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晉國風雲

第111章 伐衛國先軫為帥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千里草人 本章︰第111章 伐衛國先軫為帥

    處理了顛頡和魏,晉文公休整了部隊,重新任命另一員猛將舟之僑為自己的車右大夫。

    舟之僑,其實就是舟地一個叫僑的人,本是虢國大夫。公元前660年時,晉獻公籌劃假道伐虢,舟之僑歸順晉國,在晉國出仕。

    我們讀春秋歷史史料,總會看到象舟之僑、宮之奇、燭之武、介子推等等這樣的名字,這些都是以自己所在地為氏,以最後一字為名,中間隔一個“之”字。

    舟之僑原來應該是晉國世子申生的人,申生自殺後,舟之僑就成了公子重耳流亡時留在晉國國內的支持者。

    在秦穆公準備護送重耳回晉國之前,當時欒枝欒盾父子倆以及卻溱、舟之僑等人,就在國內作好迎接重耳回國的準備,是晉文公奪位行動中的功臣。

    打下了曹國,晉文公看了看江湖國際︰咦,楚國人根本沒有要管一下曹國的事!

    不管如何,自齊桓公去世後,齊國幾乎把整個中原的控制權都讓位給了楚國。

    曹國也算是楚國的一個小跟班,現在曹國都要被滅國了,楚國居然不來交涉一下?

    伐曹對晉文公來講是一箭雙雕之策,既報當年受辱之仇,又引楚國分兵來救,從而解了宋國之圍。

    但現在楚國根本無動于衷,那就繼續第二步計劃︰伐衛!

    衛國與曹國一樣,都是姬姓諸侯,但此時都歸隊到了楚國一邊。

    衛國與曹國所不同的一點是,此時的衛國是楚國的姻親國,楚成王將其中一個妹妹嫁給了衛成公。

    從這層關系上講,相對曹國,衛國更應得到楚國的關心。

    也正因為如此,晉國在出兵討伐衛國時也是很小心的。

    史料記載,晉文公出兵伐曹,那是三下五除二,甚至直接將曹國國君曹共公也抓了起來,然後便是佔領了曹國。

    從某種意義上講,此時的曹國是被晉國給滅了的。但討伐衛國,則要時刻提防著與楚國正面沖突。

    直到現在,包括晉文公以及幾乎所有的晉國高級領導,都不想與楚國起正面沖突。

    晉文公只希望幫助宋國解圍,所以搞了這個伐曹救宋。伐曹不行,繼續伐衛,如果伐衛還不行,那便繼續伐鄭。

    可以說,這個時候晉國的實力尤其是軍事實力是比不上楚國的。楚國不但兵強馬壯,擁有世界級名將成得臣,還擁有一大把跟在後面的小弟。

    如陳國、蔡國、鄭國、許國、徐國等,算上曹國和衛國,幾乎當時有點名聲的中原諸侯一大半都歸順著楚國。

    對楚國,可以去刺激他一下,但不能去捋他的虎須。

    否則,萬一被楚軍纏上痛打一陣,不但晉文公臉面盡失,自己剛剛有點坐穩的國君之位不保不說,甚至晉國還要面臨著被討伐甚至滅國的危險。

    小心一點吧,晉文公想著。

    在晉軍中軍元帥的親自率領下,晉軍著手討伐衛國。

    師出必須要有名,晉軍的理由很簡單︰既然你衛國不借道給我晉國,那就是把晉國當成了敵人。

    既然是敵人了,不討伐你討伐誰?

    晉軍借滅曹之余威,很快進入了衛國境內,向衛國重鎮五鹿發起攻擊。

    中軍元帥身先士卒,一車當先,晉軍士氣高漲,迅速攻佔了五鹿。

    五鹿,在今天的河南省濮陽縣南,那是一個令晉文公刻骨銘心的傷心之地。

    在這里,他受到過五鹿鄉下農民的欺負,不但不給吃的,還弄個土塊來糊弄自己。

    在這里,介子推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肉給自己充饑,使自己總算沒被餓死。

    曾經在這里,晉文公立下誓願︰如果上天眷顧讓自己順利回國繼位,那自己一定率兵踏平五鹿。

    此時,正是自己,率著晉國三軍,威風凜凜地站在五鹿這片土地上!

    晉文公正打算繼續向衛境推進時,噩耗傳來︰晉軍中軍元帥因病逝世!

    是晉文公時代晉國一位功勛卓著的重臣,長期以來,一直是晉文公重耳的堅定擁護者,也是晉國氏家族響當當的一位大牛人。

    與兄長芮分別輔佐晉文公重耳和晉惠公夷吾,兩位公子無論誰擔任國君,氏家族都有卿級大牛人。

    的名聲一直很好,他最令人稱道的是給世人留下了“活到老學到老”的故事。

    據說,五十歲了還孜孜不倦地學習各種知識,是一位德才兼備的儒雅型大夫,深得趙衰的欣賞。

    公元前633年,晉文公設三軍,被任命為晉國歷史上第一任中軍元帥!

    讓擔任中軍元帥一職便是趙衰極力推薦的。擔任中軍元帥後,非常稱職,治軍嚴謹,深得將士信服。

    據說,曾經親自登壇發令,擂鼓三通,操演陣法,要求進退有序。

    一開始,有的兵士出現了差錯,並沒有立即予以懲處,而是耐心指導點撥。

    一次不行便兩次,但如果到了第三次仍舊出現同樣錯誤的,則予以開除。

    對那些不遵號令者,則嚴格按軍法行事,可謂是治軍寬嚴得體,人人都心悅誠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次伐衛之役,卻因積勞成疾而病倒軍中,最終不治而亡,這令晉文公很傷感。

    自去年冬天出師以來,僅僅過了幾個月,雖然取得了伐曹伐衛的勝利,但算來已經折損了顛頡、兩員大將。

    如果算是被貶的魏,晉文公已經折損了三員大將了。

    中軍元帥一職相當重要,按慣例,應該是身為中軍佐的溱遞進為中軍帥。但晉文公有自己的考慮,他直接任命下軍佐的先軫擔任中軍帥!

    先軫在當時晉國六卿中排名第六,即最後一名,但此時卻連升五級,直接從六卿第六升至六卿第一!

    根據晉文公的說法,因為先軫“極有德行”。

    但這樣的用人標準又是拿什麼來衡量呢?

    德行這東西又看不見摸不到,只能來自于大家的評價。

    其實,晉文公心中的德行,主要的是這幾個標準︰

    一是對自己忠心不二;

    二是具備戰略思維能力;

    三是具備治軍打仗的本事。

    而先軫,無疑是目前晉軍各將佐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位。

    先軫,晉國大夫,因其采邑在原邑,即今河南省濟源市,故又被稱為原軫。

    生辰年月不詳,卒于公元前627年,春秋時期晉國第二任中軍元帥,偉大的戰略家、軍事家,中國歷史上一位名副其實的名將!

    先軫與趙衰、狐偃、賈佗、魏並稱為晉文公重耳當國君之前的五位好友之一。自晉國發生驪姬之亂開始,先軫便堅定地與公子重耳站在一起,陪伴他一起駐守蒲城,然後流亡翟國,再赴齊國,最後一起經歷了鄭、曹、衛、楚、秦等流亡生活。

    先軫對晉文公的忠誠那是勿需多言,而先軫給人印象最深的便是他貌似是為戰爭而生的,對于戰爭那一套非常有研究。

    在先軫的戰爭理念里,戰爭絕對不是商周以來大家所熟知的那樣,雙方排好隊,然後擂個鼓,最後是沖鋒,看誰沖倒誰。

    戰爭也不是把對方打跑了就行,不是單純地讓對方服氣就行,而是從整個戰略層面考慮,對敵人就應該心狠手辣,為取得戰爭的勝利,完全可以不擇手段。

    先軫的不擇手段,就是戰爭不需要講什麼道理,不需要講什麼規矩,目的就一個︰取得勝利。

    在取得勝利的過程中,什麼陰謀詭計都可以用,這些陰謀詭計包括軍事同盟的臨時組建、戰場軍隊的兵力調配、車步兵的混合使用、宣傳輿論心理誘導等等。

    但這樣的人就是有德行麼?是晉文公關于先軫極有德行的表現麼?

    在晉文公看來,他這麼多年的流離失所,對列國爭斗的經過和結果也看得多了,那些最講禮儀道理的諸侯國,一個個迅速衰弱下去,而不講所謂的戰禮的諸侯,如秦國、楚國等,則不斷崛起。

    晉國,也需要一位只要贏得戰爭勝利的中軍元帥。

    早在楚國時,先軫便認定今後晉國與楚國必有一戰,因為他們這一幫人回到晉國後不是去當個官的,而是要讓晉國真正崛起于江湖諸侯之林的。

    那不斷染指中原的楚國,必然是晉國的敵對一方。既然是敵對一方,那便要防備,要作好與之一戰的準備。

    這次為了救宋,狐偃提出圍曹救宋的策略,先軫不但直接表示支持,還將此次出兵放到了晉國崛起並真正稱霸中原的戰略思考上來。

    先軫的戰略思考是這樣的︰

    宋國曾經有恩于晉國,出兵幫助宋國當然是必須的。這也正是晉國出兵的最好借口。

    楚國雖然強大,但只要晉國通過討伐曹國,讓圍攻宋國的楚軍撤軍來救曹國,那便意味著晉國出兵的戰略目的達到。

    救宋,不一定要與楚軍正面交鋒,只要解了宋國之圍,晉國的目的便達到了。這就是戰略層面的考慮。

    如果宋國因為晉國出兵而解了楚軍之圍,則意味著晉國是重情義的,一個重情重義的大國,是會得到各諸侯國的尊重的,晉國將會獲得更多諸侯國的支持。

    當支持晉國的力量越來越強大時,那便是楚國力量的減弱。等到楚國力量減弱到一定時候,那晉國便可以和楚國真正較量一番。

    這樣的戰略意圖,顯然是符合晉文公之意的。

    直到這個時候,有人要說先軫就在晉文公出兵討伐曹國時,便運籌帷幄開始部署了城濮之戰,那應該是有點過于夸獎先軫了。

    這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冷兵器時代戰役,結果是晉國戰敗了強大的楚軍。

    但此時晉國根本還不想與晉國正面沖突,甚至晉軍滅了曹國後,再討伐衛國時變得小心翼翼起來,就是擔心楚軍會突然引兵前來。

    隨著離開晉國越來越遠,晉文公和先軫等人也要尤其謹慎。

    沒有人質疑先軫被越級提拔,連原中軍佐溱也對先軫心服口服。

    但晉文公的這次破格提拔先軫,為晉國的用人制度開創了一個歷史︰任人唯賢。

    我們在前面講過郭偃改革中的用人制度改革,郭偃提出用人上的“親親”與“尚賢”相結合,在王侯將相必須有種的那個年代,這樣的用人制度改革已經是一大突破了。

    此時的晉文公在戰時直接把任人唯賢放在了第一位,在實踐中便是將先軫提拔為整個晉國的第二把手,中軍元帥!

    喜歡春秋晉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晉國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春秋晉國風雲》,方便以後閱讀春秋晉國風雲第111章 伐衛國先軫為帥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春秋晉國風雲第111章 伐衛國先軫為帥並對春秋晉國風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