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寧宮內,一片幸福美滿的氛圍彌漫著。
蕭承煦對可蘭關懷備至,而可蘭也溫柔地回應著他的愛意。
然而,在這溫馨的畫面背後,喬太妃卻獨自在自己的宮殿里,面容猙獰,充滿了嫉妒和憤恨。
她原本計劃好要借助蕭承煦的權勢,在蕭承睿去世後輔佐自己的兒子登上皇位。
然而,讓她始料未及的是,蕭承睿竟然如此之早地駕崩了。
更糟糕的是,現在蕭承煦身邊的人並非甦玉盈,而是可蘭。
這意味著與蕭承煦的姻親關系已經蕩然無存。
喬太妃越想越是氣惱和郁悶。她心里憤憤不平地想道︰“憑什麼我的兒子和賀蘭茗玉的兒子一樣,都只是個郡王呢?如果現在蕭承煦的皇後是甦玉盈,那我的兒子理應被封為親王才對啊!”
這個念頭在喬太妃的腦海中愈發強烈,她開始琢磨著一個大膽的計劃。
畢竟,這已經不是她第一次不擇手段地害人了。
正所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為了自己和兒子的前途,她決定放手一搏。
————————————————
春日里陽光明媚,春暖花開,而可蘭有孕的這個喜訊更是猶如一道明亮的陽光,穿透了先帝駕崩所帶來的陰霾,讓整個宮中都沉浸在一片喜悅之中。
時光荏苒,轉眼間便到了端午節。
這一天,宮內張燈結彩,喜氣洋洋,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宮宴。
宴會上,美酒佳肴琳瑯滿目,令人垂涎欲滴,歌舞升平,絲竹之聲不絕于耳,好不熱鬧。
可蘭在宮女的攙扶下,步履輕盈地緩緩入座。
而坐在她身旁的蕭承煦,則是滿臉笑意,眼中滿是對可蘭的關切與愛意。
賀蘭芸琪、賀蘭茗玉和喬太妃等女眷們也都盛裝出席,她們個個妝容精致,笑語盈盈,為這場宴會增添了不少光彩。
大晟素來民風開放,對于女子的束縛相對較少。
如今,雖然兩位皇子年紀尚小,但待到他們長大成人後,賀蘭茗玉和喬太妃都是可以隨著自己的兒子出宮去住的。
就在這時,賀蘭芸琪突然開口說道︰“淑太妃,你風華正茂,若是有再嫁之意,盡管說與哀家。”
賀蘭芸琪一向以寬容大度著稱,對待後宮眾人都頗為和善。
盡管她與喬太妃之間並無太多感情,但看到喬太妃年紀輕輕便在宮中守寡,心中也難免有些不忍。
畢竟,大晟是一個游牧民族,並不像中原地區那樣強調烈女守貞的觀念。
在大晟,女子再嫁並非什麼稀罕事。
喬太妃听到太後的話後,急忙擺手推辭道︰“謝太後娘娘厚愛,但啟榮年紀尚小,我現在只想全心全意地守護他長大成人,等他出宮後,我便能盡享天倫之樂,兒孫繞膝了。”
喬太妃臉上洋溢著慈祥的笑容,看起來無比和善,似乎這真的是她此生最大的心願。
太後見狀,也不好再強求,便順著喬太妃的話說道︰“如此也好,不過你若日後改變主意,無論何時都可以來找我。”
喬太妃微笑著點了點頭,表示明白太後的好意。
自從蕭承睿駕崩之後,後宮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除了少數地位較高的妃嬪被封為太妃外,其他許多人都被放出了宮。
這些妃嬪們無論是選擇改嫁還是去其他地方生活,都不會受到任何干涉,而且還能在宮中領到一大筆豐厚的銀錢。
然而,如今這後宮卻顯得有些冷清。
賀蘭芸琪的目光不自覺地落在了不遠處的蕭承煦和可蘭身上。
只見他們兩人坐得很近,彼此之間親密無間,恩愛非常。
看著這一幕,賀蘭芸琪心中的感受頗為復雜,她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該為帝後的深情厚意感到高興,還是該為這後宮中唯有皇後一人而感到些許失落。
前些日子,朝堂之上有大臣進諫,提議舉行選秀活動,或者從官宦人家的適齡女子中挑選佳人入宮。
然而,這些提議都被陛下毫不猶豫地回絕了。
賀蘭芸琪對這一切心知肚明,她非常清楚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她雖然貴為太後,但實際上只是蕭承煦的嫂子,而非他的母親。
因此,對于這樣的事情,她覺得自己沒有必要去插手干涉。
而且,賀蘭芸琪這一生都未曾得到過夫君完整的愛,她深知其中的苦楚和無奈。
如今看著皇帝和皇後如此恩愛,她心中只有羨慕之情,並無絲毫不滿之意。
————————————————
酒過三巡,眾人皆已微醺。
蕭承煦原本打算結束這場宮宴,然後陪伴可蘭一同回宮。
然而,就在此時,前方不遠處的水池邊兒上空,突然飛起了兩個五彩斑斕的風箏。
“哎呀,那是啟元和啟榮在放風箏呢。”喬太妃驚喜地叫道。
啟元和啟榮這兩個孩子如今都不過才兩歲而已,正是天真爛漫、坐不住的年紀。
所以,這次的宮宴他們並沒有參加,而是由乳母帶著在一旁玩耍。
說是啟元和啟榮放風箏,其實也不過是他們身邊的侍從在放風箏,逗這兩位小主子開心罷了。
蕭承煦和可蘭相視一笑,然後緩緩起身,兩人的動作優雅而從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