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晉國風雲

第197章 晉楚兩霸之戰(10)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千里草人 本章︰第197章 晉楚兩霸之戰(10)

    在晉楚之戰中,還涌現了許多令人感嘆的故事,這里,我們慢慢說來。

    趙旃雖然是一個愣頭青,但也確實是一個有勇氣的家伙。畢竟,沒有勇氣,他是不敢跑到楚軍營前去喝酒唱歌的。

    但趙旃卻敢了,對于一員戰將來講,這便是勇氣。趙旃不但有勇氣,而且也有些智慧,並且很懂尊敬長輩。

    被楚莊王追著屁股了趕了一陣後,趙旃終于逃出了險地。此時晉軍已敗,趙旃也只好往黃河岸邊跑。

    突然,趙旃發現前面晉軍有一乘戰車拋錨了,車上坐的正是他的堂叔趙同和趙括。

    這哥倆很不幸,關鍵時刻,戰車車輪子壞了,拋錨。

    趙旃趕緊跳下戰車,大叫道︰“叔父們,快,你們上我的戰車。”

    “那你自己呢?”趙括問。

    是的,戰車是有標配的,超載容易翻車,趙旃將自己的戰車給了趙同和趙同,自己便沒了戰車。

    在逃跑中,戰車是很重要的,四馬拉著的車,肯定要比兩條腿的人跑得快。

    “沒事,我跑得快,可以輕裝快跑。”趙旃大大咧咧地說,然後,抽了馬屁股一鞭子,戰車載著趙同和趙同就跑遠了。

    也許,對趙旃來講,失去戰車便意味著自己可能要死在這個血腥的戰場上。趙旃不是不怕死,他是覺得很遺憾。

    一心想與楚軍決戰,結果真正的決戰來了,而自己卻是潰敗的一方。而究晉軍落敗之因,反倒是自己貌似成了罪魁禍首。

    趙旃很遺憾,也很不服氣。這是一位勇敢的將軍,他的志向便是如趙衰、趙盾這些趙氏先祖牛人那樣,成為晉國歷史上響當當的人物,至少要成為晉國政壇上卿一級的高級領導。

    但一直以來,趙旃貌似有些不得志,至今才是一個公族大夫,連軍中大夫都不是。

    與趙旃同樣有這心結的,便是魏。

    這也便是這次大戰前,魏和趙旃主動挑釁楚軍,扮演著不遵軍令的角色。

    其實,在這兩位將軍的心里,他們需要戰功!唯有戰功,才是他們今後走向更高權力位置的台階。

    盡管歷史對他們在地之戰中的冒失行為作出了批評,但他們都是勇敢的將軍,都有著閃光的一面。

    如趙旃,將生的希望讓給了自己的親人,而自己則從容走向死亡。

    但老天沒有拋棄他,為避開晉軍追殺,趙旃轉過一片樹木,正好發現晉軍大夫逢伯駕車經過,車上站著的正是逢伯的兩個親生兒子。

    趙旃大喜,大聲叫道︰“逢大夫,逢大夫”。

    是的,他想搭他們的車。

    上陣父子兵、兄弟兵,在春秋戰場上那是很常見的,因為上戰場是要有資格的,只有“國人”才有這個資格,而奴隸、農民等是沒有這個資格的。

    這個狀況,到了戰國以後,因為戰爭越來越頻繁,戰局越來越大,所需兵力越來越多才得以改變。

    逢伯其實老早看到了趙旃,但自己的車已經滿員了,于是便低聲對兩兒子說道︰“不許回頭,不許答應,假裝沒听到。”

    誰料他不叮囑還好,一叮囑反倒惹得倆兄弟好奇心起來︰是誰啊,令父親那麼緊張?

    于是,兩兄弟都回了頭。

    一看,哇,是大領導趙旃喂。

    于是,兩兄弟急忙對父親叫道︰父親父親,是趙旃趙大夫在叫我們呢。

    逢伯又氣又急,然後便長嘆一聲︰“天絕吾後也。”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不可能不停車。

    因為如果明明知道趙旃叫了他,他不予理睬,萬一趙旃苟活了下來,那他回到晉國後,肯定會對自己以及自己的家族以殘酷的報復。

    趙家人,自己怎麼惹得起啊。

    逢伯流著淚低聲罵自己的兩個兒子︰“不听父親言,吃虧在眼前。後果你們自負吧。快下車,給趙旃大夫讓位置。明天,老夫就來這里為你們收尸吧。”

    趙旃上了車,逢伯的兩個兒子下了車。

    逢伯回頭看了看自己的兩個兒子,再罵了一句︰“機靈點,老大,你一定要互相保護好老二。老二,你要听你哥的話。”

    有人要問了,這個逢伯也是的,既然明明知道兩個兒子會死在戰場,那為何不留下一個,車上不是可以載三人的麼?

    這倒要問一句了,讓逢伯選擇哪個兒子留下呢?

    對一位父親來講,這樣的選擇是很難很難的。

    看過《唐山大地震》麼,在地震中,姐弟倆被埋在廢墟,救援隊員說只能救一個。

    母親痛苦地作出了救弟弟的決定,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場景,一個母親在絕望中作出的不得已的決定。

    結果母親沒有料到,女兒最終居然還活著!

    而從死人堆里站起來的女兒,在母親吐出“救弟弟”三個字的夢魘里,活了32年,那恨也糾纏了32年!

    此時的逢伯只能幻想著兄弟兩人都被楚軍俘虜了,或者,兄弟倆人夠機靈,兩人互相照顧著,他們在血腥的戰場中僅僅受了傷,然後躲在哪個不為人注意的地方,從而得以存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但這一切,只是他的幻想。

    等到戰爭結束後,逢伯費盡千辛萬苦再回到這個戰場來找自己的兒子們,但結果終歸是殘酷的。兩兄弟身中數箭,都死于一棵大樹下。

    戰爭有榮耀,永遠都是將軍們的,或者說是屬于國君的。

    對于普通士兵來講,哪里有戰爭,哪里便意味著死亡!

    看著死去的兩個兒子,逢伯仰天大慟︰戰爭啊戰爭,為什麼要有戰爭呢?

    在楚莊王遇險的那一幕後,唐狡活擒了荀。

    荀是下軍大夫荀首的兒子,在黃河岸邊,荀首焦急地等著自己的兒子,盼望著他的出現。

    但最後出現的是一則確切的消息︰荀被俘虜了。

    荀首大急,已經安全撤到黃河邊的他,立即命令自己的部卒折返回戰場。

    在一旁的魏急了︰“荀大夫,你這一去不是送死嗎?”

    荀首急道︰“如果不俘虜一員楚將,老夫拿什麼去換我的罌兒回來?”

    上演了趙旃的親人情結後,這里又上演了一番令人感動的父子情深和戰友情結。

    別看魏在泌地之戰前夕也是一個愣頭青的模樣,此時見老將軍如此決然,也血氣上涌︰“好,那我親自為老將軍駕車!”

    就這樣,荀首率領自己的部卒,由魏駕車,殺向血腥的戰場。

    荀首的計劃是活捉一員楚國將領,但這又談何容易?

    荀首是晉軍中數一數二的神射手,但他的箭卻必須做到只能射傷敵人,而不能射死敵人。

    所以對于箭的要求也很高,即不能是過于鋒利的,自己在射向敵人時還要把握好力度。

    在你死我活的戰場上,這樣做幾乎是自廢武功!

    荀首數次摸箭,發現箭過于鋒利而再放回箭袋。把魏幾乎給惹火了︰“老爺子,這可是戰場,你還挑什麼箭哦?”

    荀首卻根本不理他,他不停地射箭,射傷了好幾個楚軍將領。但走過一看,級別又太低。

    不過,荀首並未灰心,這一次,他已經瞅見了一位楚軍將領。

    他認識這位將領,據說他被楚王賞賜了全天下最妖艷的女子夏姬。

    對,荀首發現了楚將連尹襄老。襄老正在沖殺,全然不知荀首將箭對準了他。

    拉弓,大滿環,荀首瞄著襄老的大腿將箭射了出去。

    弦響箭飛,不愧為晉軍神射手,荀首的箭正扎在襄老的大腿上。

    襄老大叫一聲,從戰車上倒栽下來。

    荀首大喜,急催人去擒襄老。

    但老天似乎故意要給荀首失望似的,這一箭明明沒射中襄老的要害,但當他們圍住襄老時,發現襄老已經沒有氣了。

    死了?

    荀首大失所望。

    是的,襄老死了,但絕對不是死于荀首的箭下。

    荀首要的是活人,而不是死人。

    襄老這一栽倒下來,正好將頭磕在了一塊尖石上。于是,楚國大將、連尹襄老就果斷死了。

    荀首命令將襄老的尸體裝上車,對于襄老這樣的楚國大人物,尸體也是有相當價值的。

    然後,繼續搜索目標。

    功夫不負有心人,荀首最終射傷了一位大款級人物︰楚國王室人物,公子谷臣。

    公子谷臣就這樣成了荀首的俘虜。

    對荀首來說,公子谷臣加上襄老的尸體,換回自己兒子荀應該是沒什麼問題了。

    荀首率部卒匆匆趕往黃河渡口,這個時候,潰敗的晉軍將士都在往渡口趕。

    在楚軍一追殺聲中,晉軍如喪家之犬,倉皇而奔。

    在倉皇而奔的晉軍中,有一輛戰車陷進了一個大坑。

    按理,車上的三名晉卒棄車逃便是了。但這三名晉卒卻是死心眼,在他們眼里,性命是次要的,戰車是最最重要的。

    是的,那個年代,一輛戰車,相當于現在的一輛裝甲車。

    而且,春秋時期,關于戰車、兵器、盔甲等,並不是由國家統一保障的,而是由將士們自己籌備的。

    這輛戰車應該就是屬于這三名晉卒的,他們只是普通的士,為了這一輛戰車,他們的家庭要花費很多錢。

    晉卒們下來推車,但怎麼推也推不動。這時,楚軍殺到了。

    一隊楚兵圍住了他們,象看木偶戲一樣的欣賞著晉卒們玩命一樣地想把戰車從大坑里推上來。

    面對著包圍他們的楚兵,晉卒們完全沒有驚慌失措爭相逃命的跡象。

    好象這一瞬間他們都不在戰場上剛剛拼殺的敵人,而是在一個工地里干活的工人。

    楚兵並未沖將上去殺死他們,因為此時的晉兵完全沒有抵抗能力,手不握戟更不張弓。

    根據禮法,這時是不能痛下殺手的。

    于是,楚兵們便圍著他們討論起來︰晉國佬正是愚蠢啊,你看這樣能推得上來嗎?他們也不仔細看看,車輪整個被一大根橫木給卡死了。

    晉兵听後急忙去看情況,果然正如楚兵所指出的那樣,問題就出在這里啊。

    幾個晉兵苦笑著對楚軍說︰“兄弟,謝謝啊。不得不承認,逃跑的經驗還是你們楚國人豐富啊。”

    楚兵也不生氣,幾個楚兵還下來幫晉兵將戰車推了上來。

    戰車推上來後,晉兵們都上車了,然後對著楚兵們一拱手︰“兄弟們,再見了,歡迎有機會到我們晉國來作客,我們一定擺兩桌歡迎大家啊。”

    得,這就是那個年代的戰場。一邊還是你死我活的殘酷殺戮,一邊卻是如此風度翩翩的施以援手,放到今天,那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一件事。

    在春秋戰場上,任何一場大戰,都未見有多少人戰死了。

    死傷千余,或數千,算是記載得比較多了,不象後來的戰國時代,動不動便是數以萬計,甚至數十萬計的傷亡。

    在春秋的戰役中,戰役的直接目的是為了勝利,而最終目的是讓對方服。

    而到了戰國,滅殺對方的有生力量成了戰役的重要目的。

    喜歡春秋晉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晉國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春秋晉國風雲》,方便以後閱讀春秋晉國風雲第197章 晉楚兩霸之戰(10)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春秋晉國風雲第197章 晉楚兩霸之戰(10)並對春秋晉國風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