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弟!三弟?
    你想啥呢?
    我剛剛說話你听沒听見?”
    廖永明腦子里想著開服裝廠有沒有必要找外商合資,以及二姐夫陸澤能不能做外商這個問題。
    他一時想的太過入神,直接忽略了身邊的大姐夫趙海平。
    “大姐夫,你剛剛說啥?”
    “我說你讓岳同志和盧同志,現在就設計秋冬款服裝的事兒。
    這事兒你是不是應該重新考慮一下?”
    “不用重新考慮了,咱就這麼辦就行了。
    大姐夫,回頭你督促點兒他們倆,讓他們千萬別不把這當回事兒。
    平時的研究、整理、學習的工作不能停。
    但對秋冬款服裝的設計,也千萬不能耽誤。”
    “可是,畢竟現在還沒正式到夏天呢,咱……”
    趙海平是真著急了,這服裝廠還沒注冊呢。
    可廖永明又是買鋪子,又是給職工們買房子當宿舍用。
    再加上買米國雜志、衣服樣本,以及這麼多人這段時間來的吃喝雜用。
    這麼多費用加起來,趙海平作為總管事又怎麼可能不著急。
    “大姐夫,咱這是第一次干服裝廠,不能只想著趕緊回本。
    咱必須做足準備、穩扎穩打,才能一開始就打響咱的服裝品牌。
    所以咱真不能急。
    這不就跟你們棉紡廠讓我大姐帶頭研究新布料一樣嗎?
    這種事兒很重要,但卻急不得。
    行了,咱就別說這事兒了。
    大姐夫你正好幫我參謀參謀,咱開服裝廠有沒有必要也弄個跟外商合資?”
    見廖永明直接轉了話題,趙海平只能無奈的嘆口氣。
    服裝廠畢竟是廖永明的,他也只是給廖永明幫忙干活兒的,所以這大主意確實只能廖永明來拿。
    但趙海平也是真為廖永明擔心和著急。
    只是他沒想到,廖永明跟他研究政\策、研究管理方法、研究服裝行業等等,研究了這麼老些日子。
    怎麼會突然提出要合資這種問題?
    在趙海平看來,這個問題是廖永明最不可能考慮的。
    “三弟,你怎麼會問這個?
    難道就是為了報紙上宣傳的那個,跟外商合資可以免兩年的稅?
    我覺得咱沒必要就為了這個找外商合資吧?
    更何況,就算你想找,你又能找誰?
    咱一個外國人也不認識啊!
    再說了,別說外商了,就算是國內的不知根知底的人,咱也不能輕易跟他合資呀。
    三弟,你說說這事兒你到底是咋想的?”
    廖永明沒立刻回答,而是摸著下巴若有所思的看著天空。
    大姐夫說的他自然考慮過。
    這不僅是外商值不值得他信任的問題,最重要的是他不想憑白分享給外商未來的利潤。
    可找一個外商合作,也確實有一定的必要。
    這不是因為廖永明貪圖可以免稅的政\策。
    而是為了其他重要的問題。
    “啥問題那麼重要,還非得找個外商投資才能解決?”
    “大姐夫,你別看咱家現在有錢了。
    可別說輕易去國外了,咱就算想去對面的香江,你說容易嗎?”
    “你啥意思?”
    “大姐夫你看哈,香江這個地方之前咱聊過,它非常的特殊。
    香江那邊的人不僅出入咱們國家非常容易,他們想去世界各國也同樣容易得很。
    而且香江匯集著世界眾多著名品牌,還可以算的上是世界上很多國家進出貨物的中轉站。
    所以大姐夫,你覺得咱要是能把服裝廠開在香江,你覺得對咱們做大、做響咱的服裝品牌,是不是能容易的多?”
    “不是,你這是想改在香江開服裝廠了?
    可這難度,未免也太大了吧?”
    “大姐夫,難不難的咱先不考慮。
    我就問你,在香江開服裝廠,是不是能比咱鵬城開更具有優勢?”
    趙海平眉頭皺的都擰到一塊兒了,可他也不得不承認,在香江做生意會更有優勢。
    目前來說,其實在鵬城更適合開加工廠。
    畢竟國內此時最大的優勢,那就是無論啥成本都便宜。
    可要是說想打響品牌,那還真是在香江那邊更有優勢。
    “所以,咱要去香江?
    在香江開公司,在鵬城只開服裝加工廠?
    你是這意思不?”
    趙海平感覺自己已經理解廖永明是怎麼想的了。
    可去香江這事兒本就難度很大,而且廖永明手里的錢放在國內顯得很多。
    但要是去到香江,廖永明的這點兒家底,恐怕根本算不上什麼。
    “大姐夫,我沒想去香江。
    剛剛之所以跟你討論這個問題,其實就是想說明一件事兒。
    那就是如果有個靠譜的外商能夠跟咱合資的話,的確能解決很多很多的問題。
    回頭岳同志和盧同志設計好了服裝,咱們想把服裝賣出國門就是第一個難題。
    可要是有合資的外商在呢?
    你說這事兒是不是就能容易解決了?
    還有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那就是品牌的注冊問題。
    咱們國家才開始注重專利,對商標的重視程度也根本沒有國外那麼重。
    可這卻不是一個小問題。
    畢竟我希望咱們服裝廠生產出來的服裝,能夠賣到世界各個國家去。
    如果咱真要這麼做的話,那商標、品牌、專利設計等等問題,咱現在就必須得重視起來了。
    你看咱現在想去趟香江都不容易。
    那咱要是想去各個國家都注冊一下品牌,這難度豈不是更大?
    可這事兒不解決也不行啊!
    所以我才考慮,是不是應該適當讓利,找一個靠譜的外商合資一下。
    然後這種去世界各國注冊品牌、申請專利這樣的事兒,就能讓這個合作伙伴幫忙去解決了?”
    這……
    趙海平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按理說吧,廖永明考慮的這些都沒問題。
    可還是那個問題,他覺得廖永明是不是步子邁的有點太大了些?
    畢竟服裝廠連注冊還沒注冊,生意還不知道能不能干起來呢。
    結果現在就要考慮,到去國外各個國家都注冊一下品牌的事兒。
    這算個什麼事兒啊?!
    考慮問題是應該要有大局觀,是應該要未雨綢繆,可也沒必要準備到如此夸張的地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