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

第145章 前往薊州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歐陽宇鍋鍋 本章︰第145章 前往薊州

    待李福全領命離去,順州府衙大堂內氣氛稍顯沉靜。

    李世民神色凝重,目光緩緩投向種師道與王稟,開口道︰“種公、王稟,如今燕雲局勢初定,然北疆之重,重在幽州。

    此城乃咽喉要地,不容有失,朕意由你二人擔此駐守之責。”

    言罷,李世民目光直視種師道︰“種公,你久經沙場,經驗豐富,更兼謀略過人。

    這幽州的安危,便如同千鈞重擔系于你一身。

    你需施展經緯之才,統籌全局,精心調配各方兵力,加固城防設施,訓練出一支精銳之師。

    要讓幽州成為我大宋北疆的銅牆鐵壁,堅不可摧的堅固要塞,無論何時,皆能傲然屹立,御敵于外。”

    繼而,李世民看向王稟︰“王稟,你亦是朕之股肱,此次你需全力協助種公,著重負責具體的軍事布防事務以及作戰指揮之重任。

    精心挑選軍中精銳之士,組建成一支靈活機動之部隊,令其枕戈待旦,以便在突發戰事之際,能夠如雷霆出擊,迅速應對,克敵制勝。”

    最後,李世民目光堅定地掃過二人︰“你二人務必緊密配合,同舟共濟。

    一旦敵軍來犯,無論面臨何種艱難險阻,都要堅守到底,寸土不讓。

    此乃關乎我大宋國運之重任,切不可有絲毫懈怠與差池。”

    種師道與王稟齊聲抱拳,神色肅穆︰“陛下放心,臣等必肝腦涂地,不負聖恩。”

    李世民微微點頭,說道︰“好了,先下去準備吧。

    朕期待你們能在幽州打造出固若金湯的防線,成為燕雲之地的中流砥柱。”

    師道和王稟拱手告退,二人腳步沉穩而有力,轉身緩緩走出大堂。

    大堂內此時僅剩下趙楷、趙構、柳海魅、張仲熊、張克戩等人。

    李世民沉默片刻後看向張克戩,目光中帶著期許與凝重︰“張克戩,此設立臨時行政機構一事,乃關乎燕雲各州能否重整秩序,平穩納入吾大宋治下之關鍵,干系重大,稍有差池,便恐生亂。

    汝需即刻悉心籌謀詳盡規制,明定機構之架構、職司與僚屬員額。

    所擇之人,務必精明干練、政務精通且心存恤民之念,方為良才。

    另需因地制宜,詳制諸般政令法規,以興各州之農桑百業,撫百姓于安樂,靖地方之騷亂。

    于選拔官員之途,當大開賢門,勿論出身貴賤、門第高低,唯賢能者可舉。

    既可于本地賢良雅士、飽學俊彥中覓求,亦可調大宋諸州之賢能之士前來赴任。

    甚者,若有熟稔燕雲風土人情之前朝舊吏,其若真心歸服大宋,亦可酌情量才錄用,務使賢才畢至,共佐燕雲之盛治。”

    張克戩長身而立,神色端肅,雙手恭謹抱拳,揖禮過後,沉穩應道︰“陛下聖明,此任既降,臣自當披肝瀝膽,傾盡全力,悉心謀劃,不敢有絲毫怠惰。

    臣竊以為,當務之急,可于各州首立民政司,專司百姓戶籍之登載、田產賦稅之征納、民生困厄之救濟等諸般事務,令百姓起居有序,生業順遂,可保一方之民安。

    繼而設刑名司,司掌司法刑獄之重責,明斷是非,嚴懲奸惡,以維地方之靖謐,彰律法之公正威嚴,使惡徒斂跡,良善得安。

    亦不可缺工務司之設,總攬各州城防修繕之工程,擘畫道路橋梁之營建,興土木以固根本,暢交通而促繁榮,為地方建設展宏圖,謀長遠之發展。

    于此同時,臣定當精研詳定嚴苛之考核規制,按歲時考校各級官員之賢能庸劣,獎掖卓異,懲戒不肖,激其勤政之心,勵其恤民之行,期能造福蒼生,澤被黎庶。

    且臣會時刻留意各州民情輿情之變,洞察幽微,審時度勢,如權衡之精準,依實際情形之更迭,相機而動,適時損益政令,務使此臨時行政之機構,猶如磐石之堅,為燕雲之穩定安寧,築牢不拔之根基。

    仿若梁柱之固,撐持其昌盛興隆之大勢,成護佑一方之金城湯池,俾使大宋之威德,遍施燕雲,傳頌千秋。”

    李世民微微點頭,神色稍緩︰“此般籌謀,甚合朕意,堪稱妥善。卿便無需瞻顧,放手展布施為便是。

    其間若遇疑難險阻,或有所需朕躬予以扶持之處,盡可即刻呈奏。”

    張克戩拱手領命離開大堂。

    大堂之中愈發安靜,唯余幾人呼吸之聲可聞。

    李世民目光緩緩投向趙構與張仲熊,眼神中驟然涌起決然之意,聲如洪鐘般喝道︰“九弟、張仲熊,朕決意即刻整兵拔營,奔赴薊州。

    此去薊州,倭寇肆虐,百姓深陷水火,朕豈可視而不見?

    朕將親率大軍,掃平賊寇,還沿海百姓安寧太平。

    九弟,你率突火槍兵隨朕出征,此突火槍威力非凡,乃破敵之利器,望你善加運用,于戰場上給予倭寇致命一擊。

    張仲熊,你領陌刀軍同往,陌刀之威,可破萬軍,當以其銳不可當之勢,斬盡敵酋。”

    趙構聞令,眼中閃過一絲激動,忙不迭地抱拳躬身,朗聲道︰“臣弟遵旨,必當率領突火槍兵,奮勇殺敵,不負皇兄厚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去薊州,定要讓倭寇嘗嘗我大宋雄師的厲害,為沿海百姓討回公道。”

    趙構身姿挺拔,神色間滿是自信與決絕,仿佛已看到了凱旋而歸的榮耀景象。

    張仲熊亦是虎軀一震,臉上那憨厚之態瞬間化作堅毅,高聲應道︰“末將遵命!

    陛下,俺這五千陌刀軍可不是吃素的,俺們定會在戰場上沖鋒陷陣,殺得倭寇片甲不留。

    只要末將還有一口氣在,就絕不讓倭寇好過。”

    言罷,張仲熊緊緊握住拳頭,手臂上青筋暴起,彰顯出無窮的力量與決心。

    李世民微微點頭,轉而看向趙楷與柳海魅︰“三弟、海魅姑娘,你二人亦同朕前往薊州。

    三弟,你才思敏捷,可于行軍途中協助朕參詳軍務,出謀劃策,共商破敵良策。

    海魅,你熟知江湖之事,人脈廣泛,可負責收集薊州及周邊地域之情報,打探倭寇巢穴所在,摸清其兵力部署、行動規律,以便朕能精準布局,一舉將其剿滅。”

    趙楷神色恭敬,抱拳行禮道︰“臣弟定當竭盡所能,為皇兄分憂,為平倭大業貢獻綿薄之力。”

    柳海魅微微欠身,輕聲應道︰“民女謹遵陛下旨意,定全力以赴,不負陛下所托。”

    李世民緩緩起身,身姿挺拔如松,目光堅定地掃視眾人︰“諸位,此去薊州,雖任重道遠。

    然朕堅信,只要我等齊心協力,必能克敵制勝。

    燕雲之地初歸大宋,然沿海之患亦不可小覷,此皆關乎大宋之安寧與榮耀。

    朕與諸位當奮勇向前,為大宋江山社稷,為天下百姓,鑄就不朽功勛。”

    言罷,李世民大步邁出大堂,眾人緊隨其後。

    喜歡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請大家收藏︰()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方便以後閱讀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第145章 前往薊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第145章 前往薊州並對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