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戰勝的有點不太正常,你看看,他們以前抵擋我們新羅還有大唐,城池也是固若金湯,現在怎麼一擊即碎?”木子希有些疑慮起來。
    “但是,現在是唐朝,唐朝可是後來米國般的存在,軍事霸權很厲害的!你想想啊,為什麼李二鳳萬國朝覲!”月川大師說服道。
    確實,木子希都不得不承認,這些地方屬于儒家文化圈,儒家嗎,這不就是華夏嗎?若非歐洲搞出什麼蒸汽機火車飛機什麼的,歐洲到現在都還是一群抱著生菜生肉啃的的蠻夷……
    論智慧才華進化程度,還是黃種人第一,只是一步錯步步錯,黃種人最大的錯就是沒有第一步解鎖工業時代。
    所謂國強,你家的糟粕都是好的,所謂國弱,你家的優良傳統都是封建迷信!
    所以月川大師勸她奉行本部將軍之職的同時,也切莫給自己太多壓力。
    木子希也點點頭,這老頭子說的總該是沒錯的,對唐國需報以最大的希望才好,因為,現在的唐國著實強大。
    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慶幸呢?
    她希望自己的預判是錯的。
    這本來是一個極好的窗口期,眼睜睜看著快入夏的時節,此前的秋季,還從未出現旱情的時候,秋季才是高句麗的梅雨之期,而且,要是在冬天開打的話,按照月川大師的估計,很可能未來是小冰期,氣溫將出現大跳水,高句麗連帶著遼東的氣溫將進一步降低,動輒零下十幾度,冰天雪地就更不適合了。
    可是這天似乎不隨人願,四月的時候下雪還能是倒春寒,可是這倒春寒的,雪下的也太大了吧,而且就好像淋灕不盡的月事,直接就下不完了……
    這要是下到六月份,那可得了?
    李二鳳還是低估了這雪的威力,又加之本來氣候轉暖,帶去的士兵差不多都是適應了南方的溫度,所以都不抗凍,一場雪下來,全軍疲憊不堪,幾乎快要凍死了。
    至于高句麗士兵,他們看到唐軍的窘迫就可快活了,這樣的寒冷,身為東胡又怎能沒見識過,身體里又有耐寒基因,完全就是小意思,連戰連勝,讓唐軍有點喘不過氣來。
    木子希的營帳,一群花郎學生兵,第一次見到雪花飛舞的樣子,還覺得饒有趣味,在雪地里翻滾打雪仗,像一群孩子似的……
    很快就大叫不好,腳趾頭手指頭都快凍掉了,一個個直往帳篷里鑽,可仍然不頂事兒,好不容易搞來了炭火,還搶來搶去。
    木子希可也是下班之後看過某些電視劇片段的,宅子里宮里丫鬟嬪妃們為了所需的炭火,爭個不亦樂乎,現在是一群老少爺們爭,他們血氣方剛,為了這炭火,還打出流血事件來……
    這讓木子希很是為難,要說棉花,那也是從宋朝開始,整個華夏才遍布種植,而且多年來的溫度升高,對于防寒的意識早就麻痹,所有人皆是穿著麻布,有錢的就穿蠶絲織物,以通透涼爽為切身需要,哪會想到種棉花?
    要說搞長途後勤,對于李二鳳的軍隊來說,似乎不是易事,在沒有火車汽車的情況下,從中原走到遼東,就好比流放到寧古塔,路途中騾馬不堪負重,也有損壞的,根本不堪重負,更何況保暖之物,也就很難運來了。
    而這木子希,死去的記憶似乎突然復活,沒有空調,沒有取暖器,那她就可以大規模的弄出來炭火,甚至弄出來暖寶寶……
    木子希別的強項沒有,唯一值得說道說道的,就是驚人的記憶力,這不,和勝曼公主搗鼓一把,蛭石,石灰,鐵粉……
    而且,還是那種水產動物專門使用的時間持久的暖寶寶……
    一個暖寶寶就鼓搗出來,揭開貼著貼著,居然真的能發熱,勝曼公主拍手叫好,這個發明創造簡直讓人感動,如果能投入到兵營就更好了……
    木子希頷首微笑,不經意中散發出自信的弧光︰“孤本意正是如此!”
    對于打小就在工廠里看著爺爺當廠長領導工人的她來說,找幾個工人不過是小菜一碟,只需要畫好該畫的餅,讓他們幻想出那餅的香氣,那就是最好的指引。
    以木子希作出的暖寶寶作為藍本,再從谷一大師小型鐵作坊里找尋來廢棄的鐵粉,至少材料是不愁的,所以進度當然不慢。
    而新羅的大山,山林更是廣袤無垠,有取之不盡的林木,制出來的炭清澈少煙,純淨不嗆人,已經算是相當完美。
    對了,做暖寶寶的同時,還不能忘記做炭……
    加班加點源源不斷,木子希干脆連在華夏最嚴厲的方法在這新羅都整出來了,只是,比平常更舍得花國庫的錢。
    之前可是像割肉似的。
    誒,這些可憐的工人一定恨死她了吧?木子希想著,為未來,其實這樣值得……
    很快,唐軍也用上了木子希為他們在這個世界原創的暖寶寶與炭火,什麼叫雪中送炭,就是如此。
    喜歡混成新羅善德王班主任她又美又颯請大家收藏︰()混成新羅善德王班主任她又美又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