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

第190章 出城迎接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歐陽宇鍋鍋 本章︰第190章 出城迎接

    一陣微風吹過,燭光搖曳,李世民的思緒似乎也飄向了遠方。

    片刻後,李世民緩緩說道︰“今青州初現振興之象,然此僅為起始。

    朕切盼日後青州能成大宋之楷模,無論經濟、文化亦或民生,皆可為他州之典範,引領諸地共赴繁榮。”

    張叔夜听聞,即刻拱手,言辭懇切地道︰“陛下但請寬心,微臣與肅王殿下必當殫精竭慮,傾盡全力,不負陛下所托,定讓青州蒸蒸日上,不負聖望。”

    李世民聞言,微微點頭,繼而將目光投向窗外。

    但見青州城內燈火輝煌,人影綽綽,百姓歡聲笑語,聲聲入耳,似在訴說著這一城之祥和安樂。

    李世民心中暗自思忖,定要讓大宋萬里山河,皆如青州這般,百姓富足,社稷安寧。

    ……

    夜色漸深,萬籟俱寂,李世民卻毫無困意,他起床推開房門,走了出來,站在庭院中,。

    李世民仰首凝望夜空,繁星閃爍,思緒萬千。

    此時,趙樞也走了出來,輕聲說道︰“皇兄,夜已深,露氣漸重,還望您早些安歇,保重龍體。”

    李世民緩緩轉身,目光柔和卻又飽含期許,語重心長地說道︰“五弟,這天下乃百姓之天下,吾等所作所為,皆為使百姓安居樂業,盡享太平。

    你于青州之功績,朕皆看在眼里,望你能始終堅守這份為民之心,不忘初心。”

    趙樞心中暖意涌動,眼眶微微泛紅,當即跪地,言辭堅定道︰“臣弟定當銘記皇兄教誨,為青州百姓之福祉,為大宋江山之穩固,肝腦涂地,在所不辭。”

    李世民俯身,雙手扶起趙樞,二人並肩立于庭院。

    此時,月光如水,灑在城中,似為這座城披上一層銀紗。

    二人心中皆滿懷著對未來的憧憬與期許。

    ……

    翌日清晨,晨曦破曉,青州城外號角齊鳴,大軍整裝待發。

    趙樞和張叔夜率領青州百姓在城外為李世民送行。

    李世民騎在馬上,看著眼前的百姓,心中滿是不舍。他高聲說道︰“青州的百姓們,朕此次離去,心中實是難舍。

    然朕深信,有肅王與張大人悉心治理,青州定將愈發昌盛。

    朕亦會時刻關注青州之發展,若有需要,朕必全力相助。”

    青州百姓紛紛跪地,高呼萬歲︰“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呼聲震天,響徹雲霄。

    趙樞眼中淚光閃爍,哽咽說道︰“皇兄,此去京城路途迢迢,還望您保重龍體。

    臣弟在青州定當恪盡職守,勤勉治理,不負皇兄所望。”

    李世民微微點頭,語氣溫和道︰“五弟,你亦要保重。青州的發展,便托付于你與張大人了。”

    言罷,李世民與趙楷、趙構、張仲熊等人率領大軍策馬離去。

    馬蹄紛沓,碎響如雷,塵煙漫卷,仿若黃雲蔽日。

    大軍沿著那蜿蜒曲折的官道,風馳電掣般向京城疾馳而去。

    一路上,李世民心潮翻涌,恰似那滔滔江河,難以平靜。青州的樁樁件件,百姓憨厚質樸的笑容、熱鬧繁華的集市、生機盎然的農田,皆如深刻的烙印,深嵌于他的心間。

    趙楷與趙構並馬而行,偶爾低聲交談幾句,話題大多圍繞著青州的所見所聞,以及回到京城之後該如何盡心輔佐皇兄。

    “此番青州之行,當真是令我眼界大開。”趙楷微微皺起眉頭,若有所思地說道,“五弟于青州的治理之法,著實值得吾等學習。待回到京城,我定要好好思量,如何將這些經驗推行至其他地方。”

    趙構重重地點了點頭,目光堅定如鐵︰“三哥所言極是。我亦打算多向朝中老臣虛心求教,學習治理民生之法,萬不可再只將心思放在戰場上的拼殺。”

    李世民听聞他們的對話,心中甚是欣慰。他輕勒韁繩,放緩了坐騎的速度,與趙楷、趙構並肩前行,和聲說道︰“你們能有這般想法,朕深感欣喜。治理國家,文治與武功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唯有讓百姓安居樂業,我大宋方能根基穩固,抵御外敵。”

    大軍繼續前行,途經一處村莊。

    村莊之中,幾個孩童正在村口嬉戲玩耍,忽見大軍浩浩蕩蕩地路過,嚇得驚慌失措,紛紛躲到一旁。

    李世民見狀,心中不禁一動,憶起了在青州與孩童交談的情景。他抬手示意隊伍停下,而後親自下馬,向著那些孩童走去。

    “莫要害怕。”李世民蹲下身子,神色溫和地說道,“吾等只是路過此地,斷不會傷害你們。”

    幾個孩童見李世民面容和藹可親,漸漸放下了心中的戒備。

    其中一個膽子稍大的孩童開口問道︰“你是何人?為何會有這麼多人跟隨在你身旁?”

    李世民微笑著答道︰“吾乃大宋皇帝,此番出行,正是為了了解百姓的生活狀況。你們在此地生活得可好?”

    幾個孩童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開了,有的說今年莊稼收成頗好,有的說村里來了一位教書先生,教他們讀書識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世民听得極為認真,不時點頭回應。

    從孩童的話語之中,李世民深切感受到了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愈發堅定了改革的決心。

    離開村莊後,李世民一行人繼續踏上征程。

    隨著離京城越來越近,道路兩旁的景致也愈發繁華起來。

    沿途的城鎮之中,商賈雲集,店鋪鱗次櫛比,一片熱鬧非凡的景象。

    然而,李世民亦留意到,有些地方的百姓生活依舊困苦不堪,街道之上,尚有不少衣衫襤褸的乞丐。

    “看來,我大宋雖有繁榮之象,但亦存在諸多問題。”李世民神色凝重,對趙楷和趙構說道,“回到京城後,吾等需盡快制定改革之策,以解決這些難題。”

    趙楷和趙構神情莊重,點頭表示贊同。

    ……

    且說大軍曉行夜宿,一路兼程,如是行了數日。

    這一日,開封城的輪廓終于在遙遠處隱隱浮現。但見那高大巍峨的城牆,在日光映照之下,透著一股莊嚴肅穆的氣勢,直讓人望之生敬。

    早在大軍凱旋之前,皇帝陛下即將歸來的消息便如春風般傳遍了京城。

    李綱、陳東、趙鼎等一眾朝廷大臣,听聞此訊,無不為之振奮。

    皇帝此次出行意義重大,收復燕雲十六州乃是大宋歷代皇帝夢寐以求的偉業,如今終于得償所願,實乃大宋之幸。

    于是,眾大臣早早便出城迎接,精心籌備,不敢有絲毫懈怠。

    這日,寬闊的官道兩側,眾大臣身著莊重朝服,整齊排列,形成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

    他們神色恭敬而肅穆,身姿挺拔,靜靜地等待著聖駕的到來。微風拂過,朝服的衣角輕輕飄動,卻吹不散眾人臉上的鄭重。

    而太上皇趙佶,在宮中听聞趙桓、趙楷、趙構三人即將歸來,心中亦是欣慰與自豪交織。

    趙佶不顧眾人勸阻,執意出城迎接。

    此刻,趙佶身著一身華麗的服飾,雖歲月在他臉上留下了些許痕跡,但那曾經身為帝王的威嚴與氣度,依舊自然而然地散發出來。

    趙佶身心急如焚,站在迎接隊伍的最前方,目光牢牢地鎖定在遠方的官道上,那是大軍歸來的必經之路。

    他不住地踮起腳尖,伸長脖頸,雙眼緊緊盯著遠處,恨不能立刻看到趙桓、趙楷、趙構三人的身影。

    趙佶的思緒飄回到往昔,趙桓、趙楷、趙構三人兒時的模樣在他腦海中一一浮現。

    如今,他們都已成長為能為大宋江山擔當重任的棟梁之才,趙桓更是收復燕雲十六州,大振大宋國威。

    趙佶滿心期待著,盼著能快點見到他們。

    喜歡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請大家收藏︰()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方便以後閱讀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第190章 出城迎接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第190章 出城迎接並對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