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晉國風雲

第170章 晉靈公刺殺趙盾(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千里草人 本章︰第170章 晉靈公刺殺趙盾(下)

    雖然,在提彌明的拼死阻擋下,趙盾獲得了寶貴的逃命機會。但宮廷可不是老百姓的家,那里大著呢。

    此時的趙盾還沒有逃出宮,他使出吃奶的勁,將自己的短跑速度提到極致,但追兵還是在殺了提彌明後趕了上來。

    趙盾長嘆一聲,心想今天難道真是自己活在世上最後一天了麼?

    追兵很快趕上,其中有一名甲士異常驍勇,沖在最前面,手中一桿大戟,戟尖明晃晃耀著午後的陽光,讓一個勁往前跑的趙盾都感覺到了寒光。

    突然,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只見那沖在最前面的甲士突然對趙盾大叫︰元帥快跑!

    然後,轉過身去,將大戟揮了個半圈,頓時將其身後數名甲士砍翻在地!

    眾甲士哪里會想到自己的戰友中會突然出現幫助趙盾的人?

    此人一擊得手後,連續向甲士們砍殺而去。此人武藝高強,趁眾甲士猝不及防,又砍翻數人,把甲士們逼得連連後退。

    隨後,此人向趙盾跑來。

    趙盾轉身一看,也驚得差點不知道要逃命了。

    只听那甲士急道︰元帥還呆著做什麼?快跑啊。

    隨後又轉身一戟,將追殺上來的一個甲士給刺倒。

    此時,守候在宮外的趙朔終于得到趙盾在宮里遇險的急報,已經率軍殺進宮來,終于將趙盾給接到了。

    趙盾一把拉住那位甲士的手,把他也拉到自己的車上。趙盾趙朔都不敢停留,急率軍出宮。

    趙盾死里逃生,但畢竟是執政晉國多年的中軍元帥,此時也並不驚慌失措。

    他冷靜下來,作出決定︰流亡。

    他命令趙朔,立即解散趙府,趙府家丁奴僕,願回家的一律給予盤纏回家,願繼續跟著趙盾的,立即帶上必要的財帛細軟流亡。

    趙盾為什麼要流亡?

    因為他知道既然國君想要殺自己,而且居然已經到了在宮中設宴殺自己的地步。

    雖然自己僥幸逃脫,但國君肯定留有後手,很快派兵來剿滅趙家,此時是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到這個時候,在趙盾的眼里,國君是最大的,君要臣死,臣肯定得死。

    他沒有辦法,只能選擇逃亡。

    在逃亡的路上,趙盾身邊一直跟著那位拼死救他的甲士。

    此時安頓了一切後,趙盾連連向那甲士致謝︰“今天若不是壯士相救,老夫死無葬身之地矣。

    壯士大恩,老夫不敢忘,請問壯士是何人?為何要涉險相救老夫?”

    那甲士卻跪地下拜道︰“元帥,小人靈輒,就是那年的翳桑餓人啊。”

    翳桑餓人?

    趙盾頓時想起來了。

    原來,幾年前的一天,趙盾赴首陽山打獵,在翳桑這個地方突然發現了一人倒在路旁。

    趙盾得報後親自去看是怎麼回事,結果發現原來此人因為饑餓而暈死在路邊。

    趙盾急命人搶救,才使這人不致餓死荒野。

    趙盾見那人儀表堂堂,且非常壯實,卻居然窮途末路至此,便問情由。

    那人對趙盾道︰“小人是游學的晉人靈輒。可慚愧啊,在絳城整整三年,卻沒有謀得好差使。

    想起家里尚有母親,應先照顧母親,所以便回家探母。

    結果這路上,盤纏全部用光了。小人又不願行乞,更不能越貨搶劫,終于落到今天這個地步。

    若不是大人相救,小人恐怕要成為野獸之食了。”

    趙盾非常同情,命人給靈輒端來一大盤飯菜。

    誰知靈輒只吃了幾口,拿出一個口袋來,將剩余的飯菜都包在了口袋里。

    趙盾笑了︰“壯士既然餓了,那為何不吃完呢?”

    靈輒恭恭敬敬答道︰“小人雖餓,但三年未回家,不知家中老母是否更餓?

    此時有這樣的上好飯菜,小人不敢獨享,還請大人允許小人打包帶給母親吧。”

    趙盾大為感慨,對靈輒道︰“壯士快吃完吧,老夫再命人準備一份便是。”

    說完,命人再次準備一份飯菜,另外還特意加了幾大塊牛肉給靈輒。

    “看壯士那麼有孝心,這些肉就請壯士拿回去孝敬母親吧。”趙盾道。

    要知道,在那個時候,吃肉的是什麼人?吃肉的,也被稱為肉食者,只有大夫才有資格吃到肉。

    此時趙盾居然贈送這麼些牛肉給靈輒,讓靈輒感動萬分,再次行禮致謝。

    這樣的好事,趙盾當然不止對靈輒一人這樣做了。

    趙盾自幼困苦,他生在翟國長在翟國,父親趙衰當時追隨晉文公重耳流亡,自己過著沒有父親的北地艱苦生活,自然懂得窮人之不易。

    所以但凡有救濟他人的機會,他一個也不放過,這也是趙盾一直能夠被晉國人所稱道的一方面。

    趙盾不知道的是,後來靈輒再次回到了絳城,並終于當上了公務員。因其武藝高強,成了晉靈公的宮廷衛士。

    這次,靈輒以及其他衛士受命襲殺趙盾,一開始他與其他人一起埋伏在宴會廳幃幕里,沒看到趙盾。

    到後來,眾甲士圍攻提彌明時,趙盾已經逃出廳外,他也不知道自己要殺的正是恩人趙盾。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直到提彌明被殺死後,他為立功,第一個沖在前面去追殺趙盾。

    結果走近了一看,原來自己受命要殺的趙盾,居然便是當年在翳桑救了自己性命,並且贈予自己母親牛肉和食物的大恩人啊。

    于是靈輒迅速從追殺趙盾的衛士變成了保護趙盾的衛士。

    可以說,沒有靈輒在最後關頭拼死保護趙盾,趙盾是不可能逃出宮廷的。

    趙盾感慨萬分,行善而積德,德厚而必有回報,自己想當年的一次贈食,讓自己在今天保住性命。

    趙盾請靈輒留在自己身邊,靈輒卻搖搖頭道︰“元帥,小人今日所為,只為報恩。既然恩已報,小人心願已了。

    但小人違反國君之令,已是背叛了國君,已經沒有留在晉國的資格了,請允許小人流亡謀生吧。”

    這便是翳桑餓人的典故。意思就是知恩而報恩。

    靈輒,可以說是晉國歷史上的一個小人物,或者甚至說,這個人在歷史上就出現了兩次,一次快餓死之際趙盾救了他,一次是趙盾快要被殺死了救了趙盾。

    這是什麼?這便是報恩。

    對趙盾來說,他做到了勿以善小而不為。這種施恩,也許趙盾從未想到會得到生命級別的回報,但趙盾一直這樣在做。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施恩不求回報,但施了恩,該來的報答一定會來!

    對靈輒來講,他做到了有恩必報,他的心中,常存著一顆感恩的心。

    有著感恩心的人,時時在想著,只要有機會,一定要報恩。

    會感恩能報恩的人,總有一種精神層面的東西在支撐他們,這種東西我們叫氣節道義!

    或者說,這便是當時春秋時期這些人的初心。

    因為,他們自小便接受禮義廉恥的教育,在禮義廉恥面前,個人利益包括財富、仕途甚至生命,都是次要的!

    正因為他們堅守著自己的這種初心,所以他們雖然只是小人物,但青史留名!

    在晉靈公設計刺殺趙盾的這件事里,有兩個人,讓趙盾非常感動,也值得人們深思。

    一個是靈輒,一個是提彌明。

    靈輒報恩,提彌明舍身救主,本來,他們都是小人物,但他們卻因此而青史留名。

    他們的事跡也僅僅在歷史長河里佔據一丁點的位置,但足以令人們掩卷而思了。

    靈輒報了恩,卻不願接受趙盾的邀請,去當趙盾的家臣,他選擇了流亡。

    也許很多人看來,這是非正常的。為了救趙盾,靈輒把自己的工作都丟了,他總得謀生啊,追隨趙盾應該是一條不錯的路,但靈輒不走這條路。

    這貌似太不理智了,但在當時看來,這是再正常也不過了。

    因為他認為,自己已經背叛了國君。背叛國君,大逆不道,他已經無法在晉國立足了

    靈輒這樣的人,本來便是把道義放在第一位,他怎麼可以為了自己的利益去違背自己的初心呢?

    所以,趙盾是很理解的。

    最後,他只能眼終看著靈輒孤身一人離去,從此消失于春秋江湖。

    趙盾帶著家丁家人離開了晉國都城絳城,但他要去哪里呢?

    此時的趙盾是非常糾結的。

    他實在舍不得離開晉國,晉國,是他數十年來嘔心瀝血在為之奮斗和奉獻的國家。

    他想起當年父親趙衰把他從翟國接回來後,由他來擔任嗣子,成為趙氏家族未來的接班人。

    趙盾自那時起,已經下定了決心,向父親趙衰學習,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晉國和國君。

    趙衰去世後,趙盾很快成了晉國的中軍元帥,當時的國君是英明的晉襄公。

    在晉襄公強有力的領導下,趙盾的執政非常順利。

    趙盾實施了一系列的改革,“制事典,正法罪。董逋逃。由質要,治舊污,本秩禮,續常職,出滯淹。”

    九大措施,史料記載了二十七個字,但這二十七個字,是將晉國自文襄時代以來的國政治理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我們給這九大措施分分類,便會發現這是涉及到行政、刑事、民事、經濟、人事以及社會風尚方面的改革或者努力。

    制事曲,即制定章程;本秩禮,即明確貴賤;續常職,即恢復廢除的官職。這是行政制度。

    正法罪,即明確刑事法規;闢獄刑,即清理獄囚積案;這是刑事制度。

    由質要,即使用契約帳冊;董逋逃,即追捕逃亡的奴隸;這是民事和經濟方面的制度。

    治舊污,即清理積弊,這是社會風尚制度。出滯淹,即舉薦賢才,這是人事制度!

    晉靈公為君以後很長一段時間,整個晉國春秋風雲其實都是趙盾掀起來的。

    這九大措施,就是趙盾的治國方略。他進一步推進了晉國自晉獻公以來強化法治建設,把晉文公時期以來的被廬之法進行了改良,使晉國更加法治化!

    在趙盾執政的這些歲月里,貌似我們經常看到楚國再次強勢崛起,晉國不敢與之正面爭鋒,晉國的國際影響力正在下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但在晉國國內,社會安定,秩序良好,趙盾功莫大焉。

    從法治的角度看,如果當時形成了諸子百家,那把趙盾作為法家代表是沒有任何異議的。

    非但如此,趙盾對國君的忠誠也是不容置疑的。他執政之初,遇上了好國君晉襄公,但可惜的是晉襄公英年早逝。

    為了國家利益,他曾經想扶立一位政治成熟的國君,而不是現在這個晉靈公。

    單從這一點上看,趙盾真的沒有私心,他絕不貪權,因為他只希望晉國要有一個英明的國君。

    在他看來,作為中原諸侯聯盟盟主的晉國,如果由一個僅僅是三四歲的幼兒擔任,這不符合晉國利益。

    在經歷了痛苦的糾結後,趙盾無奈選擇了晉靈公,這使得他的執政更加辛苦,這也就是為何趙盾總是每天凌晨便準備工作的原因,因為他有太多事要處理。

    他的勤政甚至感動了正欲刺殺他的刺客,這些細節,正說明趙盾是勤政的。

    所以,直到趙盾要流亡了,趙盾都不敢相信自己這樣一個既忠誠又勤政的中軍元帥,居然淪落到要被自己的國君刺殺的下場。

    趙盾傷心欲絕。所以,他走得很慢,直到快要離開晉國了,已經到了晉國邊境了,趙盾吩咐眾人暫時安頓下來。

    他實在舍不得離開晉國!

    因為直到此時,趙盾還在幻想晉靈公會回心轉意,將他請回去!

    有一點他很自信,此時的晉國,真的離不開他。

    他也相信,廣大晉國人民也會支持他的。因為他在晉國的威望是相當高的,也許晉國人民會不斷向國君勸諫呢。

    晉國離不開他,他也不想離開晉國,流亡的趙盾再次身陷矛盾和糾結中!

    喜歡春秋晉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晉國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春秋晉國風雲》,方便以後閱讀春秋晉國風雲第170章 晉靈公刺殺趙盾(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春秋晉國風雲第170章 晉靈公刺殺趙盾(下)並對春秋晉國風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