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說著說著...
羅開突然就流淚了。
“原來我盡力也只能夠做到這種程度嗎?原來我的當事人還要坐牢嗎?我沒辦法,真沒辦法,這已經是最好的解了!”
羅開掩面而泣。
他怨恨自己幾乎耗盡了腦漿,都沒辦法想出壓制林默的辦法。
“這....”
原本還開開心心的幾人笑容瞬間凝固。
是啊,怎麼要坐牢還這麼開心?
或者說是,在林默的壓迫之下,沒有死刑,就已經很慶幸了嗎?
“啊!”
在藥物的作用下,羅開的思維被放大了無數倍,情緒也被放大了很多倍。
一旦發作,就控制不住。
淚水如同水流一樣直下。
更加詭異的是,在嚎哭的同時,羅開又開始講解官司︰“開庭後,林默肯定會用偷渡客按照盛天國際要求支付偷渡費用的實例,來證明是盛天國際是組織領導者,是偷渡路線的開拓者。
所以我們可以提前布局。
把這些偷渡費用塑造成為偷渡客們共同支付的雇佣費用.....”
羅開一邊說,張盛天就在瘋狂的記錄。
這些可都是救命的寶貝啊!
很快,又過了十多分鐘。
張盛天的手機又亮了起來。
接通後,聲音傳出︰“張總,宣傳片已經剪輯好了,發到您手機上了,您過目一下。”
“快!拿出來放一下!”
羅開听聞,立馬要求道。
“是!”
張盛天不敢忤逆。
跟林默官司不能出現一絲差錯,很有可能就是一個差錯就葬送了所有人!
而羅開是一個幾乎病態注重細節的律師,他要過目的東西不能說明都很重要!
宣傳片開始播放。
剛開始的時候,先放了一些人的大別墅,豪車,優渥的中產社區生活。
然後鏡頭一轉,就轉到了艱苦的礦場當中。
剛剛那些在大別墅里面享受生活的人,正賣力的在礦洞里面搏命。
接著,畫外音響起。
“曾經,我們的生活很艱辛,看不到未來,後來听說澳洲的礦洞里面能博一個未來,于是我們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態去了,沒想到的是,當然我們拿命去搏後,真就收獲了未來!
現在,我們可以坐在大別墅里,開車豪車,在前院愜意的來上一場烤肉派對,享受著我們以往沒法享受的生活。
這一切都是我們在礦洞內拿命拼搏出來的。
要說我們後悔嗎?
不!
我們不後悔,如果還停留在原地,我們就算把命拼完了,就只能擁有背上房貸車貸的資格。
就這,還不一定有呢!
但在礦洞不同!
搏了,就有優渥的生活!
橫豎都是死,為什麼不死在更有回報的路上?
而且,這里有一群與你一同為了未來拼搏的人!”
畫外音伴隨著礦洞內賣命的拼搏,時不時穿插優渥的生活進行對比,再加上極燃的音樂。
讓人不由自主的想去礦洞內拼一個未來了。
視頻的後半段就是各種“上岸”之人的采訪了。
為了凸顯真實,還放了他們的對比照片,他們的家里也放著他們曾經在礦洞灰頭土臉的樣子。
每一個人采訪的最後,都是一臉大豐收的滿足笑意,仿佛人生已經圓滿。
最後,視頻在一場閑暇舒適的派對畫面中結束。
看完後。
張盛天感慨道︰“看完都想去礦洞拼搏一番了。”
徐泉︰“拍攝剪輯視頻的人的確是個人才。”
羅開沉默了一下後也是點頭道︰“手法很高明,什麼車貸房貸,一下子就觸動了國內普通百姓的軟肋,讓他們想到了社會的不公平,以此來凸顯在礦洞內拼搏就有收獲的強烈反差。
但凡是在國內生活不如意的人看了,絕對會心動。”
陸霄喜悅道︰“那還等什麼,直接推廣吧!”
“好!”
張盛天立馬給下屬下達了命令,徐泉,蔡成也紛紛響應。
投流推廣的預算直接就是兩千萬起步,上不封頂。
一直到達到效果後才停止宣發。
短短的半個小時內,所有的互聯網工作室,都接到了任務,開始創號,或者請一些知識類的網紅賬號,推廣澳洲偷渡客挖礦的紀錄片。
一個小時過去,所有平台的熱搜榜上,都出現了澳洲礦工的宣傳片。
一下子給網民們唬愣住了。
“真的假的啊,偷渡去澳洲挖礦這麼賺錢?”
“不是,有這發財的路子怎麼不早說啊!”
“我去,只要付出努力就有回報嗎!這沖碎了我的三觀啊!”
“原來世界上還有這種地方,是我膚淺了...”
“對比之下,國內的就業環境也太差了吧!”
“對啊,我們不怕吃苦的,就怕吃苦沒回報啊!”
.....
在大量的宣發之下,網絡上的風氣開始轉向了。
根本沒有人批評偷渡客!
甚至還有不少贊嘆偷渡客敢豁出去的精神!
看到網民的反應,羅開極為欣慰。
徐泉三人也是興奮至極!
輿論馬上就要站在他們這一邊了!
同一時間。
大海上。
林默眾人正悠閑的吹著海風,並不知曉陸霄用藥劑灌出來了一個腦力狂魔,也不知道國內的風氣輿論已經來了一個三百六十度的大轉彎!
此時軍艦已經快要抵達龍國的港口。
平靜的海面,如同暴風雨的前奏。
“野狗兄,跟我們回國嗎?”林默問道。
“不了。”野狗搖搖頭︰“林律師,跟你執行任務真的學到了很多,也很刺激,但我屬于無序的世界,我想那里的人民更加需要我。”
林默淡淡一笑,沒再多說什麼。
看向了小野︰“那小野呢,想回老家去看看不?我倒是有一個人想介紹給你呢。”
林默想起了夏靈,微微笑道。
“啊?回龍國嘛?我沒什麼印象誒,那里也能開坦克嗎?”小野閃著大眼楮問道。
“那怕是不行,你的坦克會被交警開罰單的。”林默淡淡道。
“哈哈哈哈!”
一旁,齊岩,章魚等人笑了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