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晉國風雲

第384章 春秋名將中行吳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千里草人 本章︰第384章 春秋名將中行吳

    既然你周王室要亂,那就讓你先亂著,反正王室也好,天子也罷,沒多少吸引眼球的地方。

    倒是前面提到過的中行吳去世的事,令人唏噓不已,或者說,這位春秋名將應該擁有一番評價。

    公元前519年,晉國上軍將中行吳去世。中行吳在這段晉國風雲中,多少亮相春秋舞台,其杰出表現令人贊嘆。

    中行吳是晉國前中軍將荀偃之子,荀偃于公元前554年去世後,中行吳進入晉國六卿班子,擔任上軍佐。

    在公元前550年的晉國欒盈之亂中,以中行吳為宗主的中行氏家族堅定站在範氏家族陣營,幫助範�缸右瘓倜鵒髓鍤霞易澹 喲說玫椒妒霞易宓那囗br />
    自此,晉國六大卿大夫家族中,範氏家族、中行氏家族團結一心,可謂是鐵板一塊。

    由于中行氏與智氏同出荀氏一脈,故當前中軍將荀去世後,中行吳對荀之孫智盈是極盡照顧,直至智盈長大成人,扶持智盈進入六卿班子。

    所以,範氏家族、中行氏家族和智氏家族這三大家族結成同盟,甚至互為姻親是當時晉國最強大的勢力。

    公元前548年,前中軍將範� 藕螅 行形獗惶嵐撾 暇 T謖飧鮒拔簧希 行形飧閃甦9年,為晉國立下了不世之功。

    如公元前541年,中行吳、魏舒率晉軍上軍,與無終國及北狄武裝在大原激戰,取得大勝。

    此役,魏舒發明了魏舒步兵方陣。魏舒方陣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古代戰爭由車戰方陣為主,向步戰方陣為主轉變。

    又如在公元前530年,上軍將中行吳出奇謀,假道伐肥成功,滅了肥國,沉重打擊了鮮虞國。

    第二年,即公元前529年,中行吳在晉國主力均赴平丘之會時,抓住鮮虞疏于防範之機,率軍再次突襲鮮虞,將原用于攻城用的沖競用于對狄之役中,取得大勝。

    公元前527年,中行吳再次征伐鮮虞,滅了鮮虞屬國鼓國。在這次戰役中,中行吳以信義征服了鼓人,威震戎狄。

    公元前525年,中行吳再施奇計,以祭祀洛水和三涂山為幌子,出奇兵突襲陸渾戎族,一舉滅了陸渾國。

    公元前521年,中行吳出兵幫助宋國平叛,關于宋國內亂的事,我們等會再講。

    這段時期,天下大亂,連王室都亂成了一鍋粥,各諸侯要麼自家在亂,要麼趁亂去謀求一把國家利益。

    如齊國便把心思用在了經營東方莒、徐、郯等幾個小國上,不斷武力征伐,不但取得了大把的領土,還逐步建立起了以齊國為核心的東方諸侯小聯盟。

    中行吳雖然年歲已高,但他還是用心履行著他的職責。一是上軍將之職,如出兵幫助宋國平叛。二是中行氏家族宗主之職,但凡是影響到家族利益的,他優先處理。

    如公元前520年,鮮虞的一個屬國鼓國本已經與晉國盟誓,答應忠心做晉國的附庸。但此時見到中原大亂,便反叛了晉國,重歸鮮虞懷抱。

    經營鮮虞不但符合晉國國家利益,更是中行氏家族的關鍵利益所在。因為中行氏想要擴充地盤,鮮虞這樣的北狄是最肥美的肉。

    見鼓國又反叛了晉國,公元前520年6月,中行吳立即率軍征伐鼓國。

    對付小小的鼓國,中行吳自然不在話下,他率晉軍悄悄由邯鄲、廣平北上,大軍直抵鼓國都城昔陽城不遠處後駐扎。

    這次,中行吳不象上次那樣兵圍昔陽城。不管如何,上次雖然以德服人,但畢竟前後耗時數月,軍資糧草消耗甚多。

    這一次,中行吳直接采取了特種兵戰術。

    他派遣了一支小分隊,以晉國大夫涉佗為隊長,裝扮成糧商,將兵器甲衣都暗藏于糧車中,運至昔陽城。

    中行吳自己則親率一支精銳悄悄然尾隨于後,伏于山林。只待小分隊偷襲得手,便發起進攻。

    前面講過,由于這些年來,中原連續發生內亂,鄭國、衛國、宋國、陳國等國都發生了重特大火災,魯國發生了嚴重的地震。

    再加上周王室又爆發內亂,齊國與莒國、徐國等東方諸侯開啟了戰端,中原不少諸侯又爆發洪災,各地糧食相當緊張。

    手中有糧,心里不慌。遇到糧商,任何一個國家那定然舉雙手歡迎。

    鼓國軍民見有糧商來昔陽城,紛紛前來問價購糧。此時城門大開,守衛不備,扮成糧商的晉軍小分隊早有準備,齊聲吶喊,從糧車中抽出兵器殺向昔陽城。

    中行吳隨即發動進攻,鼓國哪里會想到又踫上這個要命的戰爭狂人?

    就這樣,三下五除二,中行吳兵破昔陽城,大敗鼓軍,鼓國國君鳶再次被俘。

    滅了鼓國後,中行吳命滅鼓首功的晉國大夫涉佗鎮守昔陽城。這個涉佗,將和另外一位晉國大夫以後還有故事,我們這里先把他晾在一邊不提了。

    但是,滅鼓之役後,中行吳得了重病,不久以後與世長辭。

    這是晉國史上智勇雙全的一位名將,也是這段時期晉國對外用兵的主要將領,而且是一位百戰百勝的統帥。

    中行吳的去世,是晉國的一大損失,更是中行氏家族的重大損失!

    因為在接下來的晉國風雲中,世界和平即將成為永遠的過去,無論是諸侯國之間,還是晉國內部各大家族的權力斗爭,烽火四起。

    無論是晉國,還是中行氏家族,都需要一位杰出的軍事統帥。此時的晉國政壇上,能夠說得上名將的,首屈一指的,就是中行吳。

    中行吳為我們留下了“毀車為行”的歷史文化典故。這是一個重要的軍事歷史文化,雖然是由其副將即上軍佐魏舒提出的,但得到了中行吳的強力支持。

    為了支持魏舒的這次軍制改革,中行吳甚至不惜斬殺不願與徒卒合編的親信,使“毀車為行”的創舉成為中國古代由車戰向步戰轉變的重要標志。

    中行吳卒後,賜謚號穆,故後人也稱他為中行穆子。其子中行寅進入晉國六卿班子,擔任上軍佐,原上軍佐魏舒則晉升為上軍將。

    喜歡春秋晉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晉國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春秋晉國風雲》,方便以後閱讀春秋晉國風雲第384章 春秋名將中行吳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春秋晉國風雲第384章 春秋名將中行吳並對春秋晉國風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