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晉國風雲

第208章 中軍將士會執政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千里草人 本章︰第208章 中軍將士會執政

    士會顯然是不負眾望的,現在他更忙了,因為他兼任了太傅。

    這個太傅,對士會來講,最主要的是兩項工作。一是制訂並實施刑法,二是制訂並實施禮法。

    士會一擔任太傅,便迅速解決了一個令原中軍將荀林父頭疼了很多年的事,那便是社會治安問題。

    晉國是一個與戎狄各族混雜而居的諸侯,民風剽悍,一旦有災情,必生民亂。這便是所謂盜賊蜂起,社會治安問題相當突出。

    當時荀林父采取的辦法是以暴制暴,他任用了一個叫雍的人去解決盜賊問題。

    雍長得人高馬大,武藝高強,可一人力敵十數人。雍領命後,便迅速開展了緝捕盜賊專項行動。

    但這個專項行動有些擴大化了,史料記載,曾經一天之內緝拿了數十人,其中有的人僅僅是犯了小過便被誅殺,搞得都城人心惶惶。

    當時大夫羊舌職曾勸過中軍將荀林父,建議他約束雍濫用刑法。

    但荀林父認為,亂世得用重典,特殊時期就得用強硬手段,認為雍雖執法有些過,但畢竟是在努力解決問題。

    但問題真的能夠解決嗎?

    僅僅過了幾天,雍便被人殺死在郊外!

    此事給了荀林父一記悶棍,從此荀林父悶悶不樂,最終郁郁而逝。

    現在,這個問題攤到了士會頭上。

    士會早就心有成竹,他采取的是完全不同的辦法。

    士會將原來荀林父和雍制訂的各種關于緝盜的規定全部廢止不用。

    他進一步修訂刑法,強調法律嚴肅性,對民眾改而用勸導之法,引導民眾從良從善。

    再加上士會在軍事上的杰出才能,不濫用刑而自有威嚴,人們都信服士會,那些在晉國為非作歹的盜賊活動空間越來越小。

    晉國盜賊轉而離開晉國,逃往秦國。

    士會的執政讓晉國人都心服口服,曾經建議荀林父不要濫用刑法的大夫羊舌職感嘆道︰

    “士會如此執政,那正是詩經所說的‘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啊。”

    羊舌職一口氣說了三個成語,其實都來自于詩經。

    羊舌職的意思就是,由于士會這樣的執政大臣,把國家的制度、法律、體系都構建好了,所以,那些準備犯錯的人便會非常害怕,如同處于深淵邊緣一般。

    他們必須存有戒心,行事極為謹慎,就像走在薄冰上一樣,時時不忘會有潛在的危險。

    軍事上,士會能打仗,而且總能打勝仗。治理國政上,士會能辦事,而且能辦成事。

    那外交上呢?

    士會也表現出了杰出的外交才能。

    公元前594年,周王室又發生了紛爭。當時王孫甦因為執政出現重大失誤,將王室兩大家族的召氏家族和毛氏家族宗主給殺了。

    結果引發了民憤,導致民亂,王孫甦不得已流亡到了晉國。

    士會建議晉景公善待王孫甦,並于公元前593年冬天,士會率軍親自護送王孫甦回王室,積極調解王室與各大家族之間的矛盾。

    由于士會在當時的周王室建立了極大的威信,大家都服他。所以,王室紛爭也就得到了調解。

    天子周定王非常感佩士會,于是便高規格宴請士會。

    據說,天子宴請諸侯國或者諸侯國大臣那是一件相當嚴肅的事。從某種意義上講,天子擺出來的好不好吃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給你吃什麼,食物是怎麼做出來的,怎麼吃法。

    這便又涉及到了周禮。

    據說,那天周定王命人殺了一頭羊,然後連肉帶骨頭的一起蒸熟了請士會吃。

    士會不敢有半點怠慢,本來他以為天子應該是蒸一頭全羊,然後自己也就看看。

    因為,蒸全羊自己是不能吃的,那只是一種虛禮。

    但明顯,這一次,天子居然請自己真正吃羊肉了,這是實禮了。

    士會很擔心自己失禮,便問身邊的周朝大臣這是怎麼回事。

    周定王見士會與大臣在私聊,便問了情由,得知士會原來在擔心這個,便哈哈大笑道︰“根據王室規矩,宴請諸侯以享禮,宴請卿大夫得以宴禮啊。”

    那,什麼是享禮之宴,什麼是宴禮之宴呢?

    原來,根據周王室的規矩,享禮指的是與祖先共同享受的宴席,宴禮則是與客人共同享用的宴席。

    這兩種禮制,所需要的食物當然都有肉類,如這一次周定王殺的那頭羊。

    但關于這頭羊的制作方法,便有講究了。這個講究,主要便是蒸羊的講究。

    當然,在那個時候,蒸字是叫鬹的,這兩字相通。鬹有全鬹、房鬹、肴鬹之別,全鬹是整只羊放進鍋里蒸,而房鬹是放半只羊。

    這兩種蒸法都不能蒸熟嘍,因為這個是要與祖先共享的。

    周天子在祭天時一般用全鬹,祭祖時一般用房鬹。這首蒸肉搬上來,是給大家看看而已,不能吃的。

    宴鬹則是如我們現在這樣,將羊骨、羊肉都分解,然後連肉帶骨頭蒸。

    這個必須蒸熟,因為這道蒸肉搬上來,是大家可以一起吃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天子為何招待諸侯用享禮呢?

    那是因為諸侯都是自家人。周天子所封諸侯,同姓的都叫叔父,異姓的都叫舅父,叔父舅父那都是自家人。

    既然是自家人,那便可以一起與祖先共享。

    卿大夫呢?

    那便不是自家人了。不是自家人,當然不能與自己的祖先共享宴席嘍。

    結果呢,諸侯沒得吃,只能看,卿大夫則有得吃。

    有意思不?

    這,就是周禮!

    周禮啊,實在是太繁瑣了,不知道當時的周公旦是長著一顆怎樣的腦袋,居然為周王朝制定了這麼細的禮法。

    但對于剛擔任負責晉國禮法太傅一職的士會來講,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士會非常羞愧,因為他作為晉國太傅,居然對周王室的禮法還是有不懂的地方。

    所以,士會回國後,再次認真研究周禮,加強對禮儀制度的學習。

    他將晉國禮儀與晉國法度結合起來,不斷完善晉國的法律和禮儀制度。

    這是士會的職責,也是士會在其位謀其職的表現。

    士會是一位值得尊敬的晉國執政大臣,用當時晉國著名大夫羊舌職的話說,“士會為人,言依于信,行依于義,和而不諂,廉而不矯,直而不亢,威而不猛。”

    晉景公是幸運的,他有了這樣一位賢臣輔佐。

    所以,晉國很快從對楚泌地之戰失敗中振作起來。在極短的時間內,重新崛起。

    晉國,再次以霸主的形象展現在各國諸侯面前。

    喜歡春秋晉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晉國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春秋晉國風雲》,方便以後閱讀春秋晉國風雲第208章 中軍將士會執政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春秋晉國風雲第208章 中軍將士會執政並對春秋晉國風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