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塵剛沖出寒潮,體內力量紊亂,面對這毀天滅地的血煞主炮轟擊,幾乎避無可避!星璇雖然強大,但倉促間也難以完全抵擋這化神老魔的全力一擊!
就在這千鈞一發、所有人都以為何塵在劫難逃之際!
異變再生!
一道極其隱晦、卻帶著致命陰寒的慘綠色流光,如同毒蛇般從何塵側後方的一塊星骸陰影中悄無聲息地射出!目標並非何塵,而是——厲無咎血煞飛舟的能量核心!
蝕心鬼將!
他如同最陰險的毒蛛,一直隱匿在側,等待著這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絕佳時機!他不僅要何塵的命和星璇,更要重創甚至滅殺厲無咎這個心腹大患!
“老鬼!你敢!”厲無咎瞬間感應到致命的威脅,驚怒交加!
他強行扭轉主炮方向已經來不及,只能倉促間將大部分護舟血煞罡氣凝聚在能量核心處!
轟!嗤啦!
慘綠流光狠狠撞擊在血煞罡氣上,發出刺耳的腐蝕聲!
血煞罡氣劇烈波動,雖然未被完全洞穿,但能量核心受到劇烈沖擊,整個血煞飛舟猛地一震,主炮的光芒瞬間黯淡、偏移!
那道原本射向何塵的毀滅光柱,擦著星璇的護罩邊緣掠過,將遠處一塊巨大的隕石殘骸轟成了宇宙塵埃!
而就在這電光火石、所有人都被蝕心鬼將偷襲厲無咎吸引注意力的瞬間!
何塵動了!
他眼中爆發出前所未有的精光!剛才的“險境”,竟似在他算計之中!
“就是現在!”何塵的意念在夜璃和阿依努識海中炸響!
他無視了偏移的血煞光柱和混亂的戰場,步搖星璇爆發出前所未有的空間波動!星璇頂端,四塊星鑰碎片融合後的力量被徹底引動!
“星璇•虛空挪移!”
璀璨的星光瞬間包裹住何塵自身、夜璃、阿依努以及被冰球護住的石堅!
下一刻,就在厲無咎暴怒地操控飛舟副炮轟向蝕心鬼將藏身之處、毒龍上人驚愕地看著落空的毒網、蝕心鬼將冷笑著準備再次隱匿的剎那——
何塵四人連同冰球,如同被橡皮擦抹去一般,瞬間消失在原地!只在原地留下一個急速旋轉、緩緩閉合的微型空間漩渦!
“人呢?!”厲無咎的怒吼響徹虛空!
“空間挪移?!怎麼可能!”蝕心鬼將的驚疑從陰影中傳出!
“跑了?!”毒龍上人一臉呆滯!
虛淵之喉的星骸墳場,只剩下三大反派驚怒的咆哮和狂暴肆虐的能量亂流。
而何塵等人,已借助新融合的第四星鑰賦予的強大空間之力,挪移到了這片死亡墳場的另一片未知區域。
星光散去,四人出現在一塊相對平穩、形似巨大甲板的金屬殘骸上。
周圍漂浮著稀疏的小型殘骸,空間亂流也平緩了許多。
噗!何塵再也支撐不住,噴出一大口帶著紫金光點的鮮血,氣息瞬間萎靡下去,身體軟倒。
強行催動超越極限的力量,尤其是最後那一下虛空挪移,幾乎抽干了他最後的本源。
步搖星璇的光芒也黯淡了許多,懸浮在他心口緩緩旋轉。
“何塵!”夜璃第一時間扶住他,精純的寒氣源源不斷輸入,眼中充滿了心疼和後怕。
“咳咳……沒事……暫時……安全了……”何塵虛弱地笑了笑,看著手中光芒流轉的步搖星璇,以及識海中那更加清晰的歸墟之門坐標。
“蝕心老鬼……厲無咎……他們不會善罷甘休的……”阿依努警惕地看著四周。
“讓他們……先狗咬狗……”何塵喘息著,眼中閃過一絲冰冷的算計,“我們……先恢復……下一塊碎片……在‘歸墟之影’……離回家的路……更近了……”
夜璃看著何塵蒼白的臉和眼中那從未熄滅的歸家之火,輕輕握緊了他的手,低聲道︰“嗯,先恢復。我守著你。”
冰冷的星骸甲板上,四人抓緊這難得的喘息之機。
步搖星璇散發著溫潤的星光,滋養著何塵枯竭的身體,也照亮著前方那條布滿荊棘,卻通向家園的歸途。
風暴只是暫時平息,更大的凶險,或許就在下一個坐標點等待著他們。
冰冷的星骸甲板如同漂泊在黑暗海洋中的孤島。步搖星璇的光芒如同風中殘燭,卻頑強地照耀著這片死寂的虛空。
何塵盤膝而坐,臉色蒼白如紙,氣息微弱得如同即將熄滅的燭火。
夜璃的玄陰寒氣如同最溫柔的溪流,源源不斷地注入他枯竭的經脈,滋養著那瀕臨破碎的丹田和透支的靈魂本源。
阿依努緊張地守護在昏迷的石堅身邊,不時警惕地望向四周無垠的黑暗。
石堅的氣息依舊微弱,但總算在星璇微光的溫養下穩定下來。
時間在寂靜與療傷中流逝。星璇的光芒隨著何塵氣息的穩定而逐漸恢復了一絲溫潤,雖然遠不及巔峰,卻如同黑暗中的希望燈塔。
“歸墟之影……”何塵緩緩睜開眼,深邃的眸子里倒映著識海星圖中那個最終的坐標點。
那是一片位于虛淵之喉最深處、空間結構近乎完全塌陷、被無盡黑暗和混亂能量包裹的區域,仿佛宇宙的傷口,吞噬著一切光線和希望。
星圖顯示,第五塊,也是最後一塊星隕核圖譜碎片星鑰),就隱藏在這片名為“歸墟之影”的絕地核心!
集齊五鑰,即可定位並開啟真正的歸墟之門!
“那里是虛淵之喉最凶險的區域,空間完全紊亂,能量風暴足以撕碎化神。”夜璃的聲音帶著凝重,她看著何塵依舊蒼白的臉,“你的傷……”
“必須去。”何塵的聲音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決絕,他輕輕撫摸著心口溫潤的步搖星璇,“我能感覺到,它也在呼喚我。這是最後一步了,夜璃。”他看向她,眼中是回家的執念,也有一絲不易察覺的復雜。
夜璃沉默了片刻,冰封的心湖仿佛被投入了一顆滾燙的石子。
“是啊,你……要回家了。”夜璃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