“連這麼小的心思都沒有。”

    “呵,人心易變。”

    “滄海桑田。”

    “海枯石爛。”

    朱棣︰“濫竽充數。”

    “啪。”

    明天子一鞭腿踢過去,罵道︰“咱是在陪你玩成語接龍嗎?”

    朱棣揉著屁股,想要解釋一番。

    但洪武帝已扭頭看向正在和娘親說笑的大哥,朱棣小心翼翼的打量著父親,只見他眼底滿是憂愁。

    “娘,這套怎麼有點像爹收義子?”

    “五代十國遺風。”

    “……”

    母子二人小聲交談,朱元璋听不見。

    只見妹子一笑,標兒一愣,又笑容滿面。

    “唉。”

    老朱回過神來,長嘆一口氣。

    歸根到底,還是標兒的身體為重。

    標兒若是不早早離世,何來建文?

    沒有建文,又何來靖難?

    標兒不死,便不用清理勛貴。

    標兒若繼位,咱的皇明祖訓,他想改就改,哪像老四,就為了正統繼承之名,被文官掣肘。

    若是標兒繼位,大明是否會更長久一些?

    至少,不會滅在韃子之手。

    而歷史沒有或許,後人未曾言明標兒為何而死,是病乎?是毒乎?

    太醫亦是不中用,查來查去,查不出個所以然,只說或許是積勞成疾。

    念及此處,老朱回過頭,細細打量著朱棣。

    “爹……我又咋了?”

    “想當官不?”

    “打北元還是打倭寇?”

    “不是將軍,算是文官吧。”

    “可我是燕王。”

    “誰規定的藩王不能當官?”

    朱棣瞪大雙眼,乖乖,爹該不會真把我當皇帝培養吧?

    這是準備提前讓我接觸政事,從底層往高層做嗎?

    “把大眼珠子收回去,願不願意?”

    “願意,謝父皇……”

    “去太醫院當院正。”

    朱棣︰“???”

    朱元璋︰“!!!”

    “可我不會醫術。”

    “要的就是你不會醫術,去了按照後人解剖論研究研究。”

    “您直接吩咐太醫院的人去做不就行了?”

    “他們食古不化,說有違人道,有傷天道。”

    “難道我親自動手?”

    “傻,你不知道招攬失地流民、地痞無賴,讓他們從頭學起嗎?”

    “……”

    “做成了,這可是萬家生佛的事,千家萬戶為你立生祠。”

    “我能拒絕嗎?”

    “可以,大明朝不缺木棍。”

    朱棣嘴角微垂,用力的咽了咽口水。

    不缺木棍,這是準備把我打到死?

    “我去,明日我就上任太醫院。”

    【#國家公祭鼎#】

    【國家公祭鼎在第一次澆築的時候出現了滲漏現象,于是就緊急叫停。

    經過討論,次日,決定采用中國傳統“敬天告英靈”的方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澆築之前將三十張大屠殺遇難者的遺像,和三本印有一萬多遇難者同胞的名錄一起放了進去。

    應天府的冬天很少打雷和下雨。

    但當澆築正在進行的時候,突然天空中響起了幾聲炸雷,接著又下了幾分鐘的雨。

    短暫的雨水帶來了空氣中的潮濕度,保證了國家公祭鼎一次性澆築並完美成型。】

    【國家公祭鼎銘文︰

    泱泱華夏,赫赫文明。仁風遠播,大化周行。

    洎及近代,積弱積貧。九原板蕩,百載陸沉。

    侵華日寇,毀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蒼生。

    卅萬亡靈,飲恨江城。日月慘淡,寰宇震驚。

    獸行暴虐,曠世未聞。同胞何辜,國難正殷。

    哀兵奮起,金戈鼉鼓。兄弟同心,共御外侮。

    捐軀灑血,浩氣干雲。盡掃狼煙,重振乾坤。

    乙酉既捷,家國維新。昭昭前事,惕惕後人。

    國行公祭,法立典章。鑄茲寶鼎,祀我國殤。

    永矢弗諼,祈願和平。中華圓夢,民族復興。】

    評論區︰

    【天降甘霖,那是無數冤魂的淚水。】

    【他們借著雨水,又回到故土看了眼人間。】

    【如果有科學解釋不了的事情,那就交給天意吧。】

    北宋。

    封建帝王能有多共情後世?

    或多或少或許有點,但不多。

    趙匡胤想起後人所言倭島之金銀存量,呼吸聲也粗重了兩分。

    所思所想唯有一事︰開海路、取金山銀山、治民強國,摘掉這‘弱宋’之名。

    然,開海路之事,是一統華夏前,還是一統華夏後,這是個問題。

    趙官家所想之一統,非吳越等地,乃是燕雲十六州。

    在趙官家眼中,收復吳越等地無非是以兵還是以禮的區別。

    至于他們負隅頑抗,力戰不降?

    呵,瘋了都不敢這樣想。

    趙官家莫說與唐皇相比,即便與五代十國割據皇帝而言,生活都稱得上一句簡樸。

    大索天下,取蜀地之財,聚天下之財于汴梁,是真事。

    然趙官家與趙官家亦有區別。

    宋太祖設封樁庫,庫內財物皆為收復燕雲十六州所準備。

    一曰︰贖買。

    趙官家想著若是花錢就能買回來,少了兵戈亦是好事。

    但趙官家亦知此事,為痴人所夢。

    胡人不講道義,即便真能買回來,土地上包括人在內的活物,房屋、磚石,怕是要一掃而空。

    所以又有了另一曰︰強兵。

    以封樁庫內的財物打造一支強軍,驅胡人出華夏故地,把他們攆到草原上。

    若是事成,即便損傷了天下百姓,逼的各地民亂不止。

    史家只需春秋筆法一句︰不得已而為之,便可揭過。

    隨後大夸特夸趙官家之深謀遠慮,神勇無比,威武不凡。

    可趙宋出了個不太合格的太宗。

    漢唐之太宗,雖有瑕疵,後人皆以夸贊為主。

    唯獨宋之太宗,驢車天子……呵呵,不提也罷。

    數年之功,毀于一旦,連累自己的名聲也沒好到哪兒去。

    抬頭仰望天幕的趙光義感覺到一股莫名的殺氣,扭頭看去︰“二哥,想通了,終于準備殺我了嗎?”

    趙官家冷笑一聲︰“朕覺得你當和尚挺好的。”

    見狀,趙光義又要說那套︰當和尚就能絕了我的皇位嗎,之類的話語。

    但趙官家沒給他機會︰“你去倭國弘揚佛法,說不得亦能有個倭傳佛教,你還能稱宗做祖。”

    “去那蠻夷之地,當個倭天佛祖。”

    “總好過在大宋,只能當個太宗。”

    “你能教這驢跑的比馬還快,說不得你能讓牲畜通人性。”

    “加之你這牙尖嘴利,或許不需要堅船利炮……”

    “就憑你這一張嘴,就能讓倭國不戰而降。”

    “二哥,你是在和我開玩笑,是不是?”

    趙官家緩緩搖頭︰“皇帝金口玉言。”

    “朕決定了,你去當倭天佛祖。”

    “祭祀之後,朕親自為你剃度!”

    喜歡刷視頻︰震驚古人請大家收藏︰()刷視頻︰震驚古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刷視頻︰震驚古人》,方便以後閱讀刷視頻︰震驚古人第212章 東北孩子王(朱棣︰上任太醫院。趙匡胤︰你去當倭天佛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刷視頻︰震驚古人第212章 東北孩子王(朱棣︰上任太醫院。趙匡胤︰你去當倭天佛祖並對刷視頻︰震驚古人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