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穿死後,其子趙旃繼承其大夫位,食邑邯鄲,這便是趙氏別支邯鄲氏。
而這支邯鄲氏,注定要在晉國政壇上掀起一番風浪來。我們以後再講。
這個時候,我們再排一下晉國的六卿組成。
因為國內改革順利推進,晉國這樣的超級大國,是必須要去江湖行走的。去江湖行走,強大的晉國三軍必然是走在前列的。
中軍帥趙盾,趙氏;中軍佐荀林父,荀氏中行氏);
上軍帥 缺, 氏;上軍佐先 ,先氏;
下軍帥欒盾,欒氏;下軍佐胥克,胥氏。
在這次改革中,各大家族都得到了實惠,大家對趙盾也都很擁護。
此時的趙盾,將晉國各大家族都團結了起來,至少達到了一個表面上的和睦相處。
那現在晉國的各大家族情況又如何呢?
趙氏家族。此時的趙氏家族以趙盾為首,執政大夫,中軍元帥。加上趙括、趙同、趙嬰齊三兄弟,外加趙盾之子趙朔和趙穿之子趙旃,勢力龐大。
荀氏家族。荀氏家族自晉獻公時代開始發家,當時上卿荀息深得晉獻公信任,家族因此得勢崛起。
後在驪姬之亂中荀息自殺,荀氏走向衰落,但荀氏家族宗主仍舊是大夫。
此時宗主荀林父,中軍佐,才干出眾,本分老實,曾擔任過晉軍中行將,故亦稱中行氏。
荀林父與趙盾關系一般般,但就是在晉成公時期,荀林父率領荀氏家族將一步步崛起。
智氏家族。荀林父幼弟叫荀首,深得晉成公信任。在這次人事改革中,荀首擔任公族,被封于智邑,從而成為晉國一個新的大家族智氏家族鼻祖。
由于荀林父的關系,智氏家族與趙氏家族的關系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