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晉國風雲

第158章 苦肉計賺回士會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千里草人 本章︰第158章 苦肉計賺回士會

    趙盾很得意,這樣一來,既幫了魏氏家族,又可以賺回士會。

    那接下來的問題就簡單了,那就是如何讓魏壽余立功了。

    于是,圍繞著士會回國,一出精彩的苦肉計上演了,主演男一號魏壽余,男二號士會,配角為趙盾和秦康公。

    于是,趙盾下了一個命令︰鑒于秦國時時來犯,要求各邊境城邑加強防備。趙盾還派出不少專員,巡視各邊境城邑防務情況。

    趙盾帶著人親自到了魏邑檢查,結果對魏邑的整軍防務情況非常不滿。趙盾代表國君晉靈公,對魏壽余予以了嚴厲批評。

    魏壽余貌似繼承了其父親魏的火爆脾氣,非但不虛心接受晉國中軍元帥的批評,還很不服氣,公然對抗趙盾。

    魏壽余的理由貌似很充分︰魏邑離秦國太近,單靠自己魏氏家族的那點人馬,遠遠不夠,除非你趙元帥給他足夠的兵力,否則不敢受命。

    趙盾大怒︰其他各邊境城邑怎麼沒這麼多意見,你魏邑頭長角了?防務工作存在嚴重隱患,你魏壽余不立即整改,還有理了?

    魏壽余也火大了,意思就是自己已經向國君提出過魏氏家族遷邑的請求,一直得不到批準,那是因為你趙盾專權。

    什麼?你魏壽余膽肥了?敢公然違反國君命令?還要污蔑堂堂中軍元帥?

    趙盾大怒,立即派人去捉拿魏壽余︰“全家老小,全部抓來!魏氏家族一直對先君文公、襄公都有意見,現在更是違抗軍令,看來是想謀反!”

    于是,魏氏全家老小全部被抓了起來。但魏壽余是何等人,想當年父親魏那可是全晉國有名的勇士,其武力指數幾乎整個晉國無人能出其右。

    結果,抓捕過程中,魏壽余帶著幾個親信漏網了。

    趙盾大怒,立即發出通輯令︰沒收魏氏家族封邑,全國通輯抓捕魏壽余,誰抓住魏壽余,封大夫,賞魏邑!提供相關問題線索者,賞千金!

    不但在晉國國內普發通輯令,還發到了晉國所有盟國,告之列國諸侯,誰也不得收留魏壽余。

    那魏壽余還能逃到哪里去?當然只能去秦國了,畢竟,楚國實在太遠了點。

    到了秦國,魏壽余立即求見秦國國君秦康公。

    但秦康公是那麼好見麼?魏壽余被冷落了幾天後,終于急了︰“壽余來求見秦伯,是因為受到了晉國中軍元帥趙盾的陷害,秦國難道不是晉國大夫的避難國嗎?”

    其實,秦康公早就想見魏壽余了,但他需要更確切的情報,畢竟此時晉秦兩國交惡,隨時都要打仗。

    此時突然來了一個晉國大夫,弄不好就是來搞破壞的。這幾天,秦康公正等著來自晉國的消息。

    秦康公再問了士會關于魏壽余的相關情況。士會也很奇怪,兩國關系如此緊張,這個時候一個晉國大夫跑到秦國,的確要引起高度重視。

    秦康公的消息終于來了,秦國駐晉國地下辦事處的情報人員回來報告,證實了這位叫魏壽余逃亡到秦國的前因後果。

    晉國又搞內斗啊?秦康公大喜,先前來了先蔑和士會,尤其是士會,可以說是為秦國立下了大功。

    現在又來一位魏壽余,這可是晉國魏氏家族的宗主,如果真心來投,那當然得重用了。那就安排見一見那個魏壽余。

    魏壽余見到了秦康公,一把眼淚一把鼻涕把自己如何遭到趙盾陷害一事哭訴了一遍。

    最後魏壽余恨恨道︰“請秦伯收留壽余吧,趙盾外強中干,實乃小人。自擔任中軍元帥以來,晉國已經有不少人被他害了。”

    士會對秦康公道︰“主公,雖然魏壽余出逃晉國事出有因,但要在我們秦國出仕,應該要為秦國立下功勞才行。”

    魏壽余早有準備,向秦康公獻上了魏邑的人口地理圖冊,對秦康公道︰“秦伯,這便是我魏氏封地魏邑的人口地籍,現在獻給秦國。

    魏邑各級官吏都是壽余親自提拔任命,都是魏氏族人,一定都會听壽余的。壽余不日將返回魏邑,動員魏邑有關部門辦理土地交割一事!”

    啊?居然能夠得到魏邑?秦康公把魏壽余獻上的魏邑人口地冊看了又看,確定貨真價實,于是不再懷疑,當即任命魏壽余為秦國大夫。

    “大夫放心,一旦寡人收回魏邑,仍舊將魏邑封給大夫作封邑。”秦康公對魏壽余道。

    就這樣,魏壽余終于成功打入秦國內部,成為秦康公的一名大夫,位列朝堂參與議事。

    魏壽余松了口氣,接下來,得實施相關行動了。

    按先前與趙盾商定的計劃,魏壽余主動接近士會。魏壽余為人干練,說話辦事直率,士會非常欣賞,兩人的交流就多了。

    多次試探後,魏壽余肯定,士會對晉國還是有著感情的。這一天,魏壽余請士會喝酒,一邊喝酒,一邊向士會詳細介紹晉國目前的具體情況。

    講到後來,魏壽余看看士會眼圈有點紅紅的樣子,故意問道︰“大夫來秦國已經數年,難道不想念晉國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士會嘆了一口氣道︰“說不想,那實在太虛偽了。只是,我已經沒有想念晉國的資格了。一介罪犯,理應回晉國受到懲處,卻苟全性命于外國。正所謂身不由己,只好得過且過了。”

    魏壽余搖搖頭道︰“不不,大夫錯矣。憑士氏先祖數代為晉國所作的貢獻,國君和眾大夫都一直懷念大夫您,對您可謂是翹首以盼啊。

    不瞞大夫,此次壽余來秦國,就是奉六卿之命請您回去。元帥說了,只要您回晉國,不但官復原職,還賞賜一塊肥沃之地給你。”

    士會心中一動,問︰“何地?”

    魏壽余笑了︰“就是魏邑啊。”

    士會搖了搖頭︰“不可能吧,魏邑本就是你們魏氏家族封地,你怎麼可能甘心給我?”

    魏壽余誠懇道︰“不滿大夫,父親魏武子因犯罪受到懲處,使魏氏至今抬不起頭來。如果魏氏不能為國君立下大功,那魏氏實在是愧對祖宗啊。

    只要魏氏能夠有所作為,不要說一塊封邑,哪怕是我的性命也是在所不惜的。再說,如果魏氏立功,國君難道還會吝嗇其他的土地嗎?”

    士會听後深以為然。于是,兩人密謀了一番,定下了兩人如何安全回晉的計策。

    不久,魏壽余向秦康公報告,說自己派往魏邑那邊的人已經作好準備,請秦國出兵赴魏邑辦理交割手續。

    秦康公早就等著這一天了,得報大喜,親自率軍赴魏邑。秦軍就在黃河以西駐扎。

    魏壽余對秦康公道︰“主公,大軍駐扎于此即可,臣這就前往魏邑,定當不辱使命。

    不過,最好還是請主公派一名信得過的大夫代表主公與臣一道前往。這名大夫最好是魏邑人也比較熟悉,這樣不但可以消除魏邑人的懷疑,還可以提高辦事效率。”

    此時秦康公眼里只看到了魏邑這塊河東之地,有了這塊土地,那秦國就有了直接進攻晉國的跳板。

    他甚至已經在考慮,如何在魏邑強化戰備等後續事宜了。

    听魏壽余一說,轉頭便對士會道︰“那就煩請大夫走一趟吧,大夫既是寡人所信任之人,又是熟悉晉國之人,是最合適的人選了。”

    誰料士會听後,當即連連擺手道︰“主公,不妥。雖然我們大軍已經到了這里,魏壽余也確實是受陷害來到我們秦國,但魏邑那里的情況也許並不象他所言那麼簡單。

    晉人多詐,臣擔心趙盾已經作好了一切準備,他就等著魏壽余自羅網。魏壽余一到魏邑,說不定就立即被逮捕。

    臣此次跟著去,萬一被扣留,臣失去自由那也還罷了。就怕主公您見臣不得歸,一怒之下,對我家人妻兒予以懲罰,那臣太對不起家人了啊。”

    秦康公笑道︰“大夫多慮了,寡人早已經探得晉三軍均未出動,魏邑就魏氏族人而已。如果魏人敢亂來,寡人立即率軍渡河攻打魏邑。

    哪怕是趙盾親自率軍前來,大夫不幸被捕,回不了秦國,那寡人一定將大夫的妻兒家小送回晉國,讓大夫一家團聚。請大夫放心去吧。”

    士會還想推辭,魏壽余向他使了個眼色,意思就是演到這里差不多了。

    于是,兩人就渡過河去,河對岸早有潛伏著的晉軍,把他倆迎至魏邑。

    接下來的表演便是魏壽余帶著士會一進入魏邑,便喝令士兵將士會逮捕,直接押解去了晉國都城絳城。

    秦康公在河西等了整整一天,不見對岸有什麼動靜,心里有些不安。

    第二天,秦國派往魏邑的密探來報,說士會大夫被魏壽余綁縛送往絳城了。晉三軍早已從絳城出發,不日將至魏邑。

    秦康公目瞪口呆,知道上了魏壽余的當,心里懊悔不已。

    現在士會被晉國人用計賺回了,他知道士會是一個賢才,晉國如此用心要回士會,肯定不會只是為了將他“引渡”回國後一刀殺了。

    如果晉國重用士會,那士會必將成為晉國重要人物。

    “不管如何,寡人待士會不薄,相信士會對秦國心存善念。希望士會能夠得到重用,那秦國也有一段安定時期了。”秦康公想著。

    突然想起士會的妻兒家小,吩咐立即將士會的妻兒家小送至晉國。

    再說士會。

    配合著魏壽余將戲演足,甚至到了魏邑還任由他將自己綁縛起來,給秦國的探子一種士會被抓起來了的假象。

    到了絳城,晉靈公、趙盾以及晉國六卿都在那里齊齊歡迎著士會呢。

    士會官復原職,同時獲得魏邑。過幾天,老婆孩子也從秦國回到了晉國自己的家里,同來的還有一部分族人。

    之所以說是一部分族人,是因為士會當年出走秦國時,士氏家族有很多族人是追隨他到了秦國。

    這些族人如今很多已經在秦國安了居樂了業,也不想再回晉國了。

    這部分不再回晉國的士氏族人,後來大都改名換姓,不再以士為氏,而改為齊氏,在秦國就形成了一個齊氏家族。

    為了表彰魏壽余在賺回士會中作出的偉大貢獻,在趙盾的建議下,晉靈公將原先屬于先氏的霍邑賜予魏壽余。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魏壽余與士會辦理了魏邑交割手續後,將魏氏族人盡遷往霍邑。

    士會得到了魏邑,便成了魏邑地主,這也是可能一些史料在記載中將士會稱為魏文子之故吧。

    士會謚號其實為武,他的名字特別復雜,士會,士季,隨會,隨季,範子,範會,武季,隨武子,範武子等等,其實都是指同一個人,士會。

    有人要問了,魏壽余擔心魏邑時時遭到秦國的襲擾,故挖空心思想換塊地,終于將魏邑換到了翟邑。

    那士會的魏邑,不是同樣也要遭到秦國的騷擾啊?

    不用擔心,這也正是趙盾一箭雙雕之計最厲害的一招。

    因為士會在秦國幫秦康公做了不少事,立了不少功,不管如何,士會與秦國之間的關系是融洽的。

    兩國雖然是敵對關系,但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當然也沒有永遠的敵人。

    秦國看在士會的份上,完全不可能來攻擊士會的魏邑。甚至,士會還可能成為晉國與秦國之間進行溝通的一個橋梁。

    士會與秦康公也保持著良好的關系,畢竟秦康公沒有食言,將自己的家人送回了晉國。

    士會遣使向秦康公表達了深深的謝意和歉意,秦康公雖然對失去士會非常痛惜,但他相信,只要士會在,秦國應該可以獲得一段時期的和平。

    正是因為士會的關系,秦康公決定不再年年騷擾晉國了。秦國和晉國之間,居然因此而獲得了二十余年的和平!

    這是趙盾這位晉國中軍元帥戰略布局中一個高招,因為只有穩固了西線,晉國才有可能將主要精力抽出來應付來自北邊的狄人和南邊的楚國。

    中原,實在太急需要晉國出場了。

    喜歡春秋晉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晉國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春秋晉國風雲》,方便以後閱讀春秋晉國風雲第158章 苦肉計賺回士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春秋晉國風雲第158章 苦肉計賺回士會並對春秋晉國風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