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晉國風雲

第253章 氏家族的覆亡(2)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千里草人 本章︰第253章 氏家族的覆亡(2)

    晉厲公本以為,所謂楚國公子提供這樣一條線索,只是欒書的陰謀而已。但回想鄢陵之戰那一幕幕,不由細思極恐。

    對啊,為何曹衛宋齊等國聯軍遲遲不到?為什麼至搬出六大理由,在聯軍尚未集結完成時便急欲開戰?

    至說什麼楚軍戰斗力不行,但一開戰,那表現出來的幾乎是楚軍壓著晉軍打!

    如果不是魏以箭射傷楚王,晉軍極可能失敗!

    此外,還有一個重特大疑點︰楚軍為什麼在凌晨便把軍陣擺到了晉軍營前?

    當時確實是有大霧不假,但楚軍如此陣仗,你主戰的至居然沒有察覺?

    在戰場上,至明明有機會擒獲楚王,但他不但放跑了楚王,而且還對楚王如此禮貌?

    有問題,太有問題了!

    自己一手培養了氏家族,就是想讓他們得意忘形。氏家族現在已經是整個晉國最有權勢的家族了,當然有力量去扶持一位新國君!

    自己還一直以為掌控著一切,誰料氏已經有動作了!

    晉厲公倒吸了一口涼氣。但畢竟是一個楚國俘虜的一面之詞,而且還不好調查。

    本以為把控了整個局勢的晉厲公開始亂了方寸,他令人召見了欒書,將情況跟欒書講了。

    欒書道,當然早有準備。他才是一切的把控者!

    但欒書必須繼續挖坑,必須演出影帝的水平。他猶豫著對晉厲公道︰“主公,氏勢大,且一貫來表現對主公非常忠誠。

    如果單憑一介俘虜之言而誅殺大臣,對主公您不利。

    既然說到了公孫周,那不妨試探一番氏。公孫周此時在王都洛邑,主公可以派至去洛邑朝見天子,暗中觀察。

    如果至私下里會見公孫周,那氏陰謀叛亂必然可以相信。

    但如果至只為公事,獻俘後直接回國而不去見公孫周,那臣以為那是楚國人離間之計,主公應當謹慎。”

    晉厲公呆了半晌,一直以來,他只想把此時的晉國八卿來個大換血,包括這位中軍將欒書。

    但欒書貌似一切都是為了晉國,為了自己。如果欒書只是為了除去氏家族,此時的他應該馬上落井下石才對。

    有了楚國人的供詞,再加上欒書這樣的中軍將,隨便找些人來作個證,完全可以將氏悉數拿下了。但欒書卻提醒自己不能隨便處置,這是忠臣啊。

    晉厲公再回想自己擔任國君以來,自己處處剝奪欒書這位中軍將立功的機會,哪怕是出征,也往往是親征。但欒書卻從來沒有過怨言。

    看來,自己把目標定在欒書身上,可能方向性有了問題。再說,哪怕是自己真的要重組晉國八卿班子,欒書這樣老成穩重大臣,還是得用。

    晉厲公立刻采納了欒書的建議,派至去洛邑朝見天子。

    欒書笑了,他相信自己才是掌控了一切。因為至還未出發,自己的親信已經赴洛邑了。

    一根短線已經放下,就等著魚兒上鉤了。

    這條魚,當然是氏!準確講,正是在鄢陵之戰中立下赫赫戰功的紅甲將軍至!

    洛邑,周王朝都城,一個少年正在讀著一封書信。

    這位少年,長得眉清目秀,英氣逼人。他便是公孫周,是晉國先君晉襄公的曾孫。

    公孫周于公元前586年出生于洛邑,此時剛滿13歲。如同很多他的同宗族人,作為晉國公族子弟,他沒有資格留在晉國。

    公族子弟旅居國外,是晉國的規定。所以,自晉獻公開始,除了公室,晉國已經沒有公族了。公族子弟,一律在國外生活。

    公孫周的爺爺公子捷本就是晉襄公次子,由于這條規定,就選擇了大周王朝都城洛邑生活。

    公孫周出生後不久,父親公孫談英年早逝。公孫周小小年紀,便承擔起了家族責任,晉國公室其中一個小宗家族的責任。

    家族責任,當然是重大的。公孫周自懂事起,就立志要履行好這個責任。

    公孫周非常聰明,更兼好學,他師從周王室卿士單襄公,從師傅那里學到了大量治國理政的本事。

    但晉國流亡在外的公族子弟長得英俊瀟灑、情商智商皆高的多了去了,公孫周卻偏偏被欒書看上了。

    時也命也運也,晉國內部權力斗爭到這時,原本可以好好在王朝都城洛邑過著無憂無慮生活的公孫周,就這樣被動地卷入了晉國史上一場無與倫比的內部權力斗爭。

    直到這個時候,公孫周還僅僅是晉國中軍將欒書手里的一顆棋子,一顆欲置氏家族于死地的棋子,一顆中軍將欒書認為可以完全掌控的棋子。

    原因很簡單,僅僅因為公孫周是生活在洛邑的晉國公族子弟。而晉國負責王室相關事務的卿大夫,正是至。

    此時,公孫周正讀著晉國現任中軍將欒書派人送來的書信,他非常激動。

    這可是晉國最有權力的人、中軍將欒書給自己寫信啊,自己的祖父和父親在洛邑生活了幾十年了,從來都沒有中軍將這樣的大領導來關心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現在,中軍將欒書親筆書信寫給自己,那是對自己無限的關心!

    公孫周雖然僅僅是十來歲的少年,但一直很關心晉國。兩年前,晉國在鄢陵大敗楚國,公孫周就非常激動。

    說句心里話,公孫周一直希望能夠回到晉國,他要把自己的聰明才智奉獻給自己祖國。

    所以,此時欒書來信,怎麼不令公孫周激動?

    “公孫,我身為晉國中軍將,負有向主公舉薦人才之職。

    公孫敏而好學,又是公族子弟,更奉王朝卿士單伯為師,正是晉國將來需要的人才。

    希望公孫能夠主動結交晉國大夫,獲得一個普遍的好評,並時時關心晉國大事。

    不日,主公將派卿大夫至朝見天子,他是一位年輕的帥才,這次鄢陵之戰便主要是他的功勞,智勇雙全,也是公孫你學習的榜樣啊。”

    公孫周非常感激,堂堂中軍將來信教誨自己,更及時向自己提供卿大夫至的情況,以及即將來洛邑的消息。

    按照欒書的意思,自己應該要求見這位至大人。

    至的公差非常順利,只是一個朝見,代表晉國向天子匯報一下近來晉國的重大事項,獻上一些土物產,然後便可以回國了。

    至非常滿意,出公差越多,自己積累的功勞越大。尤其是這次鄢陵之戰,現在全國人民都在傳誦自己的功勞。

    雖然上次赴王室獻俘沒有得到天子的冊封,但國君還是看重自己,連續兩次派自己出使王室,看來還是在不斷給自己機會。

    是的,天子身邊,自己得多多打點,多多籠絡。下次再立一個戰功,再來一次獻俘,天子肯定會冊封自己的。

    那自己將成為氏家族第一位獲得天子冊封為卿大夫的人!憑此榮譽,自己這個位列晉國八卿末席的卿大夫,極有可能在中軍將欒書退休後,直接被越級提拔為中軍將!

    至正胡思亂想著,下人來報,說公孫周求見自己。

    至大喜,看來,自己的名聲已經遠播,公孫周僅僅是一個少年,都仰慕自己呢。

    “告訴公孫,就說我晚上親自去拜訪。”至知道公孫周的師傅是天子身邊最為倚重的卿士單襄公,那自己應該把禮數給盡到。

    于是,至備了厚禮,晚上親自赴公孫周府上會見公孫周。

    公孫周擺下宴席,與至相談甚歡。

    當然,兩人談了什麼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有兩雙眼楮,已經將至主動會見公孫周的事給瞧得一清二楚。

    這兩雙眼楮,一雙是晉厲公派出的,一雙是欒書派出的。

    欒書得報後笑了,他現在只需要等待,他下的連環大招很快將會有結果了。

    晉厲公得報後,勃然大怒︰“氏果然有不臣之心!”

    喜歡春秋晉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晉國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春秋晉國風雲》,方便以後閱讀春秋晉國風雲第253章 氏家族的覆亡(2)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春秋晉國風雲第253章 氏家族的覆亡(2)並對春秋晉國風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