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晉國風雲

第149章 賢大夫士會奔秦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千里草人 本章︰第149章 賢大夫士會奔秦

    秦殘軍總算渡過黃河,一同渡過黃河的還有晉國兩位大夫,先蔑和士會。

    先蔑對趙盾深深失望,心道︰“趙盾如此不守信用,此戰更是打得沒有半點信義,這樣的人實在可恥!”

    他又恨自己當初不听荀林父的話,現在看來,荀林父真是有先見之明啊。自己雖然以先為氏,但怎麼就看不到今天這個結果呢?

    原來,趙盾命令先蔑和士會赴秦國迎回公子雍時,先蔑好朋友荀林父悄悄對先蔑講︰

    “這個差使不好干。您想想看,現在晉國國內有世子在,且有先君夫人在,卻要去迎立一位在外國的公子回來當國君,這事不那麼簡單!

    變數很大啊,一旦有變,比如世子最終即位,那您就攤上大事了。到時您接了一位公子回來,與現在的國君便成了對立面啊。所以,兄弟勸您,假裝生病,別去秦國了。”

    先蔑卻輕松一笑道︰“這又不是我的主意,而是六卿會議的集體決定,我也是奉命行事而已。一旦公子雍回國當上國君,我還可以立大功一件,這是美差,哪有什麼問題?”

    荀林父急道︰“你我能夠在一起共事本是緣份,這便是同寮,我們既然是同寮,我當然得盡心勸阻你別干蠢事啊。

    詩雲︰我雖異事,及爾同寮。我即爾謀,听我囂囂。我言維服,勿以為笑。先民有言,詢當芻蕘。

    難道你不知道有同寮向你提出意見,你要听從啊。”

    先蔑還是不听,荀林父長嘆一場,他知道先蔑的個性,便不再多言。

    結果果然是晉國背信棄義,非但擁立了世子夷皋為國君,還在令狐襲擊護送公子雍回國的秦軍,使秦軍損兵折將。

    先蔑長嘆一場,心想自己真是活該,沒听荀林父的話,自己落到如此下場,也算是咎由自取了。

    這里我們要講講同寮這個詞。寮指的是小窗小屋,通“僚”,後意指官員,這便是官僚的來源。而同寮就是同僚,意指一起做官,泛指同事。

    當然,這個同事也得有一定的級別,至少應該是官員級別的才用同僚。這便是同僚一詞來歷。

    看在同僚的份上,荀林父為先蔑做了最後一件事,那便是說服了趙盾將先蔑的家臣族人以及在晉國的財產都送到了秦國。

    趙盾心想還是為自己為晉國留點後路吧,于是干脆將先蔑、士會的妻兒家臣以及願意赴秦國的兩家族人和可處置的財產都送到了秦國。

    這與先前狐射姑逃亡至翟國時趙盾對狐射姑的態度是一致的。

    再說士會,這位晉國未來的大牛人,此時作為副使跟著先蔑來到秦國。

    這是一位明白人,他深知權力斗爭的殘酷,所以當先蔑決定流亡到秦國時,他也作出了同樣的選擇。

    只要是個政治人物,那便不得有半點可能被人抓住的把柄。

    現在的晉國國君是晉靈公,而自己居然作為副使曾經迎立過公子雍。

    只要有人抓住這一點興風作浪,不要說自己這條命,可能連整個士氏家族都會因此而受到傷害。

    先蔑和士會到達秦國後,秦康公對他倆非常賞識,也知道這兩人都是晉國大才,任命他倆為秦國大夫,並封賞土地。

    但是,士會在秦國期間,從不與先蔑交往,這讓士會身邊的人非常奇怪。

    有人便問士會︰“大夫為何不與先蔑大夫來往呢?你們本都是晉國人,又因為同一件事同時來到秦國。

    按理他鄉有故知,你倆會成為無話不談的好友啊。但從來未見大夫您主動與先蔑大夫說過話,難道你們倆以前便有矛盾嗎?”

    士會微微一笑道︰“人之相交,貴在交心。我跟著先蔑來到秦國,是因為先蔑是正使,而我是副使,職責所在而已。

    現在我倆都犯了晉國的罪,罪過是一樣的,所以都流亡到了秦國。

    但他並不是我朋友,在晉國時便不是,兩人心意不通,又怎麼可能成為朋友呢?既然我倆之間互相不欣賞,那又要日常的來往做什麼呢?”

    難道這便叫讀書人的清高?

    每次讀相關史料讀到這里,筆者非常感慨,古人對于做人做事的原則性是很強的,包括交朋友的原則性。

    認定了是自己的朋友,那便全身心的為朋友付出,這便是後來的兩肋插刀也不所不辭。

    但一旦認為對方不是自己的朋友,哪怕人家位再高權再重錢再多,也是不屑主動示好的。

    但現在呢?

    不知有多少人,哪怕是對方沒把自己當朋友,自己還是熱臉貼著人家冷屁股湊上去,只因為對方有錢或者有勢。

    不知有多少人,在某個飯局上,剛認識不到幾分鐘,幾杯酒下肚,便兄弟長朋友短的。

    看看人家士會,先蔑在晉國的地位比他高,但他認為先蔑此人的德行還不足以做自己的朋友。

    所以,哪怕是現在兩人都到了國外,也不願意與他交往。

    令狐之戰,是晉國對秦國的又一次大勝,是秦國的又一次大敗。

    這讓秦國人憤怒了,絕對是出離憤怒的那種憤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想想秦國,總令人同情,秦國人總夢想著回歸中原,特別是秦襄公勤王得到提拔後,他們就制定了東進戰略。

    但東進的路上踫到了一個晉國。就是這個晉國,無論秦國人表現出多麼熱情友善,要緊關頭晉國就狠狠咬秦國一口,直咬得秦國遍體鱗傷。

    想當年秦穆公時代,先是出兵護衛晉惠公回晉國當上國君,晉國鬧饑荒時秦國人慷慨運糧至晉國,換來的卻是晉國非但不兌現送給秦國五城的承諾,還趁秦國鬧災時舉兵來攻。

    秦穆公發動韓原之戰教訓了晉國後,主動向晉國示好,還將寶貝女兒懷贏嫁給了後來的晉懷公。

    可晉懷公為了當上晉國國君,居然不辭而別,秦穆公轉而擁護晉文公上台。

    這貌似實現了秦國與晉國之間的睦鄰友好,但好了才幾年?晉國居然搞了一個崤山之戰,全殲了秦國三千精英。

    彭衙之戰,又是晉國人不講戰爭道義,兩軍對陣中,居然搞了一支敢死隊,結果害秦軍又大敗。

    現在秦國本是好心護送公子雍回晉國即位,結果晉國人又出爾反爾不算,還突襲秦軍,使秦軍再次遭受大敗!

    晉國啊晉國,從此咱老秦人與你勢不兩立!

    秦康公憤怒了,但此時遭遇晉軍襲擊新敗,哪來國力去報復?晉國人真是可恨之極,但再恨此時也只能是忍氣吞聲。

    是的,此仇不報,秦人都不活了!秦康公將對晉國的仇恨深深種在心里,在他的歲月里,他只有一個目的︰向晉國復仇!

    就這樣,秦康公本想通過護送公子雍赴晉國即位,從而改善與晉國關系的夢想徹底破滅。

    本來這是秦康公精心安排的一次破冰之旅,因為此前兩國已經交惡,秦國在強大的晉國面前確實難有所作為。

    但現在既然你晉國鐵了心要與秦國為敵,那咱秦國人就跟你干到底!

    從此以後,秦國與晉國的友好關系成為永遠的歷史,秦國徹底丟棄了與晉國改善關系的幻想,兩國成為世仇!

    後來,秦康公毫不猶豫地加入了楚國為首的反晉陣營,這使得晉國面臨背腹受敵的戰略環境,給晉國帶來了極大的麻煩!

    喜歡春秋晉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晉國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春秋晉國風雲》,方便以後閱讀春秋晉國風雲第149章 賢大夫士會奔秦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春秋晉國風雲第149章 賢大夫士會奔秦並對春秋晉國風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