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李同志給廖永明的合作條件實在是太有誠意了。
    廖永明根本就沒有理由拒絕。
    當然廖永明打心底里也不想拒絕。
    這麼好的合作條件,錯過了豈不可惜。
    只不過他剛剛說的,也都是現實存在的困難。
    光一個批發市場的建設與經營管理,就讓廖永明根本走不開。
    廖永明畢竟是活過一輩子的人了,再加上他上輩子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
    所以就算眼前的事對廖永明來說更有誘惑力,可他骨子里卻還是希望能夠穩扎穩打。
    最起碼也得干完一件事兒再說下一件事兒吧。
    這就像種莊稼一樣,就算明知道換一種經濟作物種植,會賺到更多的錢。
    可那也得等現在地里的莊稼收成之後再說吧。
    否則一個弄不好,就會竹籃打水、滿盤皆輸。
    所以即使李同志給出的優惠條件再好,廖永明也沒辦法當下就給出承諾。
    即使廖永明沒能給李同志一個準信兒。
    可李同志也沒對廖永明有任何意見。
    他反而更高看了廖永明一眼。
    因為絕大多數像廖永明這麼年輕的同志,在絕對的利益面前,很難像廖永明這樣依舊要堅持完成手里的項目。
    廖永明有那麼多超前的想法、極具商業價值的眼光,結果做事還能如此穩重。
    這實在是難能可貴!
    “廖永明同志,這是我在京市的聯系電話。
    如果你考慮好後,決定來鵬城發展,可以打這個電話。
    如果那時候我已經到了鵬城,接電話的人會給你最新的聯系方式。
    這件事還是希望你能認真的考慮一下。
    我非常期待能在鵬城與你合作。”
    即使當天廖永明並沒有給李同志任何準確的承諾。
    可他們倆最後還是如知己一般相談甚歡。
    廖永明發現,這位李同志的確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
    而廖永明也把自己曾在電視和手機上見到過的未來大都市,當做想象描述給李同志听。
    結果隨著廖永明的描述,李同志的眼神越來越亮。
    他打心底里認為,廖永明是個被官方嚴重低估了的寶藏青年。
    別看廖永明只是高中畢業,可從廖永明的話語中,李同志覺得廖永明的學識可不簡單。
    雖然廖永明在各方面的知識都顯得極其不專業,可他的知識面真不是一般的廣啊!
    不論李同志談到哪方面的建設,廖永明都能說出點兒獨到的想法。
    而這些想法總能給李同志一些啟發。
    這下子,李同志就更想把廖永明給帶到鵬城去了。
    可這麼明目張膽的挖人,實在是有點難度。
    畢竟廖永明對h省的貢獻不小,h省的一號徐瑞豐輕易絕不可能會放人。
    這可咋辦呢?
    當晚,廖永明離開李同志住的招待所後,李同志根本睡不著了。
    他絞盡腦汁的在想,他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徐瑞豐心甘情願的放廖永明跟他離開?
    只是李同志不知道的是。
    這天晚上,徐瑞豐跟徐錦晟也幾乎一宿沒睡。
    因為他們也在思考,廖永明的批發市場今天發生這事兒到底應該如何處理?
    倒不是他們想處罰廖永明。
    而是他們絕不能讓今天的事故再次發生了。
    可這就要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問題。
    比如省城火車站的擴建、省城火車站到批發市場這段路的修建、修建的過程會對批發市場的生意的影響、對靠批發市場謀生的普通群眾的影響。
    當然,還有省城的整體規劃。
    這一切的一切都要進行統籌合理的安排。
    其實最一開始,徐瑞豐想到的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給廖永明的批發市場搬遷。
    徐瑞豐是看出來了,廖永明做生意的能力,以及批發市場巨大的影響力。
    他相信,無論把批發市場放到省城任何偏僻的地方,廖永明都有本事把批發市場做起來。
    而批發市場的存在,自然而然的就能帶動當地的經濟,甚至把一個荒蕪沒有人煙的地方給盤活。
    所以,即使批發市場今天沒有發生這樣的事故,徐瑞豐其實也挺想給批發市場再換個地兒。
    尤其是批發市場到省城火車站這段路,幾乎已經被省城群眾所熟知,且有了一定的影響力。
    徐瑞豐覺得,如果能把批發市場搬遷後、省城火車站擴建後、在修建幾條路、通幾趟公交車。
    那麼,批發市場到省城火車站之間的這一大片地區,就又能被改造成為省城的另一核心商業區。
    如果真能按設想的這樣建成的話,那這片商業區未來給省城帶來的經濟價值,絕對比批發市場直接帶來的經濟價值更大。
    再加上今日發生的這種事故,為了群眾的生命安全、為了省城經濟的發展。
    這就更讓徐瑞豐下定了要進行城區改造,讓批發市場搬遷的決心。
    只是……
    想讓廖永明同意搬遷,這難度肯定不是一般的大。
    廖永明跟省里畢竟是有合同的,批發市場的那塊兒地,他擁有30年的使用權限。
    而且廖永明的生意做的可謂是蒸蒸日上,況且批發市場的大樓也正在建造中,如今地基都已經打的差不多了。
    廖永明為了建批發市場大樓,更是沒少往里面投資。
    這種情況下,廖永明怎麼可能願意離開呢?!
    就算省城官方願意給廖永明拆遷補償款。
    就算廖永明也願意接受。
    可批發市場那麼大的一片地,租地的錢再加上建批發市場大樓投入的錢、再加上經濟補償。
    這筆拆遷補償簡直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這也正是讓徐瑞豐跟徐錦晟頭疼的地方。
    如今省城的建設、發展方方面面都需要錢。
    他們實在是沒辦法,給廖永明這麼大一筆拆遷補償。
    他們到底要如何做,才能既達成讓廖永明同意批發市場搬遷。
    又能盡可能的節省開支呢?
    “爸,雖然是搬遷,從字面意思上看跟拆遷不是同一個概念。
    但在我看來,無論是叫做拆遷補償還是搬遷補償。
    這兩筆費用其實都是一樣的。
    您想想,以往普通商戶接受拆遷。
    不也是拿著拆遷補償款,去另一個地方繼續做他的生意嘛!”
