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晉國風雲

第279章 荀偃擔任中軍將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千里草人 本章︰第279章 荀偃擔任中軍將

    鄭國的徹底歸順,令晉悼公真的很高興。當然,這一次徹底降服鄭國,晉國是花了大力氣的,那就是組織了聯軍狠狠教訓了一把鄭國。

    鄭國是被打服的。

    但鄭國這次被打服,是活脫脫一次“討打”,而且是有預謀的一次討打。

    鄭國人的思路是這樣的︰

    先表示歸順楚國,晉國來打。于是表示歸順晉國,楚國來打。那就再歸順楚國。

    這樣循環了幾次,鄭國發現,沒完沒了了,這令人頭疼。

    能夠醫治這個頭疼病的藥方,那便是如何才能實現歸順了一方,另一方不再來打。

    這樣鄭國便安定了。

    鄭國人認為,眼下,世界第一強是晉國,楚國已經沒法與晉國抗衡了。所以,鄭國人已經決定要歸順晉國。

    但直接歸順晉國,楚國人還是要來討伐的。怎麼辦?

    鄭國的辦法鄭,便是要讓晉國對自己下了重手。楚國又不敢與晉國爭雄,那樣的話,鄭國歸順晉國就是實在是沒有辦法的事,而非以前那樣口是心非虛以委蛇。

    本來,晉國還把鄭國當成拖垮楚國的誘餌。對鄭國,只是不痛不癢的教訓一下,目的是引誘楚軍北上,以此來消耗楚軍。

    晉國人的策略,就是三分四軍疲楚法。但鄭國人經過了幾個回合後,已經看清了自己的誘餌地位。

    只要鄭國一直是誘餌,鄭國的兵禍就不會停止。

    鄭國知道,必須擺脫誘餌這個被動角色!

    那就演一出苦肉計吧,讓晉國對自己痛下殺手,楚國人也不再北上。那鄭國的歸順,就意味著這種大國以小國為誘餌而不斷互相恐嚇亮肌肉的戰爭游戲自然終結。

    楚國人的不再北上也需要時機的。這一次,鄭國人抓住了時機,然後精準實施了自己的策略。

    鄭國先是派人出使楚國,要求楚國同意鄭國進攻宋國。然後,晉國大怒,組織聯軍來討伐鄭國。

    這一次,鄭國不再立即投降,而是采取了抵抗策略。

    既然你鄭國要抵抗,那晉國就痛下殺手。所以,聯軍既包圍鄭國都城新鄭,又四處掠奪鄭國其他城邑。

    鄭國受到殘酷打擊,楚國應該要去救鄭國的。這一次,楚國還約了盟友秦國一道出兵。

    秦國當然希望打擊一下晉國,現在楚國有意,秦國當然出兵了。

    那,楚國出了兵麼?楚國本也出了兵,但緊急軍情又來了︰吳軍進攻楚國。

    于是,楚國便出不了兵。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鄭國挨了一頓暴揍後,終于順利實現了向晉國投降的戰略意圖。

    鄭國人還因為楚國不及時出兵相救,故意氣呼呼跑到楚國,對楚國表示了強烈不滿。

    楚國本就焦頭爛額,鄭國又來澆油,一怒之下扣押了鄭國使臣。

    這下,鄭國更有理由歸順晉國了。

    為了讓晉國人也感覺鄭國是真心投降了,鄭國下了大血本,將家里的寶貝拿出了不少送給晉國。

    具體的經過前面我們講過了,但這里中間出了一個亂子︰

    由于沒有現代化的通訊工具,遠在西方的秦國根本不知道晉國、鄭國、楚國這三者之間出現了重大變故。

    也就是說,鄭國已經投降了晉國,秦國人根本沒得到消息!

    秦國本就是一個守信的國家,他們已經按照與楚國的約定,于公元前562年12月分兩路向晉國發起了進攻!

    那晉國呢?

    晉國人以為,現在鄭國人真心投降了,而楚國已經放手不管鄭國了,那應該沒什麼事了吧?

    于是,根本沒有想到,秦國居然會在這個時候向晉國撲來!

    于是慘了,守衛西境的下軍佐士魴倉促應戰,結果西境防線還是被秦軍突破了。

    秦軍分兩路,分別由左庶長贏鮑和右庶長贏武率領,從兩處先後突破黃河,于12月初5會師後,大舉向晉國發起進攻。

    士魴不敵,且戰且退,至12月12日退守至櫟邑。雙方在櫟邑爆發戰爭,結果是晉軍大敗!

    這是春秋史上難得的一次秦軍擊敗晉軍的戰役,我們分析一下晉軍戰敗的原因。

    一是晉國自認為秦軍在麻隧之役慘敗後元氣大傷,根本不可能主動進犯晉國,故戰略思想上對西線的防備力量不足。

    二是晉軍主帥、下軍佐士魴在接到秦軍來犯的報告後,依令組織防守。結果發現秦軍兵力有限,心生輕敵思想。

    三是士魴中了秦軍之計。為迷惑晉軍,秦軍共是分兩路進攻晉國,先鋒贏鮑率領小部分秦軍先進犯,大部隊卻在後頭。

    櫟地一役中,晉軍居然敗于秦軍,士魴羞愧難當,憂郁不已。

    中軍將荀也已經年老多病,于是,櫟地之役後僅僅過了一年多點時間,晉國八卿中的中軍將荀、下軍佐士魴先後病逝。

    櫟地之役晉國慘敗,按理晉國應立即組織報復。但國際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使晉國一時無暇顧及。

    公元前561年,吳王壽夢去世,楚國在東線來自吳國的壓力頓失,便立即組織向宋國發起了討伐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晉國不得不將戰略重點放在中原。再加上荀、士魴先後去世,秦國一時在西線對晉國佔了上風。

    晉悼公無奈,只能先調整重要人事。

    晉悼公有意讓荀偃擔任中軍將,但荀偃此時僅是上軍將,按理應該由中軍佐範�沃芯 br />
    但晉悼公的強勢是有目共睹的,大家都予以了足夠的謹慎,表現出來的便是互相謙讓。

    晉悼公先是試探了範� 凳怯幸餿梅鋈沃芯    昧恕br />
    範�潰骸耙鄖埃 忌鈧 骼𤧅妞陘H,德行高尚,能力出眾,因此全力輔佐他。

    臣擔任中軍佐,是主公給予的恩賜而已,並非是因為臣有足夠的德行能力。

    現在,臣認為荀偃德才遠勝于臣,請讓荀偃擔任中軍將,臣必定全力輔佐他。”

    晉悼公非常滿意,于是,任命荀偃為中軍將。

    那上軍將一職呢?

    晉悼公先是問了前中軍將韓厥之子韓起的意見,韓起卻推薦了趙武。

    再問了欒,欒也非常客氣,他對晉悼公道︰“臣的才德連韓起都不如,現在韓起推薦了趙武,臣建議主公還是听從韓起的意見吧。”

    提拔趙武,是晉悼公的本意,晉悼公心目中有幾個人是需要重用的,那便是趙氏家族的趙武、韓氏家族的韓起和魏氏家族的魏絳!

    歷史也終于證明,晉悼公是有先見之明的,因為他所看中的這三個家族,正是後來成為戰國初期最強大的三個國家,即趙韓魏三國!

    晉悼公所不知道的是,春秋演繹到最後,居然會出現趙韓魏三家分晉的情況。

    這是晉國的悲哀,但也是歷史的必然。

    現在,三軍將佐名單如下︰

    中軍將佐︰荀偃、士�簧暇 簦赫暈洹  穡幌戮 簦鴻稂d、魏絳。

    喜歡春秋晉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晉國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春秋晉國風雲》,方便以後閱讀春秋晉國風雲第279章 荀偃擔任中軍將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春秋晉國風雲第279章 荀偃擔任中軍將並對春秋晉國風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