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18歲成年
十八歲,是人生旅程中一道熠熠生輝的里程碑,它宛如一條涇渭分明的界限,將少年的青澀懵懂與青年的成熟擔當劃分開來。從這一刻起,人們踏入了成年的廣袤天地,法律地位、社會責任以及道德準則都發生了深刻且意義深遠的變化。
一、成年與未成年在法律和道德上的區別
一)法律層面
1. 監護與獨立︰未成年人處于法定監護之下,監護人為其提供生活保障、教育支持以及行為監管,確保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得到妥善照顧和引導。而成年人擺脫了監護的直接約束,獲得了獨立生活的權利,同時也肩負起對自身生活全方位負責的重任。這不僅體現在日常起居的自我管理上,更體現在對個人事業規劃、財務收支以及社會關系處理等各個方面。
2. 法律權益的行使︰未成年人在一些重要法律權益的行使上受到限制,如選舉權與被選舉權。我國法律規定,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這一權利賦予成年人參與國家政治生活、表達政治意願的機會,是公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力的重要體現,而未成年人則暫時被排除在這一政治活動之外。
3. 法律保護與懲處的差異︰法律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傾向更為明顯,旨在為他們創造一個安全、健康的成長環境。例如,在教育領域,未成年人享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學校和家庭必須保障其受教育機會,不得隨意剝奪。而在懲處方面,對于未成年人犯罪,法律設立了專門的少年司法制度,強調教育、感化和挽救的原則,與成年人犯罪懲處體系有著本質區別。成年人一旦觸犯法律,將面臨更為嚴格的法律制裁,法律不再給予特殊的寬容,而是以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和法律威嚴為首要目標。
二)道德層面
1. 道德評價標準的變化︰社會對未成年人的道德要求更多地側重于基本的道德規範養成,如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遵守校園紀律等。這些要求旨在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習慣和行為準則,為未來的道德發展奠定基礎。而對于成年人,道德評價標準更加多元和全面,涵蓋了職業操守、社會公德、家庭美德等多個層面。成年人在工作中要秉持敬業精神,誠實守信,為社會創造價值;在社會生活中要關愛他人,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展現社會責任感;在家庭中要承擔起贍養老人、撫育子女的責任,維護家庭和諧穩定。
2. 道德自主性的增強︰未成年人的道德觀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的影響,他們往往遵循他人的教導和社會既定的規範來行事。而成年人具備了更強的道德自主性,能夠獨立思考道德問題,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和道德判斷做出行為選擇。這種自主性賦予成年人更多的道德責任,因為他們的行為不再僅僅是被動遵循規範,而是主動表達自己的道德立場。
二、成年後在法律與道德上的新挑戰與應對
一)法律挑戰與應對
1. 復雜法律關系的處理︰隨著成年後社會活動的日益豐富,人們面臨的法律關系愈發復雜多樣。在經濟領域,可能涉及到創業、投資、借貸等多種經濟活動,每一項活動都伴隨著相應的法律責任和風險。例如,創業過程中需要簽訂各種商業合同,包括租賃合同、合作協議、勞動合同等,合同條款的細節關乎企業的合法權益和運營風險。為應對這些挑戰,成年人需要不斷學習法律知識,提高法律素養,必要時尋求專業法律人士的幫助,確保在經濟活動中依法行事,避免陷入法律糾紛。
2. 網絡環境下的法律風險︰在互聯網時代,網絡活動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新的法律風險。如網絡侵權、網絡詐騙、個人信息泄露等問題日益猖獗。成年人在享受網絡帶來的便利時,必須增強網絡安全意識和法律意識。例如,在使用社交平台時,要注意保護個人隱私,不隨意泄露敏感信息;在進行網絡交易時,要選擇正規平台,仔細閱讀交易規則,防範網絡詐騙。同時,要了解相關網絡法律法規,不參與違法的網絡活動,如傳播淫穢、暴力信息,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等。
二)道德挑戰與應對
1. 多元價值觀的沖擊︰現代社會是一個多元文化並存的社會,不同的價值觀相互踫撞、交融。成年人在面對各種價值觀時,容易陷入困惑和迷茫,甚至可能受到不良價值觀的影響。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侵蝕著人們的道德觀念。為應對這一挑戰,成年人需要加強自我反思和內心修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通過閱讀經典著作、參加文化活動、與有道德修養的人交流等方式,汲取優秀的道德養分,形成堅定的道德信念,在多元價值觀的浪潮中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2. 道德困境的抉擇︰在現實生活中,成年人常常會面臨各種道德困境,即在不同的道德原則或利益之間難以抉擇。例如,在工作中可能會遇到上級要求違規操作以獲取短期利益的情況,這就涉及到職業道德與個人利益、企業利益之間的沖突。在這種情況下,成年人需要冷靜思考,權衡利弊,依據自己的道德判斷做出正確選擇。同時,要學會運用道德智慧,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既維護道德原則,又盡可能減少損失。
三、成年後如何積極履行法律和道德責任
一)法律責任的積極履行
1. 參與法治建設︰成年人不僅要遵守法律,更應積極參與法治建設,為推動社會法治進步貢獻力量。可以通過參與社區法律宣傳活動,向居民普及法律知識,提高公眾的法律意識;也可以對不合理的法律法規提出建議和意見,促進法律的完善和更新。
2. 維護法律尊嚴︰在日常生活中,當遇到違法犯罪行為時,成年人有責任挺身而出,維護法律尊嚴。這並不意味著要盲目地與犯罪分子進行對抗,而是要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合適的措施。可以及時報警,提供線索,協助司法機關打擊違法犯罪活動;也可以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對受害者提供幫助和支持。
二)道德責任的積極履行
1. 推動社會道德進步︰成年人作為社會的中堅力量,有責任引領社會道德風尚,推動社會道德進步。可以從自身做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良好的道德行為影響身邊的人。例如,在公共場合主動讓座、排隊,遵守交通規則,展現文明素養;在工作中,倡導敬業精神,鼓勵同事之間相互幫助、共同進步。同時,要積極參與社會道德建設活動,如參與道德模範評選、道德講堂等,弘揚正能量,傳播道德模範的先進事跡,激勵更多人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質。
2. 傳承和弘揚傳統美德︰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成年人有責任將其傳承和弘揚下去。傳統美德如尊老愛幼、誠實守信、勤勞勇敢、團結互助等,在現代社會依然具有重要的價值。可以通過家庭教育、社區活動等方式,將傳統美德傳遞給下一代。例如,在家庭中,長輩以身作則,教導子女尊重長輩、關愛家人;在社區組織傳統美德主題活動,邀請居民共同參與,如舉辦孝道文化節、誠信故事分享會等,讓傳統美德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
十八歲,人生全新起點。成年後,我們肩負法律與道德的雙重責任。法律層面,應提升法律素養,應對復雜法律關系和網絡法律風險,維護法律尊嚴,參與法治建設;道德層面,要堅定正確價值觀,直面多元價值觀沖擊和道德困境,推動社會道德進步,弘揚傳統美德。
學習知識同樣重要,日常可觀察他人、借助自媒體汲取知識,做事前也需查閱相關內容。只有懂得這些,才能避免犯錯踩坑。在法律、道德、知識的共同作用下,我們方能成為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為社會和諧發展貢獻力量,以十八歲為契機,開啟責任與成長並行的精彩人生。
喜歡人的一生應該怎麼活請大家收藏︰()人的一生應該怎麼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