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晉國風雲

第189章 晉楚兩霸之役(2)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千里草人 本章︰第189章 晉楚兩霸之役(2)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潛規則在,所以,當荀林父听說鄭國已經投降楚國,而楚軍此時尚在鄭國,他當即便作出了撤軍的決定。

    他的這個決定,象士會、趙朔這樣的政壇老手當然是擁護的。

    但先卻是一個剛剛靠著祖上的功勛進入卿級班子的年輕將領,他只想著趕快立功,根本沒去想立不了功的後果,更不懂晉軍盡量不與楚軍直接對抗的潛規則。

    那有人要問了,為何前幾年楚軍與晉軍不是打了柳棼之役和穎北之役嗎?而且晉軍不是取勝了嗎?

    是的,這個是事實,但必須弄清楚的是,這兩次戰役,都是晉國為了救援鄭國,以鄭國自身的軍隊為主力而開打的

    晉軍僅僅是派出了一軍,真正對抗著的是鄭軍與楚軍。

    所以,史料記載著的是鄭國戰勝了楚國。

    但是,荀林父能夠以這個潛規則的理由去反駁先嗎?

    當然不能,因為這是不能說出口的一種理由,只是一個大家心照不宣的習慣性思維,這怎麼可以說出口呢?

    荀林父又氣又急,一時不好回應先,此時,士會出面了。

    士會冷冷道︰“與楚軍開戰?現在的楚軍是什麼樣的情況大家知道嗎?

    第一,國君親征。主力皆在,且有陳、蔡、唐等國為聯軍,實力強大。

    第二,師出有名。楚國是因為鄭國背叛了楚國而出的兵,這是正義之戰。

    第三,士氣高漲。去年他們降服了陳國,今年又降服了鄭國,連續作戰不疲憊。

    第四,楚軍有德。三個多月圍鄭,最終戰勝了鄭國卻不滅亡鄭國,反而對鄭國好言相撫,軍隊不擾鄭民,不取鄭國財物,不羞辱鄭國國君。

    第五,國內無虞。國君長期出征在外,國內井井有條,士農工商各司其職,政有常法,民無怨言。

    除此之外,現在的楚軍經過改革,嚴格軍令,嚴肅軍紀。

    其軍隊行動,往往由中軍權衡左右,制訂作戰計劃。

    右軍隨主帥統一行動,左軍負責糧草後勤,每軍分前軍和後軍,由前軍攜帶旌旗既壯聲勢更備不測,後軍以精兵殿後。

    全軍將佐令行禁止,服從統一指揮,這是一支強大的軍隊。

    而且,楚國國君能夠做到知人善任,賞罰有度,政治清明,德威並行,禮法有度。

    與楚國開戰?這樣的國家,誰敢與之開戰?難道舒國、庸國這樣的教訓還不夠深刻嗎?

    霸業之道,在于親近有禮儀的國家,依靠穩定堅固的國家,離間內部渙散的國家,滅亡昏暗有亂的國家。

    用兵打仗,必須要做到見機而進,知難而退。

    動用武力,要攻取動蕩有亂的國家,欺侮行將滅亡的國家,做到兼並弱小,攻擊昏昧。

    這,就是古人教導我們的取亂侮亡的道理。”

    好家伙,士會從楚軍目前的現狀,到楚國目前的現狀,到用兵打仗的道理,洋洋灑灑講了一通,眾人無不點頭稱是。

    當然,除了先。

    先真急了,很顯然,緊急軍事會議已經作出了決定︰

    既然救援鄭國的軍事目的已經無法實現,那就先撤軍。至于鄭國叛晉,找一個合適的時機去教訓一下即可。

    先見無人支持自己,猛地站起身來,大聲道︰“不能撤軍!我們晉國這些年來傲視群雄,原因何在?

    就在于軍隊能戰、將士勇敢!

    如今,失去了鄭國,就應該立即奪回鄭國,面對強敵,就應該勇敢面對。

    現在退縮,就是將晉國霸主之位拱手相讓給楚國,這是晉國的恥辱,為將為帥者難道不要負責嗎?

    如果因為我們而讓國家和國君蒙羞,那我先甘願犧牲自己的生命!

    要撤,那你們撤,讓我撤,沒門!”

    先說罷,拂袖而去。

    荀林父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都道︰這個先怎麼這個鳥樣?

    是啊,先這人怎麼這樣?

    其實原因很簡單,先渴求戰功!

    因為,先氏家族本來便是晉國最牛逼哄哄的偉大家族之一,源于偉大的先軫!

    但是,先谷的父親先克于公元前618年被害後,先氏家族已經整整二十年沒在在晉國政壇露臉了!

    可以說,先氏家族默默無聞很久了。

    現在,好不容易先自己進入了六卿領導班子,而且深受國君賞賜,直接提拔為六卿領導班子第二把手,怎麼能夠不好好表現?

    積累足夠的功勛,才有機會象祖父、爺爺那樣,榮登晉國中軍元帥!

    面對強敵,當然得勇敢亮劍!

    這,就是先的理想抱負!

    荀林父此時對先雖然很生氣,但他也不想多事?反正軍事會議決定要撤了,你先也不過是嘴上說說而已,難道真想抗命亂來?

    但是,令荀林父沒想到的是,先還真抗命了!

    這邊,荀林父準備下令撤軍。那邊,先氣呼呼地命令自己的部隊迅速渡過黃河,準備與楚軍交戰。

    先自己的部隊是怎麼回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原來,晉國三軍每軍雖有主將,但將與佐各掌握著一半的兵力,這也是直屬部隊。

    將雖然負總責,但對于直屬部隊,主要還是由各自將佐親自負責的。

    軍中司馬韓厥得知這個情況,直呼不妙,因為先違抗軍令,按理當斬首示眾。

    但先是誰?

    韓厥雖然號稱鐵面司馬,但他也是一位成熟的政治家。

    如果不將先斬首,那自己攤上一個瀆職之罪;如果將先斬首,那自己將攤上一堆來自先氏家族及其擁護者報復的重特大麻煩!

    怎麼辦?

    對韓厥來說,唯一的辦法,便是默認先之所為之,並沒有違反軍令!

    而要讓先不違軍令,那便要更改軍令。

    韓厥果然是有辦法的,他立即求見荀林父道︰“元帥,大事不妙,先私自渡過河去,意欲與楚決戰。

    先這一去,肯定是凶多吉少。他那點兵力,如果與此時士氣正旺的楚軍交手,肯定是全軍覆沒,那我們就麻煩了。”

    荀林父跺腳道︰“這小子違反軍令,按理當斬啊。但現在他已經渡過河去,司馬還要拿他怎麼辦呢?既然這小子要尋死,那就讓他去死吧。”

    荀林父也真正火大了。

    韓厥看著荀林父道︰“不可,元帥,且不論先之罪,我擔心的是元帥您吶。

    元帥想想看,三軍出征,您是主帥,與楚交戰,損失軍隊,先戰死,他倒沒有任何過錯了。反倒是您,將承擔全部的責任啊。”

    荀林父急了︰“啊?那怎麼辦?”

    “如今之計,唯有全軍渡過河去,約束先,不能讓他亂來。”韓厥提出了進軍的主意。

    就這樣,荀林父又改變了命令︰全軍渡過河去!

    喜歡春秋晉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晉國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春秋晉國風雲》,方便以後閱讀春秋晉國風雲第189章 晉楚兩霸之役(2)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春秋晉國風雲第189章 晉楚兩霸之役(2)並對春秋晉國風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