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阿夜的震驚
走出酒樓時,陳佑的嘴角微微上揚,眼中閃過一絲深意,心中暗自盤算︰
蔣天生這次特意來見自己,無論是明面上想打探他與山口組洽談的結果,還是暗地里試探他的態度,都說明了一個問題——蔣天生急了。
沒錯,蔣天生確實急了!
他原本計劃利用山口組來除掉靚坤,最不濟也要打擊靚坤的威信,削弱其在洪興的地位。
然而,如今他的計劃顯然落空了。時間拖得越久,靚坤在龍頭位置上的根基就越穩。
而只要洪興在靚坤的領導下不出現重大紕漏,那些掌權的話事人們就會越發不希望蔣天生這位前任龍頭回歸。
道理很簡單︰如果靚坤能坐穩龍頭的位置,那麼未來其他人也有機會坐上這個位置。
但如果靚坤坐不穩,反而需要蔣天生回來收拾殘局,那麼其他人當龍頭的機會就會變得渺茫。
這種局面下,以蔣天生的陰險狡詐,他絕不會坐以待斃,接下來必定會有所行動。
只是,他會怎麼做呢?陳佑一時也猜不透。
不過,他並不打算為此耗費太多心思。
他一向認準一個理︰誰敢搞他,他就搞誰!
不管對方是誰,只要敢對他下手,他絕不會手軟。
想到這里,陳佑的眼中閃過一絲冷意,但很快又恢復了平靜。
等他盤算完,一行人已經來到樓下,早有小弟將車開了過來。
陳佑回頭,對阿夜微微一笑,語氣溫和卻帶著不容拒絕的意味︰
“阿夜,上我的車吧,我們另找地方詳談。”
阿夜目光一閃,眼中閃過一絲意外,但很快便恢復了鎮定。
她爽快地點頭答應︰“好的,佑哥!”
語氣中帶著幾分順從,卻又透著一絲難以捉摸的深意。
陳佑見狀,心中暗自點頭,阿夜果然是個聰明人!
……
剛才那間包廂里,陳佑離開後,蔣天生和靚媽兩人並未立即散去,而是就陳佑這個人展開了討論。
包廂內的氣氛顯得有些凝重,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茶香,但兩人的心思顯然都不在茶上。
蔣天生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隨後放下杯子,目光深邃地看向靚媽,語氣中帶著幾分試探︰
“你覺得靚仔佑這個人怎麼樣?”
靚媽聞言,微微一笑,眼神中透著一絲復雜。
她沉吟片刻,緩緩說道︰
“靚仔佑那小子,圓滑得很,城府也極深,簡直不像是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
“他說話做事滴水不漏,既不會輕易得罪人,也不會讓人輕易看透他的心思。”
“這樣的人,放在哪里都是個人物!”
蔣天生點了點頭,顯然對靚媽的評價頗為認同。
他接著問道︰
“那你覺得,他會不會窺視龍頭的位置?”
靚媽听到這個問題,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她抬眼看向蔣天生,語氣中帶著幾分調侃︰
“怎麼,你怕他跟你搶?放心吧!我雖然有些看不透他,但憑我看人的本事,他即使有心龍頭的位置,也不會是這一兩屆內的事。”
……
蔣天生眉頭微皺,顯然對靚媽的回答有些意外。
他追問道︰“你怎麼看出來的?”
靚媽輕笑一聲,擺了擺手,語氣中帶著幾分神秘︰
“這你就不用管了,你只管信與不信。”
她並沒有直接回答蔣天生的問題,而是選擇了一種模稜兩可的方式。
然而,她的心中卻默默地說了一句︰從他的行事中看出來的啊!
靚媽憑借這麼多年來閱人無數的本事,僅從陳佑的行事中便能看出一些端倪。
陳佑雖然年輕,但做事極為穩重,從不急于求成。
他每一步都走得扎實,絕不會在沒有十足把握的情況下貿然行動。
這樣的性格,注定他不會在短期內對龍頭的位置發起沖擊。
蔣天生見靚媽不願多說,也不再追問。
他靠在椅背上,目光投向窗外,似乎在思索著什麼。
片刻後,他緩緩說道︰
“不管怎樣,靚仔佑這個人,我們得多加留意。他雖然年輕,但實力不可小覷。”
“如果他真的有心龍頭的位置,遲早會成為我們的對手。”
靚媽點了點頭,語氣中帶著幾分贊同︰
“你說得對。不過,眼下我們更需要關注的,還是靚坤那邊的情況。畢竟,他才是我們眼前最大的障礙。”
蔣天生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冷意。他沉聲說道︰
“沒錯,靚坤那邊的事情,我們必須盡快解決。否則,時間拖得越久,對我們越不利。”
兩人相視一眼,心中各自盤算著接下來的計劃。
包廂內的氣氛再次變得凝重起來,仿佛一場暗流正在悄然涌動。
……
深水�蠙六@ 掠幼 諞豢糯笫 飛希 嫦虼蠛! br />
旁邊,阿夜臉上的意外神色仍未消散。
陳佑開口打趣道︰
“怎麼?沒有帶你去酒店,是不是讓你感到很意外?”
確實,剛才在車上,陳佑假裝就著醉意,又是揩油又是摟抱的,很難讓人想象不到,接下來的事情不是在酒店的大床上發生的。
聞言,阿夜臉上閃過窘迫!
幸好,陳佑說話時仍是面對著大海的,這才讓她沒顯得那麼尷尬。
陳佑拾起邊上的一顆小石子,用力的朝海面擲去。
砰砰砰!
石子像一顆魚雷一般,破開層層水浪,極速朝大海深處躍去。
十米,二十米,三十米……
隨著石子越飛越遠,阿夜臉上的表情也由平靜到驚訝,再到震驚!
正常人用石子打水漂,能打個二十米就不錯了。
可陳佑竟然能打出五十米遠!
是的,石子停止跳動時,距離絕對在五十米開外!
就在阿夜因震驚而忘記尷尬時,身後傳來阿東的聲音︰
“佑哥,您要的東西買來了!”
……
喜歡港綜︰梟雄是怎樣煉成的請大家收藏︰()港綜︰梟雄是怎樣煉成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